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一、名词解释1.儿童福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答:儿童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儿童福利是指由特定形态的机构向特殊的儿童群体提供的一种特定的服务。
服务对象主要指处于不幸境地的儿童,而服务功能则相应地倾向于救助、矫治、扶助等恢复性功能。
此类福利具有残补性取向,是一种消极性儿童福利。
广义的儿童福利的对象是所有的家庭和儿童,并不单纯局限于处于不利境地、需要帮助的儿童群体。
这一类型的儿童福利具有发展取向,是一种制度性的儿童福利。
在现今社会条件下,人们已开始更多地认同广义的儿童福利。
这样,儿童福利实际上是对儿童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提供满足需要、促进发展的活动的总称,它包含着理念、策略、社会政策、机构、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
儿童福利是一种社会服务,是要通过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社会行为为所有的儿童,特别是处于困难境地的儿童提供服务,通过家庭建设、社区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多种服务,使儿童的困境得到改善,儿童的成长获得必要的条件。
2.社会小组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答:社会小组工作是指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
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相互分担和互相支持而发挥出来,当然,这还需要小组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和指导。
小组工作的特征包括:①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体系中,有工作者和组员的互动,更多的是组员彼此之间的互动。
②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所以,小组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的。
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④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
不同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目标是很不相同的。
3.妇女社会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答:妇女社会工作是指主要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也就是针对妇女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过程中遇到的群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
其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4.残疾人社会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研]答: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所做的社会工作。
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个人、家庭或残疾人群体进行的有目的的专业活动,是以残疾人为主体对象而提供的各种有效的服务和帮助。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康复工作,即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的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特殊教育,残疾人教育是残疾人享受权利和挖掘其潜能的重要措施,在残疾人教育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学校社会工作使受教育者获得更显著成效。
(3)劳动就业,这是残疾人得以自立并展现其能力的最重要环节和措施。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人寻求更适宜的劳动岗位、帮助他们适应劳动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4)社会适应,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咨询、介绍和指导促进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生活。
此外,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的物质和社会环境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5.矫治社会工作[河北大学2012年研]答:矫治社会工作又称矫正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
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治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的福利服务,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矫治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二、简答题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研]答: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结合我国家庭工作现实,可以认为,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1)家庭社会工作有如下三个要素:①在国外和境外,家庭社会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②社会工作的对象——家庭。
家庭因为有爱、有血缘联结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长期以来,它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保护功能。
社会变革打破了传统家庭的内稳状态,家庭模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等诸多的挑战、困惑,也使家庭期待着富有实效的帮助。
这些都使得家庭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
③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家庭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协助家庭发掘自身及社会资源,增进家庭功能,改善家庭关系,解决家庭困难。
(2)家庭社会工作主要面对有困难的家庭,其工作模式具有如下特点:①发现和得到信息的途径往往是先从个人开始的。
②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观察个人、理解个人,是家庭社会工作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角度。
③家庭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建立的工作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和相互信任的。
2.个案工作如何应用于老年人社会工作?[河北大学2012年研]答:个案工作应用于老年人社会工作即老年个案工作,所谓老年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低压力、解决问题和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
(1)老年个案工作的一些基本性质:①它的提供者是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人员;②区别于一般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③服务对象是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及其家庭;④实现个案工作目标时,会面临更大挑战。
(2)老年个案工作介入的内容:①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②帮助老年案主重新整合过去生活的意义,从而使老年人产生人生完美的积极的、正面的感受;③改善老为老年人(建立)组织与争取权益以及寻找各种社会资源;⑥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丧偶、重病、空巢家庭,等等);⑦辅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死亡及接受死亡的来临,而减少恐惧等消极情绪。
(3)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步骤:①了解案主;②建立信赖关系;③界定问题所在;④订立目标;⑤澄清问题;⑥列出其他途径;⑦探讨其他途径;⑧达成结论;⑨结案。
(4)老年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精神分析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行动交感分析模式;危机介入模式;问题解决的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等等。
(5)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①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
只有从观念上接纳并尊敬老人,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才会有信心去帮助老人改变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②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只有那些与老人案主接触时,持不批判态度并给予案主积极支持的辅导员,才可望与案主建立信赖关系。
当然,也只有那些有意愿改变自身处境的老人才可能在心理上不抵触辅导员的帮助。
因此,对那些无此愿望的老人,尚不用去强行建立某种关系。
③有耐心、多鼓励。
如果辅导员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和反感的情绪,就很难与老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辅导员还需多鼓励案主,对于他们取得的任何一点改变都应及时地给予称赞,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认真倾听案主的问题,不随意打断案主的说话。
④让老年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
我们不仅要相信老年案主有能力作出决定,而且应积极鼓励老年案主参与计划的制定与策略的选择。
让案主参与决定的过程,能使案主在⑤个别化的原则。
事实上每一个老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切记不可用某一固定的模式去套他们的生活。
(6)老年个案工作的辅导技巧①怀旧。
怀旧即是让老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感、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和荣耀。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通过怀旧,老人也可能再次体验过往岁月中不愉快的事件;但老人对不愉快事件的追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自责和内疚,减轻焦虑不安的感受。
辅导也应从旁疏导老人,让他们认识到,也许一切都是不得已而为,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②生命回顾。
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鼓励老人将整个人生的经历尽可能详尽地倾诉出来,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以达到内省的目的。
通过生命回顾,许多老人减轻了自责内疚的焦虑心理,重塑自我,找回了生命的意义。
生命回顾和抗抑郁药物的配合治疗,被临床证明对老年抑郁症疗效明显。
3.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答:(1)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区别①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来承担主要养老责任,实际上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抚养与赡养关系构成的网络,由家人、亲朋向老人提供非正式的家庭照顾。
②社区居家养老是按照“属地养老”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社区自身所有的资源和条件的前提下,使需要得到照顾的老人尽可能在社区内接受照顾。
其目的是帮助老年人体现出作为社区成员的角色,尽可能地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常态”的社会环境中。
需要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来帮助那些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