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招聘第一章教育学原理的试题

教师招聘第一章教育学原理的试题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的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A )。

A.夸美纽斯 B.卢梭C.福禄贝尔D.乌申斯基2.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B.杜威C.康德D.赫尔巴特3.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B )。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詹姆斯D.卢梭4.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的教育家(B)。

A.夸美纽斯B.杜威C.康德D.裴斯泰洛齐5.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C )。

A.亚里士多德B.培根C.洛克D.克伯屈6.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 )。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7.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 )。

A.《学记》B.《论语》C.《礼记》D.《大学》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首先发生在(D)。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9.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C)。

A.否认了心理因素B.否认了模仿的教育意义C.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D.否认了本能的教育意义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主要是通过(C )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的。

A.美国B.德国C.日本D.法国11、史书记载,我国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出现在( A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西周1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C )。

A.《论语》 B.《孟子》C.《学记》 D.《大学》13.“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这是源于(C )A.《论语》B.《荀子》C.《孟子》D.《道德经》14.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教育指(B )。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15.老蜂教幼蜂筑巢的活动是属于教育活动,秉持这一观点的是(A )。

A.利托尔诺B.弗洛伊德C.皮亚杰D. 孟禄16.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D )。

A.沛西·能B.格塞尔C. 利托尔诺D.孟禄1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最主要缺陷在于否定了教育的( D )。

A.阶级性B.政治性C.等级性D.社会性18.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源自于儿童的(D )。

A.想象B.游戏活动C.语言D.模仿19.凯洛夫的《教育学》中有关教育起源的观点是属于(C )。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 劳动起源说D.需要起源说2o.一般认为,学校这一特殊的教育机构产生于(B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1.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称之为( A )。

A.苏美尔学校B.文士学校C. 宫廷学校D.法老学校22.我国的学校萌芽于( A )。

A.夏代B.殷商C.西周D.东周23.我国的学校教育正式产生于( C )。

A.夏代B.殷商C.西周D.东周24.最早将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的是(C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5.(C)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A.官学B.国学C. 私学D. 乡学26. “学历社会”描述了(B )思潮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非正规教育27. 对于非制度化教育思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 它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B. 它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C. 它认为教育不应该再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D. 它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思想28. 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C )。

A.实体化教育B.形式化教育C.正规教育D.学校教育29. 下列不属于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是(C )。

A. 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思想B. 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C. 郎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D. 贝利的全纳教育思想30.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B )A.职官学校B.文士学校C. 宫廷学校D.法老学校31.以吏为师、以僧为师和以法为教是古代(B )教育的特征。

A.印度B.埃及C. 希腊D.雅典32.古代印度的教育权控制在(B )。

A.婆罗门教与伊斯兰教B.佛教与婆罗门教C.佛教与伊斯兰教D.伊斯兰教与基督教3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与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属于古代(D )。

A.印度教育B.埃及教育C.斯巴达教育D.雅典教育34.强调教育要培养强悍的军人,实施军事体育训练和灌输,这是属于古代(C )。

A.印度教育B.埃及教育C.斯巴达教育D.雅典教育35.古代教育在受教育权利上的不平等体现了(A )。

A.阶级性特征B.专制性特征C.道统性特征D.刻板性特征36. 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从而四书五经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教育的唯一内容,这主要反映了古代教育的(C )。

A.阶级性特征B.专制性特征C.道统性特征D.刻板性特征37.古代教育在学习方法上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这反映了(D )。

A.阶级性特征B.专制性特征C.道统性特征D.刻板性特征38.近代以来,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宗教相分离,这反映了(D )。

A.教育的非阶级化B.教育的国家化C.教育的公立化D.教育的世俗化39. 对教育的等级化进行全盘否定,这反映了现代教育的(B )。

A.多元化B.民主化C.全民化D.世俗化40.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种“无为而教”是属于(C )教育思想。

A.孔子B.墨子C.老子D.孟子41. 中国古代哪一位教育家提出了获取知识的三途径,即“亲知”、“闻知”、“说知”(B )。

A.孔子B.墨子C.老子D.孟子42. 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这是中国古代哪家所提倡的教育思想(B)。

A.儒家B.墨家C.道家D.佛家43. 孔子与苏格拉底采用的教育方式具有某些共同点,其中最主要的是(B )。

A. 思辨式教育B. 启发式教育C. 推理式教育D.无为式教育44.以下教育思想不是出自《学记》的是(D )A. 君子之教,喻也B.学不躐等C.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D.学而不思则罔45. 法国卢梭的教育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哪一位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接近(C)。

A.孔子B.墨子C.老子D.孟子46. 运用产婆术进行教育的教育家是(C )。

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昆体良47. 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未来的统治者或哲学王,这种思想源于(A )。

A. 《理想国》B. 《民主主义与教育》C. 《普通教育学》D.《雄辩术原理》48. 既是一本修辞学教程,也是一部教学法论著,同时也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它是(D )。

A. 《理想国》B. 《政治学》C. 《普通教育学》D.《雄辩术原理》49.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源于(A )。

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昆体良50. 西方最早提出应该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实施分阶段教育的是(A )。

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苏格拉底D. 蒙田51.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A )。

A. 《大教学论》B. 《爱弥儿》C. 《普通教育学》D. 《教育漫话》52.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蕴含的思想是源于(B )。

A. 《大教学论》B. 《爱弥儿》C. 《普通教育学》D. 《教育漫话》53. 主张绅士教育的是(D )。

A. 亚里士多德B. 夸美纽斯C. 卢梭D.洛克54.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这句话蕴含的思想是源于(D )。

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卢梭的《爱弥儿》D.洛克的《教育漫话》55.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思想源于(A )。

A. 《普通教育学》B. 《大教学论》C. 《爱弥儿》D.《教育漫话》56.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基础和(A )。

A.伦理学基础B.社会学基础C.自然科学基础D.文化学基础57.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58. 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A )。

A. 杜威B. 赫尔巴特C. 卢梭D.洛克59. 对新中国教育学产生过决定性影响的外国教育家是(C )。

A. 杜威B. 赫尔巴特C.凯洛夫D.洛克60.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A )。

A.教育的独立性B.教育的原始性C.教育的平等性D.教育的普及性61.“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反映了古代教育(A )的特点。

A.与生产劳动相分离B.灌输和被动接受C.具有明显的等级性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62.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变化不包括(A )A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B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D教育的世俗化63.在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C )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A.柏拉图的《理想国》B.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D.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64.科学形态教育学的标志是( B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65.( C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A.昆体良的《论雄辩术原理》B.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66.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C )。

A.亚里士多德B.培根C.洛克D.克伯屈67.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 )。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68.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 )。

A.《学记》B.《论语》C.《礼记》D.《大学》69.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首先发生在(C)。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70.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主要是通过(C )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的。

A.美国B.德国C.日本D.法国71.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 )A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C凯洛夫《教育学》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7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重要作用的是(C )A洛克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奇D福禄培尔73.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 B )。

A.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B.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D.教育是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社会活动74.(B )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A.洛克的《教育漫画》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75.(C )中的“相观而善”、“禁于未发”包含着许多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