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教案

作文教案

第五次作文讲座学习写作说明文教学目标:1.练习准确、通俗的说明语言。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写作指导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是阐述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类说明文。

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

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外,还需注意以二、知识引路学生自学知识短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说明文主要是说事物的特征;(2)对事物特征的要求主要是“说清楚”;(3)说清楚的标准有两点:一是准确,二是通俗;(4)准确、通俗的主要凭借是语言。

2.怎样做到说明准确?一要用词准确;二要判断恰当;三要分类合理。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揭示事物的特征。

3.怎样做到说明通俗?(1)什么是“通俗”?语言浅显易懂。

(2)怎样才能做到说明的通俗易懂?①三个“化为”:化生疏为熟悉,是指用熟悉的事物去说明生疏的东西;化繁杂为简易,是指用简单容易的事理去解释繁杂的事物;化抽象为形象,是指用形象的语言去阐发抽象的道理。

②四个“善于”:也就是四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一是举例说明,“联系人们日常生活和平时见闻中的实例”。

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为了说明沙漠里的“鸣沙”现象,举了作者自己和五六个同志“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的事例。

二是比喻说明,“使用新鲜贴切的比喻”说明事理。

如《宇宙里有些什么》,将银河系比作“铁饼”“美丽的环”和“天河”。

三是比较说明,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异同。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作比较,说明人工选择在培育新的花色品种方面所显示的优越性。

四是数字说明。

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介绍星球体积、星球表面温度和星球之间的距离都用了数字加以说明。

4.阐述准确通俗说明的价值。

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进而突出准确通俗的说清楚事物特征的价值:准确通俗的解答,使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课文提出的问题。

三.写作指导: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2.要选好说明角度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

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

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

《景泰蓝的制作》所以花大量笔墨于“掐丝”、“点蓝”两道工序,其它工序简略介绍,其原因就在这里。

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

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4.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说明文的说明性、客观性、知识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质朴性、平实性、简洁性。

所以在说明文写作中,必须时刻注意说明文的质朴、平实的语言风格。

同学们必须重视说明文的写作练习,只要如上述的种种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加强说明方法训练与说明程序训练,着重于向读者讲授各种知识,扩大人们的知识面,不断地加强练习,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会得到较大的进步的。

四、思路点拨题目1:你认识下面这个标志吗?它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图。

它的上方是太阳,下方是叶子,中心是蓓蕾。

这是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作物生长图。

以“谈谈绿色食品”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以“谈谈绿色食品”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点拨:“谈谈绿色食品”,这一题目较宽泛,可以将切入口明确得小一点。

从一个角度介入,力求谈得具体些、深入些。

可以对绿色食品这一概念作阐释,也可以专门介绍绿色食品的特征;可以介绍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可以介绍绿色食品的发展历程;可以介绍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包括绿色食品上市情况,以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态度,也可以介绍绿色食品发展的趋势;等等。

题目2:以“××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点拨:题目是“××的自述”,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我”,介绍某一对象,一般要求文笔比较活泼,富有情趣。

但还必须遵照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内容要讲究科学性,语言要讲究准确性,思路要讲究条理性。

“自述”介绍的一般是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非人类,所以要用拟人的方法。

运用拟人化方法,既要注意自述物的特点,又要兼顾人类的特点。

写作思路: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如空气、土地、水果、生活用品等等,按照自述式作文的一般思路去写,即通过自报家门、自述遭遇、“家”史、变化、愿望等,告诉读者有关知识。

其一般思路或写作步骤如下:①首先是自报家门,告诉读者是什么,归属及名称的判断或由来。

②接着介绍“自己”的“家属”或同类,一般采用分类说明和诠释说明,要求简洁明确。

③再接着是介绍“自己”的特征,包括形状、色彩、大小、本质特点及与众不同之处。

④然后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或说明介绍功能价值;或介绍发展史变化;或介绍生存利用的条件与方法;或介绍“自己”受到的遭遇与将形成的后果;或向人类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⑤最后也要对上述事物的自我介绍作总结,或点明自我介绍的动机。

五、例文展示电脑的自述嗨!朋友们,大家好!对于我,大家一定并不感到陌生。

对了,我叫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

我,诞生于20世纪这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

能为您服务,我感到万分荣幸。

你瞧,我长着一个大大的脑袋——显示器,一个长方形的身子——主机,一只大脚丫——键盘,还有一线牵的手掌——鼠标。

这模样虽不怎么漂亮,可是我的用途可大了。

不是我自吹,要是没有我,人类将无法进入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呢!记得,我刚出生的时候,可真是\\\'胖\\\'得叫人吃惊:高达30多吨的庞然大物,要150平方米才装得下我。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的我可不同啦,运算速度也比刚出生时提高了几千几万倍。

近年来,我又有了新的“减肥”纪录,我们家族的成员有的\\\'苗条\\\'得只有一本普通笔记本的大小了。

现在的我,你可要刮目相看喽!我们电脑家族的成员奋斗在社会的各条战线上,兢兢业业地为人类作出贡献。

人们又把我们安装在卫星上、飞机上……让我们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坐在我们面前,你只要通过国际王联网络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和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交友谈天。

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人类做梦也无法想到的。

利用我们,人类可以在互联网上购物交易,轻松而又快捷。

只需轻松一按,你就能随心所欲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电脑的优点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亲爱的朋友们,在信息时代即将腾飞之际,我们更期待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用你们的双手把我们改造得更先进更完备,使我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吧!这,就是我——电脑的自述。

六、技法点评:作者的构思十分新颖,他采用拟人的方式,用第一人称向读者介绍了电脑发展的过程,语言轻松生动,饶有趣味。

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多种多样。

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电脑的构造形象地介绍出来,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电脑的发展经历、发展速度准确形象地摆在读者面前。

作者对电脑深入的了解,是本文成功的关键。

第六次作文讲座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教学目标: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每人讲一件令自己最感动的一件事,导入新课。

二、写作指导审题和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两步,审题就是要审清命题人提供的题目、材料中所蕴含的信息,通过筛选、提炼、归纳,从总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做到不离题、偏题。

立意则是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有价值、有意义、有真情、有独特见解的主题。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要求与议论文大致相同,但由于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记叙文的文体样式多于议论文,如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小说、剧本等;其立意或显或隐;由于构思选材时多用形象思维,其思想感情倾向有时难于把握。

(一)、审题要细心1.用词语做题目。

有时用它的本义,如《尝试》(1994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记叙某个人或某些人有目的地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

2004年的上海题《忙》和北京题《包容》,用的也都是该词语的本义。

有时用其比喻义,如《铺路石》,并不是要你直接写铺路的石子,而是要你写一位像铺路石那样具有“默默无闻,甘做贡献”精神的人物。

又如《春风》,也并非要你直接写春天的风,而是要你写像春风一样给人带来温暖和生机的人或事。

有时则用引申义,如《窗口》,不是要你去写窗前所见,而是要写“透过它能看到某个方面的基本情况”的某个地方。

我们通常说,某商场是了解某城市市场供销情况的“窗口”,某中学是了解某地中等教育情况的“窗口”,都属这个意思。

2.用短语做题目。

一般说来,用偏正结构短语做记叙文题目的较多,审题时要注意定语对中心词的修饰和限制。

如《平凡的岗位》,写时要突出“平凡”,通过对一位平凡的劳动者所做的平凡的事,反映出他的不平凡来,而这不平凡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来的。

用联合结构短语做题目,则要兼顾两个方面,如《我和母校》,既要写“我”又要写“母校”,二者不可缺一,必须写出“我”和“母校”的关系。

3.用句子做题目。

审题重点一般落在谓语上,如《X X X的事迹激励了我》,“激励”是重点:什么激励了我,我受到了什么激励,我受了激励后怎么样,始终围绕“激励”做文章。

再如《我要把春光留住》,“留住”是重点:谁要留住,留住什么,为什么要留住,始终围绕“留住”做文章,突出“春光”之美好,歌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貌。

(二)、记叙文的立意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

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

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任何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没有这个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

那么,文章的中心从哪里来呢?这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命题作文中,题目已隐含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另一中在一些命题作文或非命题作文中中心没有确定,要作者自己去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