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节选)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yù,认可) B .定计于鲜.也。
(xiān ,态度鲜明) C .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qián ɡ,强颜,厚颜,意为不知羞耻) D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lèi ,连累) 【解析】 A 项“与”应读“yǔ”,和、跟,介词;C 项“强”应读“qiǎn ɡ”;D 项“累”应读“lěi ”,经历,积累。
【答案】 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报.任安书 报:答,回复 B .特.以为智穷罪极 特:只是 C .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愤恨 D .思垂.空文以自见 垂:流传 【解析】 C .“恨”,遗憾。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修身者,智之符.也 符:护身 B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 适:适合 C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负:缺少 D .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分:职分,道理 【解析】 A 项,标志。
B 项,往,到……去。
C 项,凭借。
【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意气..勤勤恳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积威..约之渐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倜傥..之才不能任也D.⎩⎪⎨⎪⎧而用流俗..人之言流俗..之所轻也 【解析】 A .前一个指情意;后一个指意志、气概。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 .意气..勤勤恳恳 B .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C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D .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解析】 A 项,辞意和语气。
B 项,感情深厚。
D 项,皇帝身边的侍从。
【答案】 C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固.主上所戏弄②人固.有一死 B.⎩⎪⎨⎪⎧ ①且西伯,伯也,拘于.羡里②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C.⎩⎪⎨⎪⎧ ①倡优所.畜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D.⎩⎪⎨⎪⎧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解析】 A 项,本来。
B 项,在。
C 项,“所”①“……的人”;②处所。
D 项,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答案】 C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流俗之所轻.也 B .其次不辱.身 C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D .魏其,大将也,衣.赭衣 【解析】 A .“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B.“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辱;D.“衣”,名词作动词,穿。
【答案】 C8.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仆虽罢.驾,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罢”同“疲”,疲惫。
B.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趣”同“趋”,向前走。
C.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徇”同“殉”,献身。
D.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责”同“择”,选择。
【解析】D.“责”同“债”,债务。
【答案】 D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双音节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请略陈固陋..。
阙然久不报固陋:固塞鄙陋之见。
B.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睚眦:怒目而视的样子。
C.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绳墨:木工用的墨线。
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曼辞:美好的言辞。
【解析】C.法度。
【答案】 C10.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C.重为乡党所笑D.审矣,何足怪乎【解析】A、B、C项是被动句;D项是反问句。
【答案】 D11.从文言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与“适足以取辱耳”不同的一句是() A.爱施者,仁之端也B.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C.顾自以为自残处秽,动而见尤D.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解析】A项,判断句;B、C、D项,被动句。
【答案】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
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灌夫有服,过丞相。
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
”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早临。
”武安许诺。
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
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
早帐具至旦。
平明,令门下候伺。
至日中,丞相不来。
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
”乃驾,自往迎丞相。
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
及夫至门,丞相尚卧。
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
”武安鄂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
”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
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
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
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批根:根究清除 B .两人相为引重..引重:敬重 C .灌夫有服..有服:正在服丧 D .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 临况:光临 【解析】 B .引重:援引借重。
【答案】 B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B.⎩⎪⎨⎪⎧ ①相得欢甚,无厌.②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 C.⎩⎪⎨⎪⎧ ①夫安敢以.服为解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①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②成妻具.资诣问【解析】C.“以”,均为介词,表原因。
A.①句中的“然”,连词,但是;②句中的“然”,代词,这样。
B.①句中“厌”为动词,嫌恶;②句中的“厌”为动词,满足。
D.①句中的“具”为副词,全都;②句中的“具”为动词,准备。
【答案】 C14.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灌夫对丞相不满的一组句子是()①灌夫有服,过丞相②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③灌夫不怿④丞相特前戏许灌夫⑤灌夫愈益怒⑥夫从坐上语侵之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④⑤D.③⑤⑥【解析】③⑤⑥都是表现灌夫对丞相不满的意思,其余均不是。
【答案】 D15.下列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灌夫家居虽富,然而失去权势,到魏其侯也失势的时候,两人互相援引借重,关系十分密切。
B.过门拜访魏其侯一事原来是丞相提出来的,但第二天已到中午时分,丞相还未赴约,因此灌夫很不高兴。
C.灌夫见丞相日中未至,亲自前往迎接,到了丞相家门,丞相还睡着,因此灌夫用讽刺的语气质问丞相。
D.丞相约灌夫去拜望魏其侯只不过是戏言,实在无意前往。
后经灌夫上门催促,勉强答应前去,但驾车又驶得很慢,灌夫更加愤怒。
【解析】C.非“用讽刺的语气质问”而是询问。
【答案】 C【参考译文】灌夫在家闲居虽然富实,但是失去权势,居高位的卿相、有权势的近臣以及那些一向作为灌夫宾客的人,都因灌夫失势而同他日益疏远了。
等到魏其侯失势,也打算依靠灌夫去根究清除那班趋附势利的(平素仰慕他而结交,后来又因他失势而丢弃他的)宾客们。
灌夫也想依靠魏其侯因而结交列侯皇族来抬高自己的名声。
两人互相援引借重,他们两人的交往,简直像父子一样。
彼此投契,很要好,没有一些嫌恶,只恨相识得太晚了。
灌夫有丧服在身,过门拜访丞相田砏。
丞相不慌不忙地说:“我想和你一起拜访魏其侯,可惜你恰恰有丧服在身。
”灌夫说:“将军你愿意宠幸地光临魏其侯,我灌夫岂敢因有丧服而推辞呢?请让我告诉魏其侯,好叫他有所预备,将军你明晨就请早些到来!”丞相武安侯答应了,灌夫原原本本告知魏其侯,像他对武安侯田砏所说的那几句话。
魏其侯与他夫人多买酒食,当夜就打扫房屋,趁早陈设起来,直到天明。
刚天亮,便命门下的执事人等在门外探听伺候。
到了中午,丞相仍未到。
魏其侯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记了此事吗?”灌夫很不高兴,说:“我不嫌丧服而应他的约。
应该自己前往邀请他。
”即起身驾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
丞相前一天只不过是随便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真去赴宴。
等到灌夫到了丞相府,丞相还在床上休息。
于是灌夫进去见他,询问道:“将军昨天宠幸地答应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妻备办酒食,从一早到现在,都没敢吃一点东西。
”武安侯装作愕然的样子向灌夫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恍惚忘记了与你说过的话。
”才驾车前往,但又行驶得很慢,灌夫更加发怒。
等到饮酒尽兴时,灌夫起舞后接着邀请丞相起舞。
丞相竟不起身,灌夫在席上的谈话中讽刺丞相。
魏其侯就把灌夫扶着送走了,并向丞相道歉。
丞相终于在魏其侯家饮酒一直到天黑,尽欢而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