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方案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威海东部滨海新城,规划地块北起旅游景观路,西与威石辅路、东与海洋森林公园相邻,总占地600亩。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威海城市特色:环山绕海、碧海蓝天、红瓦绿树、中西合璧、错落有致的城市风格;山在城中,城在海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格局。
项目所在的东部滨海新城,将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加快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重要板块。
用地周边教育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与海岸线仅一步之遥。
2、现状分析场地内自然条件丰富,景色优美。
南高北低,南侧形成高差约15米小山丘。
西北角有低洼水塘。
排洪渠自东向西横穿用地。
现状南北向田埂两侧为速生松林、白桦林。
东部角有成片果园。
用地西侧道路已建成,红线宽度约40米。
该道路向北直接与滨海大道连接。
3、规划原则及目标1)规划原则:符合校园空间使用需求、生态节能、少挖填土方量、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利于开发时序。
2)规划目标:结合现状场地条件,发挥场地自身优势,创造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
4、总体规划1)基本理念A营造特色校园空间:秉承威海市“环山绕海”的城市空间特色,挖掘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营造特色校园空间的基础。
修整一山、调理一水;面向大海、疏通五轴,营造十片区的空间格局。
B展开特定教学活动包容与开放并存的校园教书与育人并重的理念学院组团化的发展模式实训区效率与品质融合2)规划布局十组团遵循开放性原则,将实训基地布置于西侧道路,面向城市。
教学空间面向北侧旅游景观路。
行政楼靠近主入口布置。
校办工厂考虑到主导风向和出入口的便利性,布置于用地西南角。
综合楼、宿舍区、教师公寓,沿山坡层层而上,取得最佳的观海视线。
组团之间以水系、绿化、亲水平台、创业中心、展厅、商店等交流共享空间相联系。
4)生态规划规划布局强调与滨水资源、海景资源的关系,同时也考虑当地气候特征。
教室与宿舍基本为南北向布置,局部采用建筑手法避免东西向房间。
建筑设计上采用开敞的院落、底层架空等形式,创造丰富的校园空间感受。
结合原有水系及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填挖。
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树种,重视雨水回收及污水处理,形成山水校园小气候。
整体校园规划力图达到绿色建筑三星标准。
5)交通规划场地内车行分为外环主要交通及内环辅助交通(兼消防环路)。
在外环靠近校园出入口附近布置地面停车场,并用绿化进行遮蔽。
场地内桥梁宽度及载重等按照消防车及小型货车通过需要设计。
校园内部为人行为主的步行空间,分为步行主轴以及滨河步道、绕山小径等。
舒适的步行小径及交往空间,将教学、宿舍、运动等几大功能区有机联系起来,创造出丰富宜人的步行体验。
6)景观规划景观绿化结构体系为一山一水五轴线。
向北规划五条观海视线通廊、东西规划一条滨水视线通廊、两条观山视线通廊。
以水为空间线索,以四季为时间线索,滨水按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搭配高低错落的植物。
同学们可以在这里读书、散步,或登上山顶俯瞰整个校园。
5、经济技术指标6、投资估算二、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校园共计规划约25栋建筑,总面积为262213平方米。
主要建筑设计如下:行政办公楼:包括行政办公与展厅等空间,行政办公建筑共计11层,一、二层主要为开敞办公及集会活动区,建筑内设置阳光庭院,三层以上为标准办公室(含校中层、党、团、妇、校级领导办公室和各职能管理办公室)局部二层通高设计。
地下设置停车及附属用房。
一层层高5.1m,地上建筑面积:11590㎡。
地下附属用房面积4084㎡。
教学楼:主要功能包括学生教室(分普通教室及阶梯教室两种)、教室办公及休闲活动空间等,教学区布置在园区主入口两侧,分为两个教学楼,分别设计为四层,其中一层层高5.1m;二层以上均为3.9m;门厅设计串联1、2层空间,同时营造出清新自然的室内环境,沿河面局部做建筑挑出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空间及观景平台。
教学区占地总面积10390㎡;建筑总面积40847㎡;共设置267个学生教室。
综合楼:包括图书馆及实训教室两部分。
内部功能包含社团组织(LOFO设计)、医务室、会议、800人报告厅、书库、图书阅览、教室空间等,建筑共计六层,其中一层内设计下沉景观区(内部设置休闲茶座);二层做串联一层的大中厅,并做出通往室外的阅览空间;三层及以上为实训教学区,每层均设置休闲活动空间,并设置通高空间。
地下做停车及附属用房。
一层层高5.1m,二层以上层高3.9m;综合区建筑面积8200㎡,实训区建筑面积14940㎡;本楼占地面积约4690㎡;地上总建筑面积约22880㎡;地下附属用房:6700㎡。
实训基地:旅游管理实训基地占地5293㎡,总建筑面积13850.13㎡。
共三层,层高均4.2米。
两栋主体楼为一体化设计。
北端烹饪膳食与酒店管理专业用楼功能内向,呈半围合态,内部主要为教室教学功能。
南向培训餐厅建筑功能较为外向,呈开放形态面向西侧主入口,依标准酒店设置大堂,餐厅,后厨等内部功能,在培训的同时可随时转换功能为对外接待。
汽车工程实训基地占地面积3867㎡,建筑面积7079.04㎡。
由两栋建筑呈半围合形态组成。
南栋为一层,层高6米,中间设6米双向车道,专用于底盘维修等需要整车进出的实训区域。
北栋三层,呈L型与南栋搭接布置,层高为一层6米二、三层4.6米,内设重型货梯,设置不需要整车进出的实训功能。
建筑功能布局参照4s店布置,汽车销售实训,二手车评估实训,维修与保险接待实训等外向功能置于临街一层西侧主入口处,汽车维修等相关内向功能布置于东侧与建筑二~三层。
机电工程实训基地占地6967.64㎡,建筑面积15659㎡。
由一栋一层一体化实训基地楼与一栋三层实训楼围合而成。
一层层高8m,二三层层高4.5m。
与典型的校园通常具有的分等级空间组织不同,整个实训基地空间形式呈自由化,多中心分布,可根据使用者需求从任意序列进入,相对空间较大的功能有机的布置于内庭外侧,以较小功能相接,实现功能流程化排布。
一体化实训基地作为整个机电实训的综合教室单列于建筑西侧,以垂直交通连接达到相对独立的位置。
物流专业实训基地与社会培训实训基地两大功能因相对面积较小,故为一体化设计以在体量上与项目中其它功能区相匹配。
整个建筑占地3793.91㎡,社会培训分三层,建筑面积6310.37㎡,物流专业二层,建筑面积2884.74㎡。
一层层高均为6m,二、三层为4.2m。
社会培训实训基地作为整个校区唯一一个与社会人员交流较多的功能区块,故布置于基地西北角处,一层部分架空,二层与物流专业楼搭接,构成象形的门象征校区入口,两栋建筑呈半围合形态,功能以线型分布于建筑之中。
地块南部临河处另做外形现代的一层架空餐厅一座,以连廊联通专业主楼,既满足了功能区内人员进餐需求,又为区内人工水域增加了一道新的临水景观。
实训工厂占地面积4675.57㎡,建筑面积8875.53㎡。
分二栋二层厂房,由中央办公连接。
一层层高8m,二层层高4.5m。
礼堂:总建筑面积2758平方米,框架结构与网架结构结合,门厅部分层高10米,框架结构,观众厅层高9.5米至12.5米不等,为网架结构,局部二层,其他地方通高,休息厅通高,层高10米,框架结构,主台通高,层高14.5米,观众厅下面夹层做设备间。
体育馆:总建筑面积5758平方米,框架结构与网架结构结合,地下一层层高5.1米,作游泳馆和健身房,乒乓球场,地上层高9米至12.5米不等,为网架结构,局部二层,一层作篮球场和排球场等,通高,保证净高7米,观众台设在二层,下面做器械室,旁边设置辅助用房和办公用房。
宿舍:整体6层居多,局部5层,总建筑面积91010平方米,层高3.6米,上下铺设计,每间设独立卫生间,阳台,每层设盥洗室、卫生间、库房、活动室,局部底层架空,迎合地形高差,架空做商业网点、附属用房和停车使用,强调水平线条教师公寓:12层,总建筑面积13570平方米,两层一户,loft,两层层高4.8米,一层为餐厅、厨房、卫生间、客厅,沿着室内楼梯上到二层,二层为卧室加工作区,公寓两侧设景观楼梯,局部留洞,作活动区使用,方便教师交流,同时也可以从宿舍区透过教师公寓看海景。
其他用房:食堂:规划三处食堂,分别位于汽车工程实训基地东侧、宿舍区南侧以及社会培训南侧。
总面积约14391平方米。
活动中心: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一层,依山而建,上下错落,层层退让,大长条层高4.5米,其他地方3.6米,内设活动室展厅:建筑面积506平方米,两层,局部二层,内设展室,局部通高,一层层高4.5米,总层高9米。
附属用房:分部与园区各区域,建筑面积约为:6160㎡。
建筑材料建筑立面材料采用当地适宜材料。
主墙面采用白色、灰色涂料,局部彩色涂料,红色面砖,灰色金属压顶。
亲水底层空间采用防腐木挂板。
窗户采用双层中空LOW-E玻璃,局部使用玻璃幕墙+百叶。
实训区局部采用工业质感的金属挂板。
铺地分为三种形式。
滨河采用防腐木栈道,主楼前广场采用大块花岗岩石材铺地,建筑内部庭院采用透水砖与石材相结合的形式。
三、给排水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城镇给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生活供水系统:本工程多层给水系统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
行政楼给水1~6层采用市政直供,7~11层采用无负压设备供水。
生活排水系统:本工程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室内污废水利用重力自流直接排入室外污水管道。
地下集水坑采用污水泵提升排至室外。
雨水系统:本工程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外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经雨水落水管引至沉沙井。
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取5年,室外场地雨水设计重现期取2年。
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按5min计。
消防系统: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为40L/s,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为20L/s,地下车库采用预作用系统,危险等级为中危Ⅱ级。
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平方米,设计流量为30 L/s。
灭火器配置:按中危险级考虑,属于A类火灾,每处室内灭火器箱内放置两具MF/ABC3手提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车库按照中危险级配置,火灾类型为B类,配置基准为55B,灭火器型号为MF/ABC4。
四、暖通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6-2006) (J10786-2006)5、建筑专业方案图室外设计气象参数(威海)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5.4℃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0.9℃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6.8℃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7.7℃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0.2℃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计算干球温度: 26.8℃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5.7℃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63%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及频率:冬季:5..4m/s,夏季:4.2m/s,大气压力:冬季:102.09kPa夏季:100.18kPa供暖系统1.本工程建施地点为威海市,按照建设方要求,换热站提供的供水温度为70度回水温度为50度的低温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