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研组磨课计划

小学语文教研组磨课计划

小学语文教研组磨课计划
为迎接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的指导,发挥长坑小学的集体智慧,语文教研组配合沈玮炜、王敏老师进行第一次磨课活动。

具体事宜如下:
一、磨课的意义
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良好的途径。

在磨课中,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来剖析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过程,努力尝试寻求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在磨课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位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发挥教师伙伴的团结互助精神,通过教研组伙伴互助、引领伙伴互助,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这种边学习,边实践,边研讨,边反思的过程,把课堂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但使执教老师,而且使每一位参与者都提高了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识。

其收获和意义远远超过一堂展示课本身。

二、指导思想
认清新时期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育质量。

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突破口,以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磨课安排
(一)上课内容沈炜玮《掌声》(三年级上册)王敏《青山处处埋忠骨》(五年级上册)(二)领导机构组长:刘勇武副组长:王国宝、陈央主要成员:王君芳、陈芝君、李琴、麻霞霞、郑福英主要指导师:樊高贤、叶静芳、应秀芳、魏建梅等材料搜集:沈炜玮、王敏(二)、具体实施步骤第一阶段:环节文本解读初稿设计名师引领模拟上课试教一
主磨者任务主磨者确定讲解对文本的理解展示介绍设计初案,介绍设计思路沈炜玮去请教应秀芳老师、王敏请教魏建梅等其他联谊会成员模拟展示,将初案变为行动课堂实施
参与者任务参与者学习文本,提出自己的想法收集资料,针对初案进行讨论对设计初稿进行修改提出见解,针对存在问题讨论课堂观察,分工记录
目标挖掘文本,对文本一个合理正确,有深度的理解确定教学设计的主线,把握主次完善教学设计挖掘文本寻找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

发现闪光点提出质疑点
时间地点12.10长坑小学12.11长坑小学12.12自由安排12.13长坑小学12.14长坑小学
参与者王敏—王君芳、陈芝君、李琴;沈炜玮—麻霞霞、郑福英、陈央王君芳、陈芝君、李琴、麻霞霞、郑福英、陈央应秀芳老师、魏建梅等(再定)王君芳、陈芝君、李琴、麻霞霞、郑福英、陈央叶静芬、刘勇武、王君芳、陈芝君、李琴、麻霞霞、郑福英、陈央
事后任务主磨者设计初案修改初案修改初案观看课堂实录记录,反思修改完善修改
环节二度设计试教二研讨反思试教三试教四
主磨者展示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回答参与者的问题。

课堂实施。

观看录像,自我反思分析。

课堂实施课堂实施
参与者阅读设计,提问。

课堂观察,分工记录。

观看录像,分析提出建议课堂观察,分工记录。

课堂观察,分工记录。

目标解决有困惑的地方寻找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

发现闪光点提出质疑点通过讨论,完善细节。

寻找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

发现闪光点提出质疑点寻找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

发现闪光点提出质疑点
时间地点12.14长坑小学12.16东渡小学12.17长坑小学12.21兆岸小学12.22东渡小学
参与者叶静芬、刘勇武、王君芳、陈芝君、李琴、麻霞霞、郑福英、陈央叶静芬、刘勇武、李琴、陈央、陈伟燕、麻瑜珍等东渡小学老师刘勇武、王君芳、陈芝君、李琴、麻霞霞、郑福英、陈央叶静芬、刘勇武、李琴、陈央、兆岸小学老师叶静芬、刘勇武、李琴、陈央、陈伟燕、麻瑜珍等
事后任务反思,完善设计观看课堂录像,寻找问题最终确定教学设计观看课堂录像,寻找问题观看课堂录像,寻找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