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靖宇读后感《英雄杨靖宇》读后感

杨靖宇读后感《英雄杨靖宇》读后感

杨靖宇读后感《英雄杨靖宇》读后感
杨靖宇,著名抗日英雄, * 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 * 之一。

下面是的杨靖宇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我读了《英雄杨靖宇》这本书,看完之后,我心里为之一震,我被杨靖宇顽强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气概给感动了。

东北是日本入侵中国最早的地方,那里气候恶劣。

日军出动了大部队进行“围剿”,在高寒,粮食,服装。

药品都断绝的情况下,杨靖宇带领部队奋起反抗,对他们来说,每一种困难都好比是一座座大山,很难翻越,但是最厉害的还是没有粮食,连草根都被严严实实的并雪给覆盖住了,又不能挖,他们只好吃难咽的树皮,杨靖宇鼓励大家说:“革命就像一团火,烧起来能照亮黑夜。

”1940年2月23日。

孤身奋战的杨靖宇牺牲了,享年38岁。

想想,在那个时代,有多少中华儿女为祖国前仆后继,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这里,我的脑子里不禁浮现起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的情景。

在祖国90诞辰的今天,读一本红色经典,更具有教育意义。

想想自己,冬天不是那么寒冷,夏天也不是怎么炎热,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也有什么,生活过得无忧无虑,还整天抱怨这抱怨那的。

还记得有一次,我看见餐桌上没有我喜欢吃的土豆,就应是不吃饭。

杨靖宇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这么乐观,鼓励战士们抗
日,我真是自愧不如。

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们吧,他们永远是我心中那盏闪烁着金色的,灿烂而又永远不灭的明灯!
翻开中华民族抗日的英雄相册,一位位爱国英雄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他们的名字裹挟这抗日烽火,就如金子一般闪耀。

杨靖宇就是这些名字中的一个。

杨靖宇本名叫马尚德,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幼年时期的他从身边的父老乡亲们与父母亲的经历得知了那时日本侵略者
的许多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的气愤,便在他那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长大后一定要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从此,他便一直向着这个梦想努力着。

看到这里,我深受感触。

爱国应该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品质,可事实并非如此。

在那时,到处都是投降于国外的汉奸,像杨靖宇这样有着很大理想的人已经十分稀少,更不要说去努力奋斗了。

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有坚定的信念,这便是我对杨靖宇佩服的第一个原因。

杨靖宇就如中国革命史上一颗闪耀的红星。

带领东北地区人民成立了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担任了总指挥。

在那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不顾生命,不顾安危,长期率领在冰天雪地中转战东南海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不过英雄总会死的,在东南满地区秋季反“讨伐”作战中,他带领部分警卫,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5昼夜。

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残忍的日军将杨靖宇将军割头剖腹后,发现他胃里除了枯草、
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这个消息不仅!惊动了当时在场的日本士兵,
更是令所有的中国人民所敬佩。

杨靖宇爱国、爱党、爱老百姓,他所有的爱都表现在行为上。

想象一下,在充满风雪的战场上,什么都不吃,就只用枯草、树皮充饥,这可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

他的这种坚持这份毅力,更是我们应该拥有的。

转眼间,70年过去了,那段铁血燃烧的岁月也变成了过去。

但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人物却永远铭记在中 * 心中。

虽说现在已经没
有战争,但当祖国需要我们时,我们就要尽到自己的力量,不管何时何地,无论富裕贫困,永远拥有一份爱国之心,担当起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

英雄已经远去,不朽事迹永留于世。

英雄的热血换来了我们日
新月异的祖国,英雄的精神鼓舞着每个新一代少年。

和平年代,幸福生活,我们每日尽情享受着。

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我们时刻追求着。

英雄依然还在,光辉身影历历在目。

汶川 * ,舟曲泥石流,大自然
的无情更让人间更有情,大灾难的力量终于屈服在一个个英雄的灵魂。

从那一刻起,每个中国孩子,每颗幼小的心灵,不约而同都种下了英雄的名字。

英雄永在!
伟大的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最近,我读了《杨靖宇的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片段都让我深受感动。

杨靖宇小时候有个同学叫李世芳,因为家里穷,辍学了。

杨靖宇心里很难受,他用自己积攒了好几年的压岁钱为李世芳交上了学费。

李世芳又重新背上了书包。

杨靖宇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夸他做的对。

难道杨靖宇这种帮助穷苦人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为了
同学,能够把自己积攒了好几年的压岁钱给同学交了学费,因为他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他有颗善良的心,一颗金子般的心。

杨靖宇长大后参加了革命。

1940年2月23日,在和日寇作战时,杨靖宇身负重伤……战友们都牺牲了。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的山林中只身抗敌,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

日本兵剖开杨靖宇的肚子,在他的胃里,除了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发现一粒粮食。

这位抗日民族英雄壮烈殉国时年仅35岁,将军的遗物有破烂的衣服、230颗子弹、钢笔、怀表和指南针。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党和人民,为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杨靖宇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多么伟大的杨靖宇啊!他这种为了中国 * ,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他知道自己一个人寡不敌众,又为什么要战斗到底呢?因为他是中国人!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也正是因为他坚守着这个信念,才战斗到底的。

要不是有这样的烈士,也许我们还没有取得胜利;要不是有这样的烈士,也许我们还吃不饱饭;要不是有这样的烈士,也许我们也不会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这些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正是那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
幸福生活。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花朵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新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杨靖宇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

他浩气长存,永存不朽!
这段时间,我读了许多关于抗战的书籍,其中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巴顿将军》、《八路军》、《杨靖宇》、《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它们,都在纪念着那一段历史,见证着那一段铁血燃烧的岁月。

60多年前, * 侵略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的罪恶企图,对外野蛮侵略,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全球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这场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浩劫。

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中,世界反 * 力量同仇敌忾,并肩战斗,终于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共同赢得了世界和平,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60多年前,当整个欧洲欢庆胜利的时刻,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仍在激烈进行。

3个月后,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是将近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尤其不能忘记那些英雄们:马本斋、左权、杨靖宇、赵一曼……他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在 * 长河中闪
耀着迷人的光辉。

而最震撼我的,就是那位钢铁般的抗日英雄——杨靖宇。

1934年4月,东北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杨靖宇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杨靖宇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一直不会动摇”的崇高节气,率部长期在冰天雪地中转战东南海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季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5昼夜。

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当残忍的日军将杨靖宇将军割头剖腹后,发现他胃里除了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就是凭着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顽强地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息。

1945年,曾追杀杨靖宇的侵华日军岸谷隆一郎面对失败剖腹自杀,他在遗书中写到: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一个民族应该有种精神有个魂,杨靖宇就是。

他爱国、爱党、爱老百姓,他所有的爱都表现在行为上。

有他在,我们敢于向一切侵略者说“不!”,因为我们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

什么“武士道精神”,一切侵略者在杨靖宇这位民族英雄面前只能得到两个字——“失败”!或者另外两个字——“滚蛋”!
60多年过去了,人们忘不了日本军国主义铁蹄在中国大地上的践踏,忘不了中国军民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忘不了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胜利时刻,更忘不了那些抗日英雄……
* 主席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

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不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这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