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绪论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绪论

25
(四)相关法


研究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共 变的一致程度。研究变量x、y是否一起变化。如果当变量x 变化时,变量y也相应地变化(或增大、或减小),那么, 就可以认为这两个变量之间是相关的。 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分布在±1之间。 具有方向性,正号表示两个变量的同向性,负号表示两个变 量的反向性。但相关程度的大小则由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表示。 r=︱1︱,表示两个变量完全相关,当绝对值减小时,相关程 度也减小,而r=0时,则表示两个变量毫无关系。
7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 .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 和顺序。 2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4.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 的规律。
8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学 龄 前 儿 童 期 1月—12月 前幼儿期
0—1月
婴儿早期 1—6月
婴儿晚期
幼儿早期 幼儿中期 幼儿晚期 小学 初中 高中


图1-1 视觉悬崖
23
想一想:

在不可能让所有的家庭都不看 电视的情况下,父母采取什么措 施来尽量减少电视暴力节目对小 孩子的危害?
你自己制定一个自己的计划。
24
(三)测验法


它是根据现成的量表和测验程序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或 状态的。如:智力测验,人格方面的测验等。年龄小的儿童 一般用于个别测验,大些的可团体进行。如要确定一个儿童 的智力是否超常或落后,心理是否正常,就需要用比-西量 表、韦克斯勒量表等测验。 测验法的优点是能对研究对象量化,比较客观。 缺点是使用的测验要求信度高、效度高、实用性强,并且对 实施测验的各个环节要求标准化,这在实际研究中有一定的 难度,不易达到高度的标准化,因此,量表的使用也不能绝 对化,而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6—12月
3—4岁 4—5岁 5—6岁
1—3岁
幼儿期 3—6岁 童年期
6.7—11.12岁 11.12—14.15岁
14.15—17.18岁
9
学 龄 期
少年期 青年初期
(二)与发展心理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及发 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位置、分支
1、与之关系密切的学科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 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解释自然、社会和思维 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这是一种哲学的思想指 导。
18

在几个月或几年时 间内对不同年龄群 的被试进行反复研 究的一种设计。
3、聚合交叉设计


假定想研究6—12岁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可以从2002年开始测量一个6岁的样本和一个 8岁的样本的逻辑推理能力。 两个儿童样本,一个样本生于1994年,一个 样本生于1996年,对他们从6岁追踪观察到 12岁。这种设计使研究者能通过比较生于不同 年代的同年龄儿童,来评估是否存在同辈效应。 如果不存在同辈效应,这个设计中的追踪比较 和横断比较能使研究者得出一个有关发展变化 的强度和方向的强有力的论断。

2
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里的“儿 童”是广义的,指从出生到18岁左右的青年初 期)、青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包括成年初期、 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其中儿童发展心理学占 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个体的心理在这个关键的 时期内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 杂、从萌芽到基本概念核查(一)




考察你对不同发展研究设计的用途和特点的了解情况,请选择一 种最适合下面研究问题的设计: A、横断设计 B、追踪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跨文化设计 ——1、一个研究者想快速评估4、6、8岁儿童在向希望工程的 儿童捐赠是的乐意程度的差别。 ——2、一个研究者向一个六星期的夏季学前教育项目投了一笔 钱,他想知道这个项目给2岁儿童带来的长期效益是否大于3岁儿 童。 ——3、一个发展学家想知道是否所有介于婴儿期与青春期之间 的儿童都经历了同样的智力发展阶段。 ——4、一个早期儿童教育专家想知道特别聪明的2岁儿童到了6 岁时是否还仍然比大部分同伴聪明。
36
10
2、位置、分支
11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为什么要研究儿心?)
(一)任务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的任务是紧密相连的。儿心的研究 任务在于: 1、阐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 的发展趋势;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二)两个任务之间的关系
12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 贤指出:“儿童心理学在儿 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上, 涉及如下一些理论问题: 1、关于遗传、环境和教 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问题; 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 3、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 发展的关系问题; 4、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 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27

滚落实验:通过直观活动的方式要儿童说明使球滚落的原 因。
28
2、调查法



定义:通过向被调查人的口头或书面提问,收集有关的心 理活动的资料,探讨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也是调查的一种方式。对大一点的孩子可 以用此法。 如:⑴当代高中学生的理想观 ⑵给概念下定义:了解小学生字词概念的发展趋势。 公园、铅笔、 大象、老师、社会主义、矛盾。
21



(二)实验法
定义:根据研究的目的,改变或控制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 心理活动发生变化,从而揭示这种特定的条件与心理活动之 间的关系。 分类:在儿童心理学上常用的实验法有: 自然实验: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但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 某些条件。 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把儿童心 理的研究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别创设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时要利用专 门的仪器和设备。 例如,在研究儿童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发 22 展的特点的时候,常常采用实验室的实验方法。
3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青年初 期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 学科. 发生 发展 特点和规律
4
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



1.心理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 概括发展(抽象性) 2.心理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随意性) 3.心理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4.心理活动从零乱到形成体系(个性)
26
(五)其他方法


1、谈话法

定义:通过与儿童谈话,分析儿童心理现象。 如与幼儿进行“星期天你作了什么”的谈话,再与他们星期 天的实际活动加以对照,就可以研究儿童的言语、思维和记 忆。 皮亚杰通过分析儿童的谈话记录,来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 特别是思维的发展。他认为掌握与儿童谈话的技巧是非常重 要的。儿童的回答可以分为五种:随机的、假想的、暗示的、 自由的和自发的。这五种回答可以最好反映儿童的心理特点。
33
想一想

假定你想研究饥饿对儿童的 影响,你将采用什么样的研 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34
参考资料


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现状与展望 北京师范大 学学报 1998.1 2、邓京华 从系统论谈我国儿童心理研究的局限 性及其研究方法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6
35
复习思考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2、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 3、怎样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的几种研究方 法有什么优缺点?
32
概念核查(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 搭配





通过指出下面这些问题的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来检查 你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的理解及其应用。 A访谈法 B自然观察法 C测验法 D自然实验法 ___1、一个小学低年级学生郑重答应了照看一只生病 的小动物,在无人时他是否会违背他的承诺? ___2、一个6岁的儿童是否知道任何一个有关少数群 体成员的消极刻板印象? ___3、在儿童游戏中,男孩之间和女孩之间的攻击性 行为有无差异? ___4、一个8岁儿童的人格发展水平如何?
29
3、作品分析法


定义:对儿童的日记、作业、图画等进行分析来了解儿 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儿童的作品很多,如日记、作 文、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等。通过这些作品, 可以分析儿童某一方面的心理活动。如通过作文、日记, 可以分析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也可以分析儿童的兴 趣和理想的发展。 例如:对两个6岁的幼儿图画的分析。
三、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根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3、为婴幼儿保健、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玩具和 服装的设计服务。
第一章 绪


关键词:
发展
纵向研究 调查法
毕生
横断研究 实验法
心理年龄特征
观察法 作品分析法
1
第一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 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 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发展特点和规律。 发展 心理的发展 规律 特点 心理年龄特征
2、纵向研究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 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例如,研究儿童口头言语的发生发展,可以从新生儿发音起, 经过一系列发展过程直到连贯性的言语为止,从而查明儿童 口头言语发生发展的路线和规律。 特点: 1)可以较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量 变、质变) 2)研究的时间具有延续性; 3)对象较少、固定、代表性较小; 4)研究不能重复进行,无法验证研究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