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课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 理解分子的性质。 3. 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现象一:“茅台洒落满室异香”?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 来华,周恩来用贮藏了30多 年的茅台酒招待贵宾。这纯 净透明、醇香浓郁的茅台酒 将尼克松迷住了。
从上述探究中我们能总结出分子的另一个性质吗?
分子性质二: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实验探究:分子的不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探究: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学生实验: 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
观察现象。 现象:A组热水中品红扩散较快;冷水中品红扩散较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湿 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课后作业 P51第一题(1)(2) P52第二题(1)(2)(3)(4)(5)
学生实验:在两支注射器内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堵 住小 孔,往内推活塞,比较两者被压缩的难易程度。
现象:空气比水更容易被压缩。 结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的间隔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 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现象 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红 分析 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P49合作探究
步骤3、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从A中倒 入少量液体于B烧杯中,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C 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 生?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氨分子运动进入A 烧杯中,使 酚酞溶液变红。
以上资料说明:分子大还是小? 分子性质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
P49合作探究
步骤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无色)滴酚酞溶液,搅拌均 匀,观察溶液颜色。
现象 小烧杯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分析 空气和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步骤2、从小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 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冷水
热水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 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 下容易晾干。
50+50=?
实验探究:50ml酒精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
50ml酒精
50ml水
混合后<100ml
分子性质三:分子间有间隔
实验探究:液体中的分子间隔小,气体中的分子间隔大。
让我们一起来对本堂课作一个小结
随堂练习
1. 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
原因是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间隙
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C )
A.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 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3.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C)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湿衣服晾在烈日下更容易干。 (3)25立方米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被装 入容积为0.024立方米的钢瓶中。 (4)一滴水大约含1.67×10的21次方个水分子 (5)茅台洒落满室异香 (6)注射器中的空气能被压缩
现象二:为什么糖放在水里,糖 不见了,水却有了甜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 仔细观察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我们往往 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物 质是由无数不可见的粒子所构成的。
分子
原子
离子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 们的眼前。
分子 原子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 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