俄国改革PPT课件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时间
1689年
1861年
领导者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 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
“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
性质
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 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影响
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 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 之列。
资料2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 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 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一个地主也 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 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 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资农料奴2中以农高奴于的市变场化价说的明钱了赎什买么土?地,这说明了什么?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 国之父”,他是如何亲手 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
我是一个不断 受教的学生
彼得一世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 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
这些措施对俄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 国之列。
彼得一世改革中的剪须运动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 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俄国 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
克里米亚战争双方实力对比表
海 军 陆 军 交通运输 通 讯
俄
国
风帆动力 木制战舰
老式 滑膛枪
原始 运输方式
原始 通讯方式
土、英、法
蒸汽动力 铁甲战舰
新式 线膛步枪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俄国走上了资 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农奴制.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小知识
什 么是农 奴制 ?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 一种制度。农奴束缚于土地上, 像牲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 意殴打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 相仿。
农 奴与奴 隶有 区别吗 ?
据 1687年统计, 全国93
万户农 民中约89万户 是 农奴, 分别属于贵族、 教会和 皇室,有的大贵
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主要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1818-1881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改革内容
1861年3月3日,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巨额资金
资产阶 级性质 的改革
农 奴 制 废 除 后 的 农 民
(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和西欧发达国家相比,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如何?
远远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俄国为什么会落后于其他国家呢?
盛行农奴制。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17世纪末,俄国派遣了250 人的庞大的高级使团考察西欧。 使团里有一位自称米哈依洛夫的 下士随员,进了荷兰的船厂当了 一名普通木匠。令人疑惑不解的 是:他写信回国时,总要盖上一 个图章,上面刻的是“一个寻师 问道的学生”;使团里的官员经 常来看望他,而且态度很恭敬。
这次改革有没有触动农奴制?这次改革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吗?
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 的统治,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 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
俄 罗 斯 国 徽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
当时资本家的主要烦恼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 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 买,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的
农资奴料以2高反出映市了场改价革的使钱农购奴买的土人地身,得说到明解了放改,革成很为不自 彻由,人农,奴社会制改地革位也提高是对。农废民除农进奴行的制一为资场“本合主法义”发的展掠提夺供。 所了以必说要劳18动61力年、改资革金保和存市了场大,量俄封国建从残此余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
彼得一世改革
族竟拥 有农奴4万名。
农奴 ,是指 有自己 的土地 ,但 无自由 的 人;
奴隶 ,既无 自己的 土地, 又无 自由, 其 他大部 分权 利也没 有,是 属于 主人 的 “物 品”,主 人有权 处置奴 隶。
农 奴 制
劳动力少 市场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 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资料:“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 近百年;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 有广阔的市场,正在孕育工业革命;而当时俄国的经济 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 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 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 也不超过三个。”
铁路运输
无线电 通讯
俄国—— 固守封建农奴制。 (根本原因)
败
英法——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完成工业革命,技术 先进。
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哪那些方面?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思想上——知识分子反对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军事上——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
农奴的贫困生活 地主在毒打农奴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
反对沙皇专制的知识分子
果戈里: 《死魂灵》
涅克拉索夫: 《在俄罗斯谁能快 乐而自由》
陀思妥 耶夫斯基: 《被侮辱与 被损害的》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到19世纪中期,以车尔 尼雪夫斯基、赫尔岑 等进 步文学家、思想家为代表, 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进行了 揭露和抨击,要求社会变革 和思想解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
1853-1856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米亚的激战
克里木战争实际上是 俄国与英、法瓜分和争夺 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遗产”的斗争。 300 年来,沙皇俄国一直竭力 向南扩张,它的目的之一
是在南方获得一个 “不冻”的出海口。
双方激战的场景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 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 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 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为了得到养活全家人的面包,我 还得到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样 的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革命 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
资料1 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 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