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所感——愿我的家人永葆健康一、前言先来说说药膳,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中医的了解深入,中医药膳食疗法也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因为它属于自然疗法,与西医的药物疗法不同,是一种既能治病,又不损伤机体,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比之下,西医所使用的药物,虽然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但由于采用化学合成等各种现代工艺,不少药物会对人体产生某些不良影响,有的还有毒副作用,不利于身体康复甚至损害身体。
三、亲身经历接着,说到药膳的亲身体会还要追溯到我的孩提时代,小时候的我经常容易上火,也经常感冒,咳嗽,发烧。
而那时家里的保姆姐姐经常给我煲红萝卜马蹄竹蔗水给我喝,给我下火,因为马蹄的爽口以及竹蔗水的甘甜,我总是会贪得无厌想多喝几碗,直到小肚子撑起来为止。
这个方剂是民间常用的清凉饮品,可作为儿童防治热性病经常饮用,或热病后调养饮用。
而且它营养丰富,既能生津解毒祛热邪,又能补充儿童生长所需营养,很适合儿童食用。
同时,因为我时常久咳不止,她也会给我煲猪肺炖萝卜的汤,其中的白萝卜药食兼用,可以清热化痰。
也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更可以说明白萝卜在药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猪肺则以肺治肺,补肺润燥,要是烹调得好,更加是润滑至极,美味佳品啊。
所以说,要是能善于使用药膳来调理身体治理疾病,用不着皱着眉头去喝口服液,或者吞大粒的药丸,只需要适当吃下美味佳肴,搭配得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药效。
四、愿我的家人永葆健康说完自己的经历,不得不谈一下我的家人,他们有些人不同程度的患有不同疾病。
以下针对于我的家人们的各种疾病,我根据所学药膳知识,给他们列了些自己觉得可行的食疗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如有不妥,还望老师指正。
首先是我妈妈,因为工作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规律,喜欢暴饮暴食,少运动,她所患的高血压一直没有太大的好转,只能靠长期的吃药来压制病情。
她首先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品,少吃肥甘厚腻之品,多餐少食,有规律按时饮食,然后是多休息,多运动,定期做血压的检查。
相对应降血压的食疗处方是:芹菜瘦肉丝:用鲜芹菜250克,猪瘦肉150克。
将鲜芹菜洗净后用开水略氽,切丝;猪瘦肉切丝。
二者炒熟调味后佐餐食用,每日两次。
荸荠玉米须瘦肉汤:用荸荠10个,海带50克,玉米须25克,猪瘦肉50克。
将猪瘦肉洗净切丝,与上药加水共同煎汤,调味后服食,每日一剂。
双豆鸡蛋粥:黑豆、黄豆各10粒,大枣7枚,鸡蛋2只,核桃2个。
先将豆类泡好;将蛋煮熟剥皮,将上述食物一起放入沙锅中煮至豆熟。
淮山红枣粥:山药150克,粳米120克,红枣30克。
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碎后捣成糜糊状。
将红枣洗净,用温水浸泡片刻,去核,与淘净的粳米一起拌入沙锅内。
加水适量煎熬成粥,粥将熟时,调入山药糊,拌匀,继续煨煮10分钟即可。
双叶粥:桑叶10克,新鲜荷叶一张,粳米100克,砂糖适量。
先将桑叶、鲜荷叶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兑入砂糖调匀即可。
槐菊饮:槐花、菊花、绿茶各6克。
把菊花、槐花洗净,和绿茶放入杯内,加沸水250ml,盖严,5分钟即成。
功用:生津止渴,降血压。
山楂桃仁茶:山楂20克,桃仁、红花各6克,丹参10克,白糖30克。
把山楂洗净去核,桃仁洗净去皮尖;红花洗净,丹参洗净切片。
把以上四味中药放入炖杯内,加清水300ml,炖煮15分钟后,冷却过滤,除去药渣,加入白糖各拌匀即成。
功用:化淤血,降血压。
另外通过上网和去图书馆翻阅书籍找资料,还查到一些有利于降血压的食品:1 芹菜有保护血管和降低血压的功效,且有镇静作用。
2 葱常食葱煮豆腐,有协同降低血压之效,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淀。
3 洋葱有降血脂,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亦能使高血压下降。
4 豆腐能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
5 醋患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人,每天喝适量的醋,可减少血液流通的阻塞。
6 海带能防止脂肪在动脉壁沉积,常用海带炖豆腐食用,有利降压。
7 茶生用花生仁(带红衣)浸醋1周,酌加红糖,蒜和酱油,早晚适量服用,一两周后,一般可使高血压下降,花生壳100个,洗净泡水代茶饮用,对治高血压疗效亦显著。
8香菇:研究证实,香菇可降低血内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性,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
9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10生姜:生姜内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该物质的稀溶液是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11甲鱼:具有滋阴、进补作用。
实验证明,甲鱼能有效地降低高脂饮食后的胆固醇含量。
12海带:海带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清楚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海带中的食物纤维,能调顺肠胃,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控制胆固醇的吸收;海带中钙的含量极为丰富,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
13燕麦:含有极其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6%-52%。
维生素E的含量也很丰富,而且还含有皂甙素,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浓度。
14苹果:含有极为丰富的果胶,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浓度,还具有防止脂肪聚焦的作用。
此外还有西红柿,木耳,莲藕,香菜。
不宜多食土豆,山芋,南瓜等含淀粉多的食物。
总之多食蔬菜水果常对高血压有利。
接着是我爸爸,他常年以来都怕冷,伴有风湿痛,身体又稍显瘦弱,平时胃口也不怎么好,白发比较多。
而在这寒冷的冬季,希望能给他搭配点适合的药膳,让他满头乌发,胃口大增,吃多点,吃壮点,同时给他驱寒取暖,减少风湿的病痛。
相对应的食疗处方是:肉桂粥:肉桂3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调入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2克调入粥内,同煮服食。
功用:补阳气,暖脾胃,散寒气,止疼痛。
薏米薄荷粥:薏米100克,薄荷10克,荆芥100克,葱白15克,豆豉30克。
先把薄荷、荆芥、葱白洗净,放入适量水,温火煎10分钟,去其药渣,滤出药液,然后把洗净的薏米放入药液中,加水适量,煮熬到薏米烂熟即成。
功用:健脾利湿,祛风解表除痹。
首乌寄生汤:首乌60克,桑寄生30克,红枣15克。
首乌、桑寄生、红枣洗净。
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不调味,代茶饮。
功用:补肝肾,乌须发,降血压。
白术猪肚粥:猪肚一具,白术60克,槟榔一枚,煨姜15克,粳米50克。
先将猪肚洗净,去油脂,再将槟榔、煨姜共为粗末,纳入猪肚中缝口,加水煮熟,取汁入粳米及调味佐料茴香、胡椒粉、葱、盐等煮粥。
功用:健脾益胃。
山药莲子猪踭汤:猪踭450克,莲子30克,淮山药30克,章鱼60克,蜜枣2个,生姜4片。
猪踭洗净,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过冷河,切去过多肥肉;章鱼洗净、浸发。
淮山药、莲子肉、生姜洗净,与蜜枣、猪踭、章鱼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功用:健脾开胃。
最后,是根据自己查阅书籍的资料以及网上资料查找,自己尝试着搭配出来的祛风湿的药膳:冰糖木瓜炖鸡汤:原料:木瓜,鸡肉佐料:葱,姜,八角茴香,盐,冰糖。
做法:1、木瓜切块,放置一边备用,鸡块入开水锅中加热至熟,倒出沥干水分。
2、把鸡块放入高压锅中倒入开水,以刚漫过鸡块为准,放入葱,姜,八角茴香,冰糖,盐,盖上锅盖,待锅开时计时9分钟(视鸡老嫩而定,嫩鸡7分,老鸡12分)3、鸡炖好后放入木瓜至熟即可备注:盐和冰糖的比例视自己的口味调和。
如没有高压锅可以用普通锅代替,但比较费时。
最后炖木瓜时千万不要盖锅盖,木瓜是很容易熟的药膳中不要再添加别的调料,尽量以口味清淡,保证最大的药效为准。
针对爸爸胃口平常一般的情况,我也找到了一些相关的建议,还有适宜食用的开胃食品:没胃口的原因分析:造成食欲降低的功能性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精神紧张、劳累、胃动力减弱(胃内食物难以及时排空)等。
解决对策:调控情绪、放松精神、减缓生活节奏、及时休息,特别强调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
加强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饮食上强调种类多样化,避免单调重复,注意掌控食物的色、香、味、形,做到干稀搭配、粗细搭配。
多食用开胃食物。
在刺激食欲方面,各类调味品作用独到,不妨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另外,应避免粗纤维食物摄入,以免影响胃排空。
还有,三餐前禁用各类甜食或甜饮料,否则将雪上加霜。
食物及餐次选择:可用山楂、话梅、陈皮等刺激食欲;在水果方面,草莓、甜橙有一定开胃效果,而葡萄、香蕉、荔枝等因含糖较高,可能降低食欲;调味品可选番茄酱、咖喱汁、豆瓣酱、辣椒酱等,但不宜过于“刺激”,以防矫枉过正。
禁用或少用油炸食物、韭菜、生黄豆、奶油类食物、甜的碳酸饮料等。
以上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与体会,若有什么地方不太稳妥,还望老师多多指导。
同时,也愿我的家人能永葆健康,远离疾病,愿天下的父母都安康健在!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心得第一次接触中医药类的课程,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当初选修这一课程,无非是为了一“食”字,我就是那种嘴里常挂着“减肥”,见到美食便不顾一切的典型。
所谓“民以食为天”、“人以食为养”,食出美味是必须的,食得健康是必要的。
中医药膳,在突出中国美食风味的同时,能够帮助人们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无疑是爱吃之人的第一选择。
更何况,如今“绿色”和“养生”已成为新的健康生活潮流。
自古以来,民间广泛流传着“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说法。
人们自古以来就掌握药膳养生之道。
药膳具有食、治、养结合的作用,但人们更注重的是调养,调养即“治未病”——预防。
人不可能天天吃药,但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
利用三餐与疗养结合,是养生健体的最好方法。
药膳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
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与自然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任何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都会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同样,自然界的物质在性味、质地的不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体质。
药膳的辩证施食移植于中医基本理论的辩证施治,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使药膳对证、对病、对体,发挥理想的功效。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始终贯穿在中医的诊断、防治过程之中,理所当然,药膳食疗在膳食平衡调养上也体现了这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