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生态城市与景观规划77[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实践。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分别作为欧洲和北美的生态环境优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而享誉全球。
本文以斯德哥尔摩和温哥华两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为例,通过对其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与特点及实施过程的深入研究,分析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绿色低碳发展的要点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国情与城镇化发展特点,阐述了这两个典型案例对我国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环境规划;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总体规划;斯德哥尔摩;温哥华国外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及其启示—以斯德哥尔摩和温哥华为例□ 李 昊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和与会成员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为标志,节能减排、生态低碳的发展模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共识与主流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领域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我国各地纷纷提出了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大多数城市将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逐渐成为发展潮流,诸多“生态城”在各地涌现,部分城市如深圳、贵阳等,也进行了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从全球视角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曾经有过值得重视的经验与教训,而我国当前又面临着后发赶超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因此,在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政府与规划界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理念与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城市的历史演变、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制定符合城市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向生态低碳、绿色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城市规划领域,国外较少采用“生态规划”的语言描述,更多强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以环境规划、绿色规划等概念规划来表达,从城市整体层面统筹协调、全面布局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案例对象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它们分别作为欧洲和北美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最为领先的城市,在国际上以生态环境优越、城市可持续发展而享有盛誉,其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亦可作为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经典范例。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个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案例的梳理、解读和分析,探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绿色低碳发展的要点和发展趋势,78︽规划师︾论丛2014为我国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经验与方法借鉴。
1 斯德哥尔摩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1.1 规划背景瑞典在国际上是应对气候变化、高效利用能源和技术创新领先的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则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为清洁的城市之一。
在2010年,斯德哥尔摩被欧洲环境委员会评为欧洲首个绿色之都。
斯德哥尔摩在生态环境上的优良表现,得益于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虽然瑞典是一个已经完成城市化进程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首都斯德哥尔摩及其所在的大都市区的经济和人口仍在不断增长。
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保持良好的人居环境的核心目的,《斯德哥尔摩环境计划2012—2015》(以下简称《环境计划》)得以出台。
《环境计划》是在《斯德哥尔摩2030:愿景规划》 的框架下制定的,作为第八版环境规划,是斯德哥尔摩现阶段最重要的生态环境类规划。
这个规划是在斯德哥尔摩作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和快速增长的城市的基础上制定的,让人与自然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共处。
1.2 主要内容《环境计划》主要从交通、化学物质、能源、土地及水体、垃圾和室内环境六大部分来考量城市在环境领域的首要问题,针对这六大部分相应提出了六大目标。
在六大目标内部分别明确规划期目标,包括城市要达到的目标和城市将努力推动的目标,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指标(表1)。
这些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指标都有明确的相关政府部门负责落实,并对各政府部门均制订了相应的实施计划。
《环境计划》中还包含了指标的各规划期目标的建议、相关事项和数据,以及各规划期目标与相关国家和国际(主要是欧盟)规划及政策的衔接等。
除环境规划之外,斯德哥尔摩市还提出了其他生态环境目标,主要包括:鼓励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减少室内噪声水平,增加生态食物消费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土地和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减少不当的再循环的垃圾。
1.3 规划特点1.3.1 目标导向自2008年之后,《环境计划》的实施和跟进已经被完全融入了城市的政府管理系统。
该规划的规划期目标及相关跟进的指标和行动计划,都要被分配到相应的市政委员会或者议会的具体行动计划中,作为该市的具体工作目标。
《环境计划》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目标导向,即以保持良好的人居环境为核心目的,以规划可实施、目标可实现为根本出发点,并注重规划全过程的不断跟进和动态调整。
1.3.2 目标的细化与落实在《环境计划》中,对规划期目标分层次细化表达,提出更具体的目标要求。
以交通目标中的第二个目标(市政车辆将被环保认证,并采用可再生燃料,提升城市绿色交通的比例)为例,这个目标之下更为具体的目标是,城市委员会和议会所拥有的机动车必须是绿色汽车。
城市内增加的汽车,除了紧急用车和专用车辆,主要是电动汽车。
85%的燃料将是可替代燃料,主要目标是实现绿色汽车可以使用替代燃料(如混合乙醇、沼气等),至少55%的运输服务应由绿色车辆完成。
第二编生态城市与景观规划79环境高效的交通:通过使用新技术和产品,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新技术、非化石能源、优化的物流和更多信息的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市政车辆将进行环保认证,并采用可再生燃料,提升城市绿色交通的比例空气质量达标;增加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至少半数私家车要达到绿色标准,新注册的重型汽车10%将是绿色卡车;减少室外交通噪声减少货物和建筑中的危险物质:通过筛选环保的货物和服务来减少危险物质的扩散。
在房地产开发中使用环保的材料和方法减少在货物生产中出现含有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物质;减少建筑和市政设施中的危险物排放;保证生产的食物至少25%是有机食物减少居住、商业、建设和其他活动中的危险物扩散;提高符合环境认证的建筑的比例能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来减少温室效应。
高效率的能源利用将使城市推动环保驱动型的增长和发展,并降低运行成本城市将通过高效的能源利用手段减少城市运营中至少10%的能源使用;市政活动的电力采购将满足生态标签的要求;批准的新建筑每年能源使用最多55 kWh/m 2;通过创新确保城市的建筑实现能源有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其每人年排放CO 2不高于3.0 吨的标准土地和水的可持续利用:临近自然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为市民提供休闲的机会。
这一目标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导致重要的环境价值损失对生物多样化有特殊重要性的土地和水域需要得到保护;对休闲娱乐有吸引力的土地和水域需要保护和开发;对其他土地和水域的开发应当最小化并进行补偿;对土地和水域的使用开发应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对土地和水域的维护工作需保持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和休闲游憩的质量改善湖泊和水道的水质环境高效的垃圾管理:有效的和对环境无害的垃圾管理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目标是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提高垃圾回收与再利用的比例减少来源于城市活动的垃圾,善用不可避免的垃圾;降低不正确的回收危险物的比例;减少来源于居住和工业的垃圾,善用不可避免的垃圾—健康的室内环境:尽管斯德哥尔摩拥有较高的住宅标准和良好的居住环境,但健康问题也在一些建筑物内产生。
城市的这一目标是减少室内环境影响的人数,尤其是在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护理方面改善室内环境,减少室内的氡气含量,减少室内噪声—表1 《斯德哥尔摩环境计划2012—2015》的主要内容这一规划期目标牵涉到在规划期内使用运输服务的城市委员会和议会。
跟进监督这一规划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责任由环境和健康委员会承担。
《环境计划》在规划实施方面的核心是强调牵头和跟进,以及规划目标和部门实施的匹配。
通过这种目标导向的全责分配,把实现环境目标的职责细化分配到每个具体的部门,并且确定具体跟进部门的明细职责(图1),实现权责分明、落实到位,形成便于执行和监督的动态实施机制。
80︽规划师︾论丛20141.3.3 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协调《环境计划》并不是斯德哥尔摩在城市生态环境领域唯一的政策措施。
城市在其他诸多相关领域,诸如气候和能源、空气检测、清洁汽车、拥堵税、区域供热、环境健康、食物控制、公共交通、可持续的水务、植树及垃圾管理等诸多方面也都有专项规划或政策。
《环境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和其他相关生态环境措施相衔接,共同促进斯德哥尔摩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3.4 总体规划层面的规划瑞典的规划体制和我国有很大的不同,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多是类似于我国的城市战略规划和概念规划等非法定规划,注重城市整体层面的发展方针策略,而不过多强调空间布局与建设项目落地。
具体的用地规划和指标大都是在详细规划层面制定的,主要有详细发展规划、区域管制和建筑许可。
斯德哥尔摩最重要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斯德哥尔摩2030:未来愿景导则》。
而近期的战略规划则是《可步行的城市:斯德哥尔摩城市规划》。
目前实施的《环境计划》是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环境规划,强调对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管控,从规划编制到实施都充分与城市总体规划和战略规划相衔接(图2)。
1.3.5 信息公开从2003年起,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府的网站上就有了一个度量器显示环境规划指标的实现情况及相关环境情况的数据。
所有相关数据都对社会公众开放,人们可以在网上查询,也可以向市政府咨询。
2 温哥华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2.1 规划背景位于加拿大西岸的温哥华,长期以来被世界公认为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地区可持续发展领域表现最突出的城市。
温哥华的城市规划模式与发展经验在国际城市规划界广受好评,其规划通过对城市开发的合理控制,有效避免了城市蔓延的模式,保护了生态资源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