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学生凭生活和学习经验,一般只是对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有所了解,但对于最早期及最前沿的计算机特点和应用情况,知之甚少,所以这节课有必要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向学生形象直观地介绍相关的信息。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早期和当今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及阅读教材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

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感受计算机及技术发展的迅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最早期及最前沿的计算机特点和应用情况。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一台计算机的相关资料;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识记构成计算机的元器件的四个发展时期;
(3)了解多媒体的概念;
(4)了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情感。

知道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从已知过渡到未知的方式展开教学,即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所见所用的计算机入手,带领他们引伸触觉到未知的计算机过去及将来的领域去;通过播放视频、课件和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解除疑惑,建构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让学生从目前流行的计算机,联想最早期计算机及其应用的情况,通过播放视频呈现昔日的情形;让学生思考为何最早期的计算机体积那么庞大,引出制造计算机的元器件所经历的发展时期;让学生对比古今计算机,归纳引出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特点,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展现最前沿计算机及应用的发展态势。

2、教学过程
3、教学评价:
让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在()年()国。

(2)计算机的元器件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时期:()、()、()、()。

(3)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有处理数字、文字、()、()、()、()等信息能力的计算机。

(4)计算机的发展朝着巨型化、()、()、()等方向发展。

4、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课件;《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卓越的Apple电脑技术》视频。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两段视频及大量的图片,充分展现了计算机在早期、流行及前沿时期的情况,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

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入、过渡到教学各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参与投入课堂,充分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