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制图培训课件(ppt 51页)
工程制图培训课件(ppt 51页)
用铣削方法获得的表面
3.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 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
铣 6.3
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 6.3μm,纹理成两相交
3.2μm。
X
的方向,所有表面粗糙度
相同。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3.2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3.2
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
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
12.5 限值为3.2μm,Rz的上
结合面、零件的对称面等。) 基准线(如回转体的轴线等。) 基准点(如圆心,球心等。)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尺寸标注的一般原则 主要尺寸(指直接影响零件质量的尺寸)应直 接标注,以保证设计的精度要求。
次要尺寸(指对零件质量影响不大的尺寸)一 般按形体分析的方法进行标注。
尺寸标注应符合加工工艺、测量和装配的要求。
泵盖
轴 盘 箱套 盖 体类 齿轮轴
齿轮
齿轮轴
泵体
选择零件表达方案的一般原则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应能最明显地、最多地反映零件的形 状和结构特征,以及各组成形体之间的相互 联系。一般应以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 作为主视图的方位,选择最能表达零件结构 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并根据 零件的结构特征确定主视图的表达方法。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盘盖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径向基准—轴线
轴向基准—端面 (与阀体接触面)
。
制图 严 谨
1:1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盘盖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表达方案 1) 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在车床上加工)将
轴线水平放置,或按工作位置放置。采用垂 直于轴线的方向作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主视 图常采用剖视表达。 2) 盘盖类零件一般用两个视图表达,用另一视 图表示外形轮廓和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 尺寸标注 通常选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经向尺寸基准。 轴向尺寸基准常选重要的端面和接触面等。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不仅要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和 标注尺寸,还需对零件的材料、加工、检 验、测量等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
常见技术要求有
➢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 ➢形状、位置公差 ➢材料、热处理、文字说明
表面粗糙度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零件表面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
和刀具的振动,材料的不均匀等原因, 表面会留下加工痕迹,这种表面具有的 较小间距的峰谷所形成的微观不平程度 称为表面粗糙度。
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 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 种制度。该轴为基准轴,基本偏差为h。
配合与基准制
基孔制配合示意图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基准孔H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基轴制配合示意图
过盈配合
基准轴h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在零件图上标注: 三种形式:只标公差带代号;
齿轮、花键、螺纹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尺寸公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满足使用要求,零 件应具有互换性(即在按照零件图的要求加 工出来的一批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任何修 配,就能装到机器或部件上去,并能达到规 定的技术要求)。互换性原则的应用,可大 大简化零、部件的制造和安装过程,缩短生 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 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了满足零件的互换性, 国家制定了《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 公差》国家标准。在图样上常注有公差配合 和形、位公差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获得方法同上。符号上 的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 度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代号
意义
代号
意义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 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
3.2max 1.6min
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 限值为3.2μm,Ra的下
限值为1.6μm。
得的代数差。 下偏差(EI、ei):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
得的代数差。 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公差=上偏差-下偏差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表示公差范围和相 对零线位置的一个区域。
公差带图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标准公差(IT):标准中列出的用以确定公差带 大小的任一公差。它由基本尺 寸和公差等级决定,分20个 等级IT01,IT0,IT1…IT18。
基本 尺寸 mm
标准公差等级 (µm)
IT1 IT2 IT3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 IT18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
和要求装配而成。要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
先制造出零件,而制造零件的依据就是零件
图。零件
图是表达单个零件的图
零件图 样,它是生产中制造和
检验该零
件的主要图
样,它不仅要把零件
的内、外结构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还需要
对零件的材料、加工、检验、测量等提出必
要的技术要求。因此,零件图是零件制造、
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 2) 完整的尺寸—确定零件各部分结构、形状大
小及相对位置的全部尺寸。 3) 技术要求——用规定符号、文字标注或说明
表示零件在制造、检验、装配、 调试等过程中应达到的要求。 4) 标题栏———在标题栏中一般应填写零件的 名称、材料、比例、数量、图 号等,以及设计、制图、审核 等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位置公差: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 的变动量。
形位公差项目与符号
公差
形状 形状 形状
形状 或 位置
位置
轮廓 定向
项特 征目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表达方案 1) 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放置,并
将小直径的一端朝右,平键键槽朝前。采用 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作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2) 常用断面图、局部剖视图、局部视图、局部 放大图等表达方法表示键槽、退刀槽等其它 结构。 尺寸标注 选主轴线作为经向尺寸基准。轴向尺寸基准 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 面等。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基本尺寸:由设计确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分
为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
得的代数差(可以为正、负或零)。 上偏差(ES、es):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
6 9 15 22 36 58 90 150 ... 2200 8 11 18 27 43 70 110 180 ... 2700 9 13 21 33 52 84 130 210 ... 3300 11 16 25 39 62 100 160 250 ... 3900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不允许注成封闭尺寸链。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蜗轮轴
阀杆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
经向基准(轴线)
轴向主要基准(球面)
制图 严谨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轴类零件尺寸基准分析
轴向基准—轴肩 (确定涡轮 轴向位置)
经向基准—轴线
蜗轮轴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箱体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长度基准 高度基准
。
宽度基准
。+
箱体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表达方案 1) 主视图常按工作位置放置。以最能反映形状
特征、主要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方 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主视图采用剖视 表达。 2) 箱体类零件一般用三个或三个以上视图,并 适当选用剖视图、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 方法,每个视图都应有表达的重点。 尺寸标注 通常选用主要轴线、重要的安装面、接触面 和主要结构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除主要 基准外,还常常需要选一些辅助基准。
表达方案的确定 根据主视图对零件的表达,按正确、完整、 清晰、简洁的原则选择其他视图,并注意尽 量避免用虚线表达零件、避免同一结构作不 必要的重复表达以及合理布图。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要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应各有一个主
要尺寸基准。有时为了加工、检验的需要,还 可增加一个或几个辅助尺寸基准。辅助基准与 主要基准之间应有尺寸直接联系。 常用的尺寸基准有: 基准面(如底板的安装面、重要的端面、装配
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2) 轮廓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3) 轮廓最大高度RY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符号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粗糙度可用任何方法 获得。
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表面粗糙度的获得方法同上。横线用 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 3 0.8 1.2 2 3 4 6 10 14 25 40 60 100
1400
>3 6 1 1.5 2.5 4 5 8 12 18 30 48 75 120
1800
>6 10 1 1.5 2.5 4 >10 18 1.2 2 3 5 >18 30 1.5 2.5 4 6 >30 50 1.5 2.5 4 7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叉架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长度辅助基准
宽度基准 高度基准 长度主要基准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