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包装印刷包装印刷基础培训资料
包装印刷包装印刷基础培训资料
• 丝网印版是由紧绷 在框架上的细丝网 作版材,紧贴在丝 网上有漏空图文的 膜层组成印版。
丝网版印刷原理
1—版框;2—网版;3—刮墨板; 4—油墨;5—间隔;6—承印物; 7—印刷图文
丝网印刷的特点
(1)承印物具有较厚的墨层。随着印刷方式的不同, 承印物上墨膜厚度的变化较大,采用特殊工艺印刷, 膜层厚度可达数百μm,因而遮盖力强,可在全黑的纸 上或金属板上作纯白的印刷。 (2)对油墨的适应性强。丝网印刷可使用水性、合成 树脂性、乳剂型及粉状型等各种不同种类的油墨。 (3)版面柔软、印刷压力小。 (4)对承印物的形状和尺寸无一定限制。
• 柔性版印刷是包装印刷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商标、标 签、折叠纸盒(烟盒、酒盒、化妆品盒、药盒、保健品盒 等)、纸杯、商业表格等印品的印刷,其质量已能与凹印 及胶印媲美。
(6)、其它印刷技术
这里介绍的是不同于传统印刷方式的其它印刷技术,也叫特种印 刷技术。
(1)铁皮印刷 (2)贴花印刷 (3)商标印刷 (4)塑料印刷 (5)凹凸印刷 (6)立体印刷 (7)全息照相印刷 (8)发泡印刷
– (3)包装印刷有“多品种、多规格、多变化”的特点。在印刷 时间上往往要求具有“新闻”那样的时间性。需形成多层次印 刷体系,加速技术改造,逐步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 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技 术发展方针。
23
五、包装印刷产品的特点
– (1)后加工适性:如涂覆适性等。 – (2)耐热封性:如用热封板热封包装印刷品使不发生剥离、
人
虹膜
眼
角膜
玻璃体
横
切
前房 晶状体
面
视轴 中央凹
黄斑
示
光轴
意
盲点
图
视网膜 脉络膜
视神经
巩膜
29
眼球外部
细胞核
眼球内部 锥体细胞 杆体细胞
视网膜三层结构示意图
锥细胞和杆细胞
30
明视觉与暗视觉
暗视觉:杆体细胞,只能分辨出物体的形状、明暗。 明视觉:锥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明视觉和暗视觉是视觉器官的两重功能
4
(二)按产品的用途分
(1)包装物的内部包装 ,如纸盒等。
(2)包装物的外部包装 ,如纸箱等。
(3)单体产品所使用的“ 单体包装”,如商标、标 签等。
(4)商品宣传品,例如 广告、产品样本、产品说 明等。
5
(三)按包装内容物分 – (1)食品包装印刷。 – (2)饮料包装印刷。 – (3)医药包装印刷。 – (4)电子产品包装印刷。 – (5)烟、酒包装印刷。 – (6)化妆品包装印刷。 – (7)玩具包装印刷。 – (8)礼品包装印刷。
凹版印刷过程示意图
1—印版;2—油墨;3—印刷 材料;4—复制图文;5—刮刀; 6—空白部分;7—图文部分
(4)、孔版印刷
• 孔版的印刷部分是由大小不同的孔洞或大小相 同但数量不等的网眼组成,印刷时,油墨透过 孔洞或网眼印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形成印 刷成品。
• 孔版印刷的成品墨量比凹版印刷的墨量更大。 所用的印版主要有:誊写版、镂孔版、丝网版 等。孔版印刷常用于印刷办公文件、招贴画、 商品包装、彩画、印刷电路,以及在不规则的 曲面上印刷,也用于少量的地图印刷。
颜色分解和颜色合成
44
颜色分解: 使原稿组合的色彩进行分解,分别制成色料三原色印版。
颜色合成: 对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对应颜色的
印版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稿色彩。
45
(一)颜色分解
1.分色原理 根据减色法原理,用 R G B 三滤色片对原稿进行拍摄或扫描
• 凸版印刷时图文部分被均匀的 油墨层覆盖。非图文部分不沾 油墨,在压印机构作用下图文 部分附着的油墨,便被转印到 承印物的表面而得到印刷成品。
• 凸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加压印刷 的方法(和图章类似)。
凸版印刷原理示意图
1—油墨;2—印刷;3—印 版
凸版印刷的特点
• 优点:印品的背面有轻微的凸痕,线划整齐、笔触有力、 颜色饱满;所使用的版材很广,能满足各方面的不同要求。
、绿、蓝三色光作不同波长范 围、不同比例的吸收和反射。
40
•色相相同但饱和度不同的颜色 颜料和染料对白光中的红
、绿、蓝三色光作波长范围相 同、但比例不同的吸收和反射 。
41
不同比例色料混合得到不同颜色
• 加合方式:透明层叠合 颜料混合
• 混合后亮度降低。? • 应用于印刷,绘画
彩色复制就是建 立在色光加色法和色 料减色法原理基础上
• 简单地说,平版印刷就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
• 平版印刷的油墨膜层较平薄。多用于印刷画报、宣传画、 商标、挂历、地图等,书籍、杂志期刊、报纸也逐步使 用平版印刷。由于印版是通过胶辊(橡皮布)传递油墨 的,所以这种方法又叫胶印。
平版印刷原理示意图
(3)、凹版印刷
• 凹版印刷是用凹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 • 凹版印刷的印版,空白部分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
42
• 3、互补色 • 指加色混合后可以生成白光或者灰光的两个互补色光;
或减色混合后生成黑色的两个互补色料。 此原理被应用在印刷原稿分色中。
43
• 四、印刷色彩再现原理
• 要把彩色图像原稿再现在印刷品上,必须经过颜色分 解——分色,再进行颜色的合成——印刷。
? 原稿
印刷品
彩色原稿在印品上再现的两个条件:
(9)香料印刷 (10)喷墨印刷 (11)软管印刷 (12)磁性印刷 (13)液晶印刷 (14)金银墨印刷 (15)烫印电化铝
四、包装印刷的特点
– (1)一般印刷中的承印物主要是平面纸张,而包装印刷中的 承印物除了包装纸、纸板纸外,还有塑料、金属、玻璃、陶 瓷等器物。
– (2)包装印刷是印刷技术社会化的体现,具有商品属性,除 应用传统的平、凸、凹印刷工艺外,还有自己的生产特点, 即特种印刷工艺。
第一章 包装印刷基础
§1 包装印刷概述 §2 彩色印刷复制原理 §3 油墨转移特点
§1 包装印刷概述
• 一、印刷的概念 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 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刷五要素: 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设备
2
二、包装与包装印刷的概念
国家标准《包装通用术语》 – 包装———为了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及为了识别、销售和方
BG K
MRY
减色法: 白光中减去某种色光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
我们的衣服只为什么看起来有不同的颜色?
颜料和染料的呈色原理:色光的减色法 吸收某些光波,反射出的其它光波刺激人眼而感到颜色。
• 中性色 色料对白光中的红、绿、
蓝三色光作等比例的吸收和反 射。
39
• 具有不同色相的颜色 颜料和染料对白光中的红
便使用产品,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 也指 为了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 定技术的操作活动。 – 包装印刷——是以满足包装要求为目的的印刷。
3
三、包装印刷的分类
(一)按包装材料,即按承印物种类分 – (1)纸及纸板包装印刷。 – (2)塑料包装印刷。 – (3)金属包装印刷。 – (4)玻璃包装印刷。
6
(四)按印刷方式分
– (1)凸版印刷 – (2)平版印刷 – (3)凹版印刷 – (4)孔版印刷 – (5)柔性版印刷 – (6)其它印刷技术
(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印刷方法,起源于我国隋朝的 木刻雕印。
凸版印刷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印版形式,凸版印刷的图文部 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上,非图文部分低于图文部分而凹下。
,文字图像部分凹入版面而低于空白部分。图 文部分凹进得深,填入的油墨量多,压印后承 印材料上留下的墨层就厚;图文部分凹下的浅 ,所容纳的油墨量少,压印后,这部分在承印 材料上留下的墨层就薄。印版墨量的多少和原 稿图文的明暗层次相对应。
• 印刷时,油墨先涂满 整个印版,然后用钢 质刮墨刀或刮墨机械, 刮去附着在平面(空 白部分)上的油墨, 而填充在凹下部分的 油墨在适当压力作用 下,转移到承印材料 上,完成印刷。
Y+C=R M+C=B Y+C=G C+M+Y=K
36
色料三原色:
颜料和染料中的黄(Y)、品红 (M)、青( C)三种颜 色不能由其它颜色的颜料混合而成;而且,按照不同 比例混合后可以合成各种颜色。
故称Y M C 为色料三原色。
色料减色法
C
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色料混合后会 产生另一种颜色的 色料的现象。
• 缺点:制版质量难以控制,费用昂贵;不适合印刷大幅 面的产品。
液体感光性树脂凸版 制作工艺
凸版电子刻版机工作 原理示意图
(2)、平版印刷
• 平版印刷由于制版速度快,质量高,印品层次丰富,色 调柔和,成本低廉,所以发展很快。
• 平版印刷所用的印版,其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无明显高 低之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图文部分通过感光方式 或转移方式使之具有亲油性,空白部分通过化学处理使 之具有亲水性。
(5)、柔性版印刷
• 柔性版印刷是利用橡皮凸版和快干溶剂性油墨的 一种轮转凸版印刷方法,可看作是凸印的一种。
• 目前我国国家标准把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 传递油墨施印的方法称为柔性版印刷。
• 柔性版印刷属直接印刷 方式,柔性版印刷机的 输墨机构比较简单,它 一般是借助于刮墨装置, 把油墨均匀地分布在网 纹传墨辊上,再由网纹 辊把油墨传递到印版滚 筒,最后通过压印滚筒 进行印刷。
柔性版的印刷原理示意图1.墨斗 辊;2.传墨辊;3.印版滚筒; 4.压印滚筒;5.承印物
柔性版印刷的特点
• 版材是柔性材料,印刷压力可以非常轻,减少版材和机械 损耗;装版、垫版较铅版容易;能适应在某些用平印或凹 印无法印刷的印刷材料上进行印刷,如表面粗糙,吸收性 较强的材料,也能在一些不吸墨的材料如腊纸、玻璃纸、 铝箔、塑料薄膜及其制品、玻璃及其制品、纸板及其制品 上印刷;印刷速度比凸版轮转机快,常用卷筒纸印刷;印 刷机的成本低、废品少,因而经济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