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主要灾害与预防讲解
8、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系统,合理布置钻场与钻 孔,提高矿井瓦斯抽放率,减小风排瓦斯量; 切实加强矿井监测监控的监管力度,实现高效 监控。
6
二、防火
•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火灾发生的 "三要素"是可燃物、引火源和氧气,发生 火灾的原因:
• 1、坑木、煤炭会自然瓦斯与防治
• 瓦斯的管理: 5、 搞好通风工作,不断完善矿井的通风系统,使
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性, 6、保证各用风地点风量满足要求;严格各项管理
制度,加强瓦斯检查和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管 理工作;
5
一、瓦斯与防治
7、加强管理,尤其是巷道贯通后通风管理和局部 通风管理工作杜绝巷道出现无风、微风和局部 通风机出现循环风的现象;
3
一、瓦斯与防治
• 瓦斯的管理: 1.做好矿井通风工作,合理分配风量,不让瓦斯积聚
。 2.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消灭电气火花和明火 3.按规定定时检查瓦斯,发现超过规定,立即处理
。 4. 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切实把防治瓦斯的各 项管理规定及瓦斯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8
三、防治水
• 矿井水害是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 渗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 工作面的任何水源以及井巷工作面与 含水层,被淹巷道,地表水或含水的 裂隙带、溶洞、洞穴、陷落柱、顶板 冒落带、构造破碎带等接近或沟通而 突然导致的出水事故,矿井水害是煤 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 矿井水害事故主要与以下四种因素有 关:
济损失
11
三、防治水
• 安全措施: • 1、慎重周密的选择井口的位置 • 2、积水区或地面有河流处井下留下安全煤柱 • 3、雨季前要集中力量修整排水沟,筑好防水
堤 • 4、在掘进到可疑积水区域时,一定要采取探
水措施 • 探放水八字方针是:先探后掘、有疑必探
12
三、防治水
• 透水前的征兆: • 1、煤层里有“吱吱”水叫声和向外滋水现象 • 2、煤层“挂汗”煤壁上有一个个的小水珠 • 3、工作面发潮,甚至有淡淡的雾气 • 4、闻到臭鸡蛋味,用舌头舔水感发涩 • 5、煤壁“挂红”顶板压力加大,瓦斯加大
13
四、粉尘与防治
• 矿井煤尘事故是煤矿极其严重的灾害之一,一 旦发生,容易引起连环爆炸,不仅会造成大量 人员伤亡,还会严重摧毁井下生产设施,中断 生产。
• 矿井煤尘在掘进作业时大量产生,当浓度较高 时会引发尘肺病,条件具备时可发生燃烧爆炸 ,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和冲击波,造 成人员伤亡。
14
9
三、防治水
• 水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和 地下水。
• 透水通道:主要包括井筒、巷道、塌 陷坑、开采沉陷裂隙、断层裂隙,废 旧钻孔等。
• 失控是指对矿井老空水源和充水通道 的管理达不到预案的要求。
• 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缺陷。
10
三、防治水
• 井下水的来源: • 1、地面雨水流入井下 • 2、井下老巷和老窑的积水 • 3、井下含水层的水 • 4、矿区靠近地面的河流、湖泊、水库 • 危害:淹没矿井,威胁安全,造成经
煤矿主要灾害与预防
2015
1
五大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瓦斯与防治 二、防火 三、防治水 四、粉尘与防治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2
一、瓦斯与防治
• 瓦斯是一种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的总称 • 它无色、无味、无嗅、无毒,随煤的开采而涌
出,如果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就会燃烧或爆 炸,含量过多时还会使人窒息 • 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 • 1、瓦斯的浓度达到5%-16% • 2、有引火火源(550℃--650 ℃) • 3、与空气混合的氧气浓度大于12%
火灾的种类:、 由煤炭自然而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 由外部明火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 7
二、防火
• 防治火灾的四项措施:
• 1、内因火灾防治 • 2、电缆破坏了要及时修理,以免漏电着火
,杜绝过负荷作业 • 3、爆破工要严格按照规程作业 • 4、发现火灾后一要及时报告,二要采取可
能的方法救火,防治事故扩大。
15
四、粉尘与防治
• 危害:一是吸进肺里,引起矽肺病
•
二是煤尘还有爆炸危险
• 措施:1、湿式打眼
•
2、采煤机割煤时喷雾洒水、
•
3、放炮使用水泡泥充填炮眼
•
4、容易积存煤尘的地方冲洗和清扫
•
5、巷道里设置水棚和岩粉棚
16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掘过程中,由于 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顶板掉矸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事故
道交叉点附近10m内,冒顶处附近10m内都是 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 • 回采工作面上、下端、顺槽超前支护地段,是 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
18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 危害:
• 1.推倒支架、埋压设备造成停电停风给安 全管理带来困难 • 2.引发透水事故 • 3.容易造成瓦斯事故
4.一旦人员被堵或被埋将造成人员伤亡 分类:按冒顶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 按力学原因分为:压垮型、推跨型、漏跨型
四、粉尘与防治
• 矿井煤尘的主要来源有回采区、掘进区和转装 卸过程,受风向影响煤尘不断扩散,煤矿井下 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煤尘燃烧和爆炸事故。 掘进工作面浮尘浓度高、排放冲洗煤尘不及时 ,容易发生煤尘事故;采空区、密闭内和一些 通风不良的巷道中可能堆积有大量落尘,也可 引发煤尘事故。
• 煤矿的开采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煤尘和岩尘
• 原因:1.95%的属于地下开采,岩层采动
•
2.有36%的属于破碎顶板,极易冒落
•
3.有15%的属于坚硬顶板,垮落迅猛
•
4.矿井冲击地压严重
•
5.管理落后,工程质量低劣
17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 矿井顶板事故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 采掘工作面顶板岩石性质; • 采掘工作面选用的支护方式; •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布置及装药量; • 采掘工作面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变化时; • 在掘进工作面10m内,断层破碎带附近风,巷
19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综采工作面预防措施: 1.破碎顶板下使用掩护式支架不至于漏矸和 冒顶 2.采高不能超过支架允许的高度,否则顶板 下沉引起冒顶
• 3.梁端距不能大于300毫米,太大了容易 冒顶
• 4.根据采掘工作面顶板岩石性质,严格控 制控顶距,掘进工作面应有临时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