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3-1欧姆定律

教科版3-1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
的电阻R成反比.
2、决定式:
I U R
定义式
IQ t
I 微观决定式 nqSv
3、适用范围: 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导体
做一做:
例 某电压表的量程是0~15 V,一导体两端 电压为1.6 V时,通过的电流为2 mA.现在若给 此导体通以20 mA的电流,能否用这个电压表 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
I
O
U
做一做:
例:如图所示为一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横 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和电流I.图线上点A的坐标 为(U1、I1),过点A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2 ,当两端的电压为U1时,电阻等于 ( B )
A.UI11 C.UI21
B.UI11 D.I1U-1I2
做一做:
例 如图所示的图像所对应的两个导体: (1)电阻R1∶R2为多少?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时,两端的电压之 比U1∶U2为多少? (3)若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时,电流之比 I1∶I2为多少?
想一想
• 图线1与图线2是两个 导体的I—U图线,试 定性说明两个电阻的 大小关系。
欧姆定律
导体 电压(v) 0 A 电流(A) 0 B 电流(A) 0
0.4 0.8 1.2 1.6 2.0 R 0.08 0.16 0.24 0.33 0.42 5 0.04 0.08 0.13 0.17 0.22 10
• 3、电流单位 A(安培) mA(毫安) μA(微安)
1 mA=10-3A
1 μA=10-6A
活动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电路
测量电路:
测导体B的
V
电流、电压
A
B
R
E
S
分压电路:(控制电路) 可以提供从零开始连续变化的电压
猜一猜:
序号 U/V
IA/A
IB/A
1
0
0
0
2
0.4
0.08 0.04
活动三、认识伏安特性曲线
1、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导体中的电 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 。
I
B
图线斜率的物
理意义是什么?
A
U 电阻的倒数
O
两种图线的比较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U/I
B 电流(A) 0.10 0.20 0.30 0.40 0.50
5
A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10
U
AI
B
O
U-I图线
B
I
O
A U
I-U图线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 标原点的直线,符合欧姆定律,如电阻。
非线性元件:电流和电压不成正比, 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不符合欧姆定律。 如:气态导体和半导体。
欧姆定律
活动一:再识电流
形成河流的条件: 1、水 2、落差
一段导体
中形成电流的 条件是什么呢?
形成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的定义
• 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这些电 荷通过横截面所用时间的比值。
• 定义式试一试: I=nqSv
设: • 导体横截面为S,自由电子电量为q • 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 • 电子定向移动速率v 求电流表达式?
电阻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定义:
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 通过导体的电流 I 的比值
3、定义式: R U U I I
4、单位:Ω(欧姆)
(R只与导体本 身性质有关)
千欧(kΩ) 兆欧(MΩ)
1k 103 1M 106
U-I图像
U
A
B
I O
斜率k U =R I
斜率越大电阻越大
3
0.8
0.16 0.08
4
1.2
0.24 0.13
5
1.6
0.33 0.17
6
2.0
0.42 0.22
以上实验数据是金属导体A、B分别接入电路中所测 得的电压与电流值,试猜想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与电 流的关系。
使用图像法总结规律:将实验数据描到以下坐标系中,观 察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1)U-I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同一导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