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

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


2.1 明治维新
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 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
文化上
文明开化,“易服”、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 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
3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 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70 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 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 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 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 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日本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许多方面堪称典范,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较高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至今仍 较好地保存着以茶道、花道、香道、书道等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化。
不仅如此,日本还通过战争获得了各国列强在中国所拥有的一切不平等特 权,并迫使清政府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本在中国通 商口岸可以设立工厂,其产品免征各项杂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存。这些都对 日本从中国输入原料并输出工业产品,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国内的工业生产起 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点:
日本的经济发展
目录

特点
A
简介
B
明治维新
C
工业革命
D
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日本(Japan),全称日本 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 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 众列岛呈弧形。日本东部和南 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 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 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 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 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 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 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 交汇。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 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 请在6此8输0入0您多的个文本小。请岛在屿此输。入您的文本。
文化的兼容性 人才教育的重视 求知识与世界 政府的大力推动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鼓励向欧美列强学习,进行明治维新,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行列,对外逐步走上侵略 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二战日本投降后,美国派军 队占领日本。1947年,颁布新宪法,由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 国家。战后奉行“重经济、轻军备”路线,于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经济 强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
战争:在甲午战争后三年间,日本以战争赔款、赎辽费和威海卫驻军费等名
义从清政府掠取了约2.3 亿两库平银,约合3.5 亿日元。以日本1896~1898 年 三年的财政总收入约为2.7 亿日元推算,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从中国掠取的巨额款 项,约合当时日本国家年度财政收入的4 倍。义和团事件后,根据《辛丑条约》 规定,日本又从中国的4.5 亿两“赔款”总额中得到0.35 亿两,约合0.5 亿日元。 此外,日本还在战争中抢掠了大量财物。
历史发展概述
公元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较大的国家“大和国”。公元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 学习,进行大化改新。12世纪后期,天皇皇权旁落,进入幕府统治时代。
19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列强侵入迫使日本放弃“锁国政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
1 条约,日本人民展开了反对侵略、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