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货币需求
教学重点
• 1、 货币需求的含义、分析方法及其所涉 及的概念 2、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5、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6、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第八章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的既定的收入或 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 的数量。 货币需求是个存量的概念:
• 企业的货币需求:
– 企业的货币需求趋于中性。所谓中性的货币需求是指企业所 需要的仅仅是一种名义上的或形式上的货币。具体体现在: 企业的经营性货币需求、企业的投资性货币需求方面。
• 个人的货币需求
– 个人的货币需求主要是对现金的需求,即主要是出于交易动 机的货币需求。
第八章货币需求
2.转轨体制下的货币需求分析
机开始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 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 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 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 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 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一)其理论的要点如下:
• (1)货币需求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 而 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 有货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三、中国的货币需求研究及发展
• (一)不同经济体制背景下货币需求的分析 •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需求分析
•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产品经济模式;二是国民 经济的非货币化倾向,体现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资金分配领 域。这种非货币化倾向导致:货币职能萎缩、银行职能受约束、 信用形式的单一及金融市场的缺位。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一、利率和货币需求
• 货币学派的实证分析结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 动的敏感性差;
• 而詹姆斯·托宾及其后一些学者的实证结果: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是十分敏感的。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实证分析发现,1974年前的货币需求函数是相 当稳定的,而1974年后的货币需求函数则表现 出不稳定的性质。
的变化,所以在新的形式下,应重新认识1:8的经验公式。
• 点与线的争论
• 是否存在传统认识上的那种货币必要量
• 货币需要量界限的相对与绝对
• 货币容纳量弹性
• 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建立
• 关于我国持币者的货币需求函数
• 戴国强所提出的我国货币需求模型
• 我国货币需求模型的测定
第八章货币需求
复习提要
• 关键词: • 货币需求、现金交易方程式、流动性偏好、鲍莫
第八章货币需求
对流动性偏好论的评价
• 但是,就理论基础而言,流动性偏好论以一种人 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其财富的心理动机为出发 点,把心理因素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出要因素, 用心理分析来代替经济分析,其科学性显然是值 得怀疑的。流动性偏好论作为一种货币需求理论, 其货币仅指现金,完全抹杀了各种存款货币在经 济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在抽象基础上产生的流动 性偏好论,其理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也就是很有 限的。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三、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
• 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的产生发展历史、考 察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以后,他第一次 完整地揭示了货币流通规律,即商品流通 需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必要量规律:
•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同名货币流通次数
第八章货币需求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是建立在 以下几个前提条件下的:
第八章货币需求
3.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 195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 发表了《流动性偏好—对付风险的行为》 一文,提出了著名的资产选择理论,用投 资者避免风险的行为动机重新解释流动性 偏好理论,开创了资产选择理论在货币理 论中的应用。这一理论说明了在不确定状 态下人们同时持有货币和证券的原因。
性极小这一发现,对现代货币数量论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第八章货币需求
(二)货币数量论的结论
•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并不需
要假定的固定不变的常数,而只需要强调
它们的稳定性。货币需要求函数及其稳定
的结论,为弗里德曼强调货币最重要这一
命题准备了理论前提。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三)对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评价
•
强调财富效应,强调货币需求的财
第八章货币需求
1.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威廉·鲍莫尔和耶鲁 大学的詹姆斯·托宾分别独立地发展了类 似的货币需求模型。他们的研究发现,即 使是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对利率水平也很 敏感。提出了著名的平方根公式。
第八章货币需求
2.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发展
•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发表了名为 《现金的预防需求的合理化》的论文,论 证了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与利率是 负相关的。
的需求。消费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
费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收入,这构成预算
约束;商品价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
弗里德曼在对美国1892-1960年历年的
统计资料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
法 计 算 出 : lga=-3 . 003 , b=1 . 394 , c=-
0.155,相关系数为0.99。货币需求的利率弹
• 可导出M=KPY,K为常数1/V,故名义收入的交 易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即结论为:货 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 影响。
第八章货币需求
二、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
• 屁古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其著 名的剑桥方程式:M=KY或M=Kpy
• 从形式上来看,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和剑桥 方程式之间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只不 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变形。但是,从公式 内涵的经济意义角度来看,二者是有本质 区别的。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27
第八章货币需求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一、现金交易说
• 费雪由V=PY/T 推导出交易方程式MV=PY(恒等 式)
• 导入V的决定因素(由经济中的制度和技术特 征决定,且短期相对稳定)进而转化为货币数 量论,即名义收入决定于货币数量变动;同时 由于工资具有完全价格弹性,正常情况下Y也 具短期稳定性,从而结论:价格水平的变动仅 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
尔模型、 • 思考题: • 1.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 2.简述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的主要
内容与区别。 • 3.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 4.简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 5. 为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周转率
可以预测,而凯恩斯的观点却与之相反?
第八章货币需求
3rew
第八章货币需求
2.转轨体制下的货币需求分析
• 企业的货币需求
– 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使企业货币需求强度加大, 具体可通过企业的经营性货币需求和企业的投 资性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 个人的货币需求
– 可从个人的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资性 需求进行分析。
第八章货币需求
(二)我国货币需求研究的发展
• 1.关于1:8的经验公式
•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以其劳动价值论 为基础。
• 马克思的研究总是以黄金作为货币来进行 的。
• 马克思对于货币必要量的研究是基于简单 商品流通这一前提的。
第八章货币需求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和货币需求函数的建立 •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
• 转轨体制是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过渡的动态过程,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商品 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运行逐步摆脱了传统 的产品经济模式,生产、分配更多地是借助市场 来进行的。二是国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总 之,货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深远, 具体体现在:货币职能的回归、银行体系的健全、 信用形式的丰富及金融市场的建立完善。
• (2)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 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 (3)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 (4)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第八章货币需求
其理论的要点如下(续):
• (5)凯恩斯得出货币需求函数Md/P=f(R,Y) • (6)凯恩斯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是将货币通过利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 凯恩斯的《通论》发表以后,在西方经济学界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其理 论流行于西方各国并引起了众多的信奉者,形成 了所谓的“凯恩斯学派”。这些后来的研究者以 凯恩斯《通论》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基础,不断在 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等方面对凯恩斯 的学说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了资产选择理论, 为金融投资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富限制,强调货币量与收入流量的直接关
系,这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是把这种作用夸大到无与伦比的地步,
则是一种偏激、一种失误。其实质是弗里
德曼主张经济自由化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再说,从理论的角度讲,弗里德曼强调货
币惟一重要,是以否定货币与其他资产的
替代效应为依据的。
第八章货币需求
第三节
货币需求实证及影响我国货 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 所谓的1:8经验公式是指:如果现金流通 量与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保持1:8的比例,那么,货 币流通是正常的。反之,如果大于或小于这个 比例,则认为是货币偏多或偏少,并把1:6视 为警戒线。
第八章货币需求
2.我国货币需求研究的发展
•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经济
结构、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
第八章货币需求
二、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