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背景:
本教学设计,是执教者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育红小学闵红利为参加学校的公开课而准备的,是两节课连上的。
执教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将近二十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题:特别的作业
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主题单元主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
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
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
教学目标:
1、认识“怪,代,表,院,评”5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写“作、业、昨、今、玉、兰、护、让”8个生字,练习揣摩字形,写好最后一笔横,区分并指导书写“作、昨”两个字。
3、指导学生用普通话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
2、能用普通话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识字,在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怪,代,表,院,评”5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写“作、业、昨、今、玉、兰、护、让”8个生字,练习揣摩字形,写好最后一笔横,区分并指导书写“作、昨”两个字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项和以前不一样的作业。
老师直接板书课题“特别的作业”(“特别”两字显示为红色)。
手指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特别的作业》
2、教认“特别”一词。
师问:特别是什么意思?(特别就是和别的不一样。
)
3、师:和别人不一样的作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设计意图】直接进入新课,一下子把孩子带进了《特别的作业》
二、带着疑问,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幻灯片2)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3)不加字或减字。
2、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2)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孩子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复习以往的识字方法。
三、自学生字
1、回忆我们学过那些记忆生字的方法。
2、出示词语(幻灯片3)
(1)生字读词语。
(2)指名学生读词语,确认正确后再领读。
(3)齐读词语。
(4)检查词语识记情况:教师随意指词语,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用多种方法认识词语,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四、指导书写(幻灯片4)
1、玉,兰注意两个字的三横距离相等。
让:注意指导“言字旁”书写“横着提”的横“起笔是在横中线上 2、辨析形近字:作昨(幻灯片5)
(1)课件出示生字:作昨
(2)学生认读生字:说出读音;选择“作”或“昨”填空,完成句子。
【设计意图】从字音到字形,再到字的结构,由浅入深进行写字指导,并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辩字成词,加深识字效果。
五、熟读感知
出示熟读要求。
(幻灯片6)
(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读课文,或同桌互读。
2、检查熟读情况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2)回答问题:
提示:
这篇课文讲老师留下一项()的作业:()第二天,大家纷纷交来了(),小丽带来的是(),受到大家的称赞。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再次回归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
认真规范的书写本节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要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我们应当做它们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认读生字。
(幻灯片7)
2、听写词语。
【设计意图】巩固识字效果。
二、导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读文要求,生自读思考。
思考:大家是怎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
2、图片展示小朋友带来的作业。
积累AAB形词语。
(幻灯片8---10)
3、分组讨论:(幻灯片11)
(1)小丽交来的作业到底是什么?
(2) 小丽和同学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为什么小丽的作业最好?
4、小组内分读课文,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6、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体会人物的思想动态。
三、拓展延伸:
课件视频欣赏美丽的春天。
(带着问题欣赏)(幻灯片12)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想对小花小草说些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写以“爱护”为主题的宣传语。
(幻灯片13)
3、学生分组讨论,自行完成。
4、检查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美丽的春天,把课文的主题延伸至大自然。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进自己的感悟。
1、朗读课文。
2、学生展示自己完成老师前一天布置的作业,并说出自己学完课文后,对自己完成的作业的想法,以及以后的行动。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教育孩子们:爱护花草树木,从我做起。
五、布置作业。
(幻灯片14)
1、填空,
()的春天()的小树()的树木
2、提问:爱护花草树木和我们人类有关系吗?
六、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幻灯片15)
板书设计:
特别的作业
小朋友:红红的桃花嫩嫩的桑叶
细细的柳枝
小丽:一幅画
(爱护花草树木)
《特别的作业》教学反思
《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主题单元主的一篇主体课文。
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这篇课文我用了两节连堂课。
我把课文的读和讲结合在了一起,
所以第一课时,我将本课的生字进行了集中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效的区分“作”和“昨”以及“玉”和“兰”。
本节课重点在指导孩子的书写,所以在写字教学的时候,我把每个字都逐一讲解,从字音到字形,再到笔画,由学生说出每一个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很慢,但是想逼一逼他们,让他们的字写得好看一些。
在识字教学上,仍以集中识字为主,重点字在讲课文内容时随文深挖,并且指导学习了AAB的句型如:嫩嫩的、细细的等等,孩子都能说到。
在朗读的指导上,有了词语的朗读指导如:特别、奇怪等等,课文的情感朗读还算不费劲,只是在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时,可能用力过猛,孩子读得很不自然,以后需要注意。
本课的朗读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就是抽读和齐读,只有一次男女赛读和分角色朗读,以后在朗读形式上还要加强训练
上公开课的前一天,我也布置了一项作业:到大自然中找春天,把春天带到教室。
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感受春天的美丽,又能明白课文中人物的做法和想法。
有了亲身的体会,才能有更深的感触。
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的环节设计,对孩子的触动的确很深,相信孩子们会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