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感想_百度文库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感想_百度文库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感想陈丽丽一、划分小组1、划分好合作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分组时,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

2、组员编号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等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

以6人一组为例,在组内成绩好的都编为1号和2号,成绩中等的编为3号和4号,成绩差的编为5号和6号。

每个小组的对应号都在同一水平上。

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例如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时,我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叫每一组的某一号,根据这位同学解答问题的情况给小组加分或减分。

每每此时,组内的其他成员都为他加油助威,被叫的同学惟恐为小组抹黑而全力以赴,班内气氛相当热烈。

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

3.变革座位排列方式安排座位时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坐在中间,学习相对比较差或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坐在两边,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等生的辐射作用。

位置编排如下:4 6 13 2 54.合理分工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

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么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样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便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尤为重要。

我将班上的54位同学分成了10个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一个小组成员作了分工:两名组长,选择组内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同学做组长(一般情况下,每小组的一号、二号为正、副组长),负责组内的任务分配和协调工作。

一名优秀的组长能带动组内成员——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参与意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名卫生员,负责本组的卫生;一名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

一名纪律委员,负责提醒爱将小话的同学,和负责本组同学的坐姿。

每个同学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时,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 了。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我们班是一个月),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纪律委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每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几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5.激发动力(1把10个小组分成5对对抗组,对抗组内相应的号为对抗号,课堂组织活动时,要形成竞争氛围,让10个组的同号相互竞赛,成绩计入小组。

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极大的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为了鼓励后进生的积极性,可以在量分时加大分数。

比如说,在课堂上,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主动举起了手,为了鼓励他的这种积极性,此时便可以给他适当加些分;某个后进生答对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若一般同学加1分,此时,便可以给他加2分,甚至更多。

总之,在课堂上,要更多的关注后进生,让更多的后进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

二、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学习小组建立了,没有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

没有良好的评价措施,任何改革都将以失败告终。

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会使学生深受鼓舞,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收获。

评价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学生个人。

主要从三方面考虑:1.家庭作业:组长在检查家庭作业时,将作业划分等级,根据等级情况给小组成员加分,A等的加5分,B等的加3分,C等的加1分。

2.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由教师掌控。

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对于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小组除了加分之外,还会在黑板左上角给他们奖励红旗。

每天,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适当的给小组加分或减分。

为了方便操作,课堂表现评价表一式两份,一份画在公布栏的墙壁上,便于教师课堂使用;另一份由学习委员保存。

3.考试达标:每学期我们有单元考试。

根据小组成员的水平依次定出达标率,一号的达标率为85%,二号为80%,三号为75%,四号为70%,五号为65%,六号为60%。

只要完成或高于规定的达标线,就给小组成员加上相应的分数。

如:二号同学的达标率为80%,但他在某次考试中却达到了85%,这个同学就可以得到8分,不达标的同学不加分。

4、除了这三项之外我还从这几方面评价他们,有佩戴红领巾,卫生、背书、纪律、迟到。

这几项分值都是两分,违反一次扣两分。

所有的加减分情况由组长掌握,统计在评价表上。

评价表组长人手一份,每周一小结,将各成员的得分情况汇集到总表上(总表张贴在教室的墙上)。

学期结束时进行总结,算出个人总得分。

排名前十位的为班级“十大明星”,上“明星风采”榜,贴四寸照片,并优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评选;十一至二十名为班级“先进个人”,贴一寸照片。

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发掘自己潜力的天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是评价学习小组。

主要从两方面考虑:1.学业成绩:主要根据单元测试的情况来定。

每次单元测试结束后,小组平均分居前五位的可以得到一颗星星,期末时根据星星的数量评选出五个先进小组。

未达标的小组要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反思,找出原因,查漏补缺,及时纠正。

未达标的个人要主动找老师分析试卷,这比老师找他要好得多。

每每这个时候,凡是为小组扯后腿的同学都非常难过,无须老师动口,他们都会好好学的。

而认真负责的组长和其他组员为了小组利益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

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学习用具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合作小组形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培养计划,对小组成员的合作技巧进行培养与指导,更需要所有小组成员在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基础上,通过每个小组成员长期、主动的努力而形成。

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认为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三、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问题1.合作学习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要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

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需要我们教师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为此,我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

为此,我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4.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班上有一名女生,人挺聪明,因没有学习自觉性,成绩不太好,失去了自信心,没有了学习兴趣。

自从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因是小组评价制,各组员怕她成绩不好,拖后退,都争相帮她,鼓励她,如今她的成绩已开始不断进步,而组员们见她有了进步,也很有成就感。

现在我的课堂上课从来不缺积极举手的孩子,孩子们的作业质量在不断进步,有时我晚点到教室,看到的也是他们主动学习的样子。

虽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将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