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分析解析
“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 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 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 是惟一的真正的全球性 大国。”
——《大棋局》
布热津斯基
美国学者马斯坦杜诺: “在今天的主要大国中,只有美国拥有 大国权力的全部特征:军事的、经济的,以 及约瑟夫· 奈和其他人所说的意识形态或文化 权力的‘软’权力特征。”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教授布鲁· 泰尔特雷: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和两大阵营的对峙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制定者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 领导人斯大林,它是美苏两个大国安排世界,划分 势力范围的结果。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和两大阵营的对峙 (2)两大阵营的对峙(冷战)
杜鲁门上台以后,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恶化美苏关系 的步骤,苏联则针锋相对,采取了反击措施,战时 同盟破裂。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选民大会上发 表演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
2.两极格局的演变和终结 (2)两极格局的终结
1991年6月,经济互助委员会宣布解散。 1991年7月,华沙条约组织也宣布解散。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及其特点
1.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单极格局说:
查尔斯•克劳特哈默(Charles Kramthammer) 布热津斯基 威廉•沃尔弗斯(William C. Wohlforth)
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局势的反应表明,中国和印 度等国不能也不愿意发挥领导作用,当今世界仍是 美国领导下的单极时代,而不是新的 “无极状态”。 ——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卜大年
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全世界 的年轻人都听美国音乐,看美国电影,穿美国 时装,吃美国食品。微软、苹果、You Tube 和 Twitter 的创始人都是美国人。 在更深的层面上,有着对美国理想和价值的强 烈倾慕。引起亚洲人共鸣的三种美国价值观是 平等、精英治理和机遇。 ——许通美:“为何美国在2039年仍是头号大国”,
(2)世界政治格局的模式
维也纳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其规律 • 变化 威斯特伐利亚格局 维也纳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2.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其规律 • 规律 几乎每一次新的格局的确立都是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 的。 世界格局变化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 变化的结果。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源于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 虑。 国家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最终导致世界政治 格局的演变。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开始
这幅冷战时期的欧洲地图上标注了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 国家。红色圆柱代表了各国各自接受的援助相对数量。
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的海报中的一幅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和两大阵营的对峙 (2)两大阵营的对峙(冷战)
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47年9月,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了九国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 1949年1月,苏联东欧6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5年,苏联东欧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和两大阵营的对峙 (2)两大阵营的对峙(冷战)
1946年2月22日,乔治•凯南电文。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富尔敦演说(铁幕演说)。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提出。 1947年6月,美国提出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的“马歇 尔计划” (The Marshall Plan)。
2.两极格局的演变和终结 (2)两极格局985年11月美苏首脑日内瓦会晤,美苏关系从紧张 转向缓和。 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形势剧变,政权更迭。 1990年10月,两德统一。
“新思维的核心是 承认全人类的价值 高于一切,更确切 地说,是承认人类 的生存高于一切”。 ——戈尔巴乔夫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
北约
华约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和两大阵营的对峙 (3)两极格局的特点
两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是以两种不同社会 制度的尖锐对立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表现出来的, 而本质上是两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体制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尖 锐对立,推动了规模空前的军备竞赛。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及其发展趋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变化规律
1.世界政治格局的内涵与模式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主要政治 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 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世界政治形势最根本的 特征,是认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发展进程及 其规律的主要依据。
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必须具备的条件:
(3)两极格局的特点
美苏争夺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美苏争夺的目标是世界霸权,争夺的展开却在各个 具体的地区,因之,常表现为剧烈的地区争夺。
美苏冷战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2.两极格局的演变和终结 (1)国际力量的分化和改组
美苏力量相对衰落 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崛起 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帝国主义阵营四分五裂
“完全有理由认为,几十年内无任何国家能挑战美国的优势 地位。” 美国社会有“持续的自我再生能力”,“美国的政治机制的 稳定性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工厂,印度正在成为世界的办公室, 而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大学好创意实验室。”。“世界任何其 他国家都不具有美国这样的优势,无论中国还是印度,就算 它们的经济继续顺利增长,也都无法在段时间内赶上美国的 产值。” “宣称美国衰败不可避免的预言家们,30多年来一直在自 欺欺人。一切表明他们今天仍处在错误或者幻觉之中。”
具有强大的实力——硬实力、软实力。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对世界全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制衡作
用。
世界政治格局模式 单极格局——不列颠统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 、美利坚统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 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多极格局——威斯特伐利亚格局、维也纳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制、五大力量中心 两极多元格局——7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特点,表 现为美苏两极与中国、日本、西欧、第三世界等 多元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