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是创建一流企业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优秀企业文化可以解决企业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企业文化,指在企业内部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上所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标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目标信念等,即一切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企业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文化理论,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二是企业文化现象,也就是企业中的文化活动、文化设施等;三是以企业精神为中心的各种激励机制和群体意识。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以人为本、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激励职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为共同的理想去创造,去奋斗,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句话,就是要营造创一流企业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文化煅造凝聚力企业文化中蕴藏着巨大的凝聚力,在企业中培育出上下一心的团队精神与祥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企业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即使是在危机面前,也能同舟共济,战胜困难。
群体凝聚力能创造奇迹给人们的启示却是非常深刻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场山火,将山上的植物和动物都化为灰烬,有一窝蚂蚁却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原来,当大火封山时,这群蚂蚁迅速抱成团,组成一个蚁球,从山顶上滚下来,冲出了火海。
是什么力量使蚂蚁们团结一致,舍生忘死赴汤蹈火呢?个中奥秘无从得知。
但是,企业凝聚力的强弱事关企业的兴衰存亡这一点已成为企业经营者们的共识。
企业凝聚力从何而来?人们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找到了答案:建设以企业精神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是煅造凝聚力熔炉。
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培育出了"爱厂、兴厂、求实、进取"的白云山人精神,使每个职工的志向都溶于与企业的归属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人人以企业为家,为企业献计献力。
一次厂里发生失火事故,同时危及药品库和家属楼,职工们奋力抢救药品,却没有一个人搬自己家的东西。
一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松下电器公司,在第二次石油危机时订单大幅度减少,公司规定职工半日工作,照领全日工资。
但没有哪个职工安心呆在家里半日休息,而是不约而同地走上街头去推销产品。
上海自行车厂的"争先、务实、创新、高效",广东万宝电器公司的"开拓、拼搏、创新、科学、主人翁精神,为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增强企业凝聚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企业文化孕育生机活力一个企业,如果它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生活观念等健康向上的群体意识,这些良好的文化氛围就会烘托出一个优异的内部环境,从而使企业发出旺盛的生机活力。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过程:1、权力智慧化:将企业家的意志、直觉、创新精神和敏锐的思想转化为公司的宗旨和政策、任职资格的明确化、系统地传递给职业管理层,由职业管理层规范化的运作,避免企业家个人情结和知识局限所可能酿成的企业悲剧。
2、理念政策化:阐明企业处理管理的基本矛盾和企业内外重大关系的原则和优先次序,建立调整企业内部关系和矛盾关系的心理契约。
3、行为规范化:指导企业的组织建设、业务流程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推动管理的升级换代和员工的职业化,产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使企业管理体系具有可持续性。
“二汽”提出"不断改变观念;视今天为落后",因而开拓进取就成为“二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宝钢”每年评出"科技明星"予以重奖,促使这个厂呈现出人才济济,成果累累的局面;青岛电冰箱总厂用革新者的名字来命名革新成果,如"晓玲扳手"、"启明焊枪"等,职工中蕴藏的创造才能熔岩般迸发,创造了多项专利,使青岛电冰箱厂一跃成为国内电冰箱制造业在国内最先研究制出绿色环保型无氟冰箱的厂家;攀枝花钢厂唯才是举,求贤若渴,在全厂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风气,1988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名计算机技术员,全国竟有两千多位专业人员报名应聘,其中不少还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兰州铝厂的"每月明星"、贵州铝厂的"十大杰出职工"、玉溪卷烟厂的"岗位标兵"等评选活动,都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为企业带来了强大的活力。
没有梧桐树,不引凤凰来。
我们的企业近年来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投到企业的麾下,他们之中有原企业的厂长、经理,高级工程师,专家,学者,为伊品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企业文化培植市场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包装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市场竞争中,形象好的企业就会赢得更多的客户,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有人说,企业文化是培植市场竞争力的土壤,这话不无道理。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以质量塑造自己的形象,公司把“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格言作为座右铭来警示所有员工,牢牢地把住了产品质量关。
虽然竞争对手几次在可口可乐饮料瓶里掺假,故意破坏其声誉,但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在严格的检验中质量过硬,陷害不攻自破,公司声誉更是扶摇直上,产品走俏全球。
海尔的.“赛马不相马”的人才理念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竞争。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谁拥有最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胜。
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才”,“先造人才,再造名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去发挥人员潜能的政策和机制。
海尔给员工搞了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是对专业人员的,一种是对工人的,每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
海尔人的文化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企业文化就是“无形胜有形”,海尔的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文化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
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人才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市场理念:“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
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
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竞争理念:浮船法则:只要比竞争对手高半筹。
海尔技术创新理念: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海尔职能工作服务理念: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再如李宁公司的体育鸣锣,惠普公司的科技开路,五粮液酒厂的文艺搭台,文化唱戏。
蒙牛乳业的文化促销,这些各具特色的企业形象,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些一流企业都懂得用文化精心包装自己的拳头产品,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推销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我们的企业:客户文化的服务理念:“相互尊重、致善致诚、客户如意、员工满意”。
质量理念:“客户要求就是标准,争取超越客户的期望”。
品牌理念:“品牌与品质同步,精神与物质并重”。
营销理念:“帮助客户实现价值,与客户共同分享”。
在营销中重质量,守合同,讲信誉,信奉"我赚钱,你也赚钱"的经营思想,不搞一锤子买卖,并与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即使是在原料价格上涨时产品价格也不上涨;产品价格上涨时,我们也以较低的价格向用户供货,有效地提高了用户对市场风浪的抗冲击能力,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商业信誉这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四、搞好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我们的企业职工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真可以说是黑土文化、黄土文化相汇,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融,中专以上学历占全部员工的55%。
其中不乏仁人志士和各种管理人才。
这为我们建立一种高起点、高层次、高格调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1、培育并实施我们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时代精神在企业的反映,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长期形成并为职工群众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它是集全体职工生产经营信条、意志和行为准则于一身,共同理想、企业目标、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概括。
企业精神一经确定下来,就要贯彻到企业的一切工作中去,成为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催化剂,进而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的企业精神为“内抓质量,外拓市场。
内提素质,外树形象,”。
首先对企业精神要进行大力宣传,做到员工人人皆知,然后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个职工的言行之中。
这一理念是指导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则和要求。
2、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有位哲人说过,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现代企业中,人是最大的而且是取之不尽的资源,是企业之魂。
我们的企业要创一流的企业,就必须拥有第一流的人才。
公司的用人之道,应该是唯才是举。
创建一流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我们既需要生产能手,技术骨干,管理行家,推销大王,我们还需要体育健将,文苑精英,教坛良师和文艺人才。
公司应为员工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其感到宽松,工作富有张力,可以投入地施展才干,实现人生的价值。
各级领导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人、培育人、激励人、发展人。
唯其如此,才能呈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好局面,从而迈步登上一流企业高峰。
公司这一点上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为留住人,留好人,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食堂饭菜质优价廉,建立进公司(司龄)年限补贴等政策,为减少人才流失创造了条件。
3、强化员工的团队意识我们的企业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加强团队建设非常重要。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来到这里都是一家人。
无论在什么时候,要加强团队员工的责任意识,有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执行标准;有一个大家认可的制度;有一个得力的监督部门;有一个奖惩到位的落实;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头人。
加强执行力:以保证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4、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我们的企业要创造出高效益。
因此,在建设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职工队伍的同时,还要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让职工处于优胜劣汰的劳动环境和人事环境中,增强职工的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公司一方面要确立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让所有职工为实现这些目标奋力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种奖励制度,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
我们的企业也要有自己的科技明星,岗位标兵、劳动能手、杰出青年。
通过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5、提高职工的地位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当中蕴藏着极大热情。
有这样的顺口溜:“领导把我当牛看,我把自己当人看;领导把我当人看,我把自己当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