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专题ppt【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专题ppt【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专题
浙江温州十四中 杨霞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激情让我们慨然前行。
一个观念的转变

语文复习——其根本目的,不是充实知
识,也不是提升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充实和
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知识和能力同
学们基本上也并不欠缺。

语文备考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既有的
知识和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展示,使学生既有
从李白的月下独酌,我读出了唐诗的飘逸 潇洒。
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读到了 宋朝的热情奔放。
▪ 从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我读到了元朝文 人内心的挣扎。
▪ 从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我读到了元朝文 人内心的挣扎。
▪ 从曹鳣曹雪芹的《石头记》中,我认识到 清小说的俊秀。
▪ 从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我读到了元朝文 人内心的挣扎。
▪ 在试图用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去考察学生的 写作方面的素质能力。
▪ 考纲:作文考察的是什么的?
▪ 在试图用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去考察学生的 写作方面的素质能力。
▪ 考纲:作文考察的是什么的?
▪ 在试图用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去考察学生的 写作方面的素质能力。
▪ 什么叫做应试的能力?
▪ 什么叫做应试的能力? ▪ 就是揣摩阅卷人心理的能力。
▪ 什么是人才? ▪ 优秀,上进。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按照内容和要求大致可分为四类:
▪ 主观感受类——如《语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提篮
春光看妈妈》、《我能》、《怀想天空》等等……强调的是 作者的心之所想和心之所向;
▪ 哲理思辨类——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相信自己 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走与停》等等……重视的是考察考 生的哲学思考和理性分析;
▪ 社会现象类——如“关于读书现象的调查报告”“歌手丛 飞与学生小李的实例”等等……体现立足社会关注身边的态 度;
▪ 语言概念类——如《愿景》、《说“安”》、《季节》等 等……旨在考察考生对于相关概念或意象的自我感悟。
2005浙江高考作文题
话题作文: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 说春色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 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 为话题作文。题材诗歌除外。
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一个文人的一篇文章,我能看到一个 时代的文学精神。
开头: 从一个文人的一篇文章,我能看到一个
时代的文学精神。 以小见大
1,无话可说 2,逻辑混乱 3,没文采,味如嚼蜡
解决办法: 1,跟进 (细节化,丰满化,字数多) 2,继续跟进,与前面的例子形成平行
从贾谊的《过秦论》我看到了两汉文章的 雄健。
1绝不是详细、总结性的重复校园教学。而是分 模块教学,从思维层面讲出学生必须掌握的 技术和法则。
2绝不是分科知识点的罗列。你多年学不好的 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再过一年,还是学不好。
3绝不是就题讲题的集合。而是用典型真题为媒 介,剖析高考的命题思维和你的思维差距。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的知识和能力最大比率地转化为分数。这是
语文学科的特点,当然也就是语文备考的基 点
语文考试的核心问题
▪ 如何把能力转化为分数
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短期 很难提高。
但是语文的考试成绩在短时间内是可以 被提高的!
语文教学VS高考语文
题目是别人出的, 卷子也是别人判的。
高考规则VS高考潜规则
▪ 从曹鳣曹雪芹的《石头记》中,我认识到 清小说的俊秀。
▪ 二,文学类 ▪ 散文(1200字)
阅读题会问什么?
▪ 文章中的一个词是什么? ▪ 文章中的一个句是什么? ▪ 文章中的一个段是什么? ▪ 文章中的一个推理是什么? ▪ 文章中的一个概括是什么?
第三部分:古汉语和诗词鉴赏
▪ 一篇文言文
▪ 4个虚词 ▪ 4个实词 ▪ 4个语法现象
第四部分
▪ 诗词赏析
规则: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试题分析 潜规则:历年真题及其答案 解题的本质:反命题
我们为什么会赢?

高考语文和语文教学的区别
▪ 平时学习的都是课本,
▪ 但是
▪ 高考会考课文吗?
▪ 高考是对课本的替代。 ▪ 熟悉高考规律是高考的核心。
认识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的规则
考试时间不变
高考语文的规则
考试时间不变 ——150分钟
从贾谊的《过秦论》我看到了两汉文章的 雄健,
从竹林七贤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两晋文人的 睿智。
从贾谊的《过秦论》我看到了两汉文章的 雄健,
从竹林七贤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两晋文人的 睿智。
从李白的月下独酌,我读出了唐诗的飘逸 潇洒。
从贾谊的《过秦论》我看到了两汉文章的 雄健,
从竹林七贤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两晋文人的 睿智。
对出题人的限制, 就是我们解题的思路。
解题的本质是就命题的反操作!
什么叫做解题技巧?
树人教育的特色
1,绝不是详细、总结性的重复校园教学。 而是分模块教学,从思维层面讲出学生必须 掌握的技术和法则。 2,绝不是分科知识点的罗列。你多年学不 好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再过一年,还是学 不好。 3,绝不是就题讲题的集合。而是用典型真 题为媒介,剖析高考的命题思维和你的思维 差距。
▪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近代体育思想的影 响。
▪ 2,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和资产阶级教育方式 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适应的土壤。
▪ 3,战争的危险和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促进了 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战胜困难
▪ 必须跨过这道坎
高考作文(60分)
▪ 考纲:作文考察的是什么的?
▪ 考纲:作文考察的是什么的?
▪ 作文不可避免地要用一些技巧,要动一 些心眼儿,要“算计”阅卷老师。但是必须 明白,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程翔(北大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 )
▪ 阅卷人的心理是什么?
▪ 阅卷人的心理是什么? ▪ 用分数选拨人才。
▪ 潜移默化的告诉阅卷人,我就 是人才,就是你要找的人。
▪ 什么是人才?
考试分值不变
考试分值不变 ——150分
试卷字数不变
试卷字数不变 ——7000字内
考试题型不变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
▪ 1)字音 ▪ 2)标点(不考,在作文中出现) ▪ 3)填词语 ▪ 4)俗语(包括成语)
第二部分:阅读
▪ 一,非文学类 ▪ 社科文(600—700字) ▪ 科技文(600—700字) ▪ 偏重社科类文章(12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