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4.司马光砸缸
【教学内容】:新疆专用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司马光砸缸》【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
事,初步懂得遇事不要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解
决问题。

2.能用“……有的……有的……”说句子。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遇事不慌,勇敢、果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突破方法:图文结合法,讨论法。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突破方法:鼓励法、引导法。

【教学方法】
教法:指导朗读法,引导法。

学法:分组讨论法、图文结合法。

【教学用具】:词语卡片,课件,媒体资源:儿歌《司马光砸缸》
【教学设计理念】:
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故事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

【教学思路及方法】
《司马光砸缸》是本单元第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

因此在教学时可先播放儿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

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

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

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

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
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

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

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用提问方式导入新课
你遇到过危急的情况吗?这种情况下你是怎么做的?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朗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1.指名朗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2.课件出示三组词语,先开火车朗读,再同桌互相读,检查识记情
况。

司马光假山大水缸装满了水
都慌了吓哭了没有慌举起使劲砸
缸里得救
三,巩固识记第一组词语,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学生自由读后,选词语练习说一说与课文
内容有关的句子。

2.指名用词语说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按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内
容说句子,同时出示学生所用的词语,组织学生认读。

3.教师按课文顺序出示词语,学生说第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4.教师课件出示“……有的……有的……”,让学生说句子。

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句子。

如:出示大扫除的图片,让学生完成:
1)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
_______________。

再出示大课间时同学们玩耍的图片,让学生完成:
2)大课间的时候,同学们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
______________。

5.分小组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争取读流利。

四,巩固识记第二组词语,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学生自由读第四至第五自然段,选词语
说句子。

2.认读“都慌了”和“没有慌”,自由选择其一练习说句子。

3.指名说句子,教师组织学生朗读相关段落。

4.教师按课文顺序出示词语,学生说第四、第五自然段的内容。

5.指导书写“使劲、吓”三个字。

1)观察“使劲”二字,比较左右两边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使”
字左窄右宽,“劲”字左右同宽。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临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再次临写。

5)指导书写“吓”。

五、巩固识记最后一组词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方法同上)
六、总结全文
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七,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把这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书面作业:做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4.司马光砸缸
都慌了
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掉进缸里没有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