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XX县发展和改革局XX年12月5日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
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XX县是农业大县,有耕地面积80多万亩,农业人口87万人,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山塘养鱼先进县、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县。
黄花菜、席草、香芋、大辣椒、烤烟、生猪、鱼、山羊等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已建成了十大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区,年产各类鲜活农产品120多万吨,出栏生猪120万头以上。
每年有大量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农产品产量每年稳步增长,XX年为:肉类20万吨,水产品5.4万吨,禽蛋0.45万吨,水果30万吨,蔬菜52.8万吨。
目前我县农产品物流体系处于初级阶段,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率、冷藏运输率较低,不到10%。
主要以初加工或不加工方式,由外地客商或本地经纪人收购为主。
2、冷链设施情况。
我县目前有近30多座冷库,冷库总容量为10000吨,改革开放前建的老式冷库基本被淘汰,全部为近几年来新建冷库,规模小,分散经营;冷藏运输设备主要为冷藏汽车,全县共有冷藏汽车80台。
3、冷链物流企业情况。
我县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目前
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企业,是我县鲜活农产品流通损耗大,消费者出了高价,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的一个原因。
据专家公布的数字,国内商品果蔬只有百分之十几采用了低温物流,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我国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损失高达30%,发达国家普遍在5%以下,美国保鲜物流可使蔬损失率降至1%—2%,XX县的损失率高达35%;我县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60%以上,主要是缺少冷链支持。
4、冷链物流发展政策环境。
XX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所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冷链物流的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为充分发挥XX县鲜活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紧跟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步伐,让广大市民能够吃上安全、卫生、放心的鲜活农产品,目前正全力扶持XX县拓东肉食水产品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源与销售网络优势,建设XX县拓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
存在的问题
1、对发展物流的认识不到位。
有的部门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的倾向,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引导,不能有效整合各种物流资源;现有的几家冷链物流企
业规模太小,设施落后,物流企业存在“仓库+车队”等同于物流的观念,发展冷链物流的主动性不强,运作中的物流企业仍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运作模式,层次还比较低。
2、物流设施配套不完善。
一是仓储和装卸设施水平低。
全县仓储设施有一些区位布局、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发挥不充分;货场标准化程度低,装卸设备陈旧老化、现代化水平低,致使冷链物流效率不高。
二是缺乏一个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冷链物流信息不畅,生产企业管理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大而全”、“小而全”,物流企业各自为战,而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没有形成系统的供应链网络。
3、物流服务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一是缺乏专业化市场,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缺少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性的扶持措施,冷链物流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由于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行业自律性差,加上市场监管工作薄弱,导致行业竞争不规范。
三是冷链物流企业大多经营传统的业务,物流能力和服务范围有限,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盈利能力不强。
XX县发展冷链物流的形势分析
XX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
由于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和设施,目前XX县85%以上的鲜活农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通过集贸市场销售,产品附加值低下,每
年腐烂、变质鲜活农产品15万余吨,造成经济损失达3.5亿元,且这种方式销售的鲜活农产品难以满足人民对食品卫生、营养、新鲜、放心、方便等方面的要求,从而造成XX 县的农业资源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随着XX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充分发挥XX县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XX县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
一是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冷链物流的发展,在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优惠政策,发展环境宽松。
二是XX 县的农产品资源丰富,新、特、优农产品品种多,且农产品品质好。
三是XX县的交通发达。
XX县地处湖南南部,湘江中游北岸,东抵衡阳,西接桂林,临近沿海,紧靠两广,湘桂铁路与322国道从境内并行而过,衡昆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和正在修建的娄衡高速及连接线贯穿XX县,素有“湘桂咽喉”之称。
北往XX,南下广州,西到桂林,都不到6个小时车程,从县境东部湘江河道可直达长江,水陆交通极为便捷,是内陆地区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地带,为XX县冷
链物流农产品的流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发展冷链物流对策建议
结合XX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障居民食品安全的需要。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业,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
到XX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5%、30%、30%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40%、50%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10%、10%以下。
加强对冷链物流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转变观念,要象重视工业一样重视发展冷链物流业。
破除传统的分散物流观念,引导社会认识和接受第三方物流,特别要破除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物流自我服务观念,扩大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市场需求。
二是强化领导。
县委、县政府和部门要从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
度,加强对冷链物流工作的研究、协调和领导。
建议成立“XX 县冷链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冷链物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各镇也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把冷链物流业发展纳入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目标管理,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机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管理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科学制定和实施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划
用物流理念,制定和实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XX县发展冷链物流的方针、目标和功能定位,确定重点冷链物流企业的布局,策划一批冷链物流业建设项目,引导社会投资的合理投向。
强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重点产业集群,依托XX县区位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建设一批与之相配套的冷链物流项目,重点建设XX县拓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建设高等级公路、大型停车场和标准化仓储设施等,同时整合、规范现有停车场,逐步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整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现有冷链物流资源,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整合流通资源,引导仓储、
运输、邮政等企业走联合发展道路,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配送企业;通过市场竞争,筛选一批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满足不同物流需求,形成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小企业为补充的稳定的冷链物流产业“金字塔”结构;鼓励拥有自己冷链物流车队的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借鉴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集团公司和大型冷链物流企业。
加强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科技、善管理、会营销的中高层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组织对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冷链物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冷链物流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冷链物流系统的产学研联动发展,为冷链物流培养专业人才。
着力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
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导向作用,为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允许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所有制形式
开展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对外开放步伐,鼓励有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走出去”,实施扩张化发展战略。
要推行联合检查。
工商、环保、城管、物价、消防等部门要依法行政,加强协调,推行多部门组织的联合检查,减少对企业的多头、重复检查。
要清理取缔各种乱收费。
对涉及冷链物流业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法收费一律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