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

做了写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然而”表示什么?为何要送归?你从这件事看出些什么?
事情—八路军从战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找奶、喂饭、送归时照相、放梨。
在送归时聂将军还做了什么?
3、完整朗读聂将军与两个小姑娘之间的故事。(2—5段)
出示信中的话
4、小结:八路军不仅从战火中救出了两个小姑娘,聂将军还无微不至地关心她们,并设法送归,表现了聂将军及中国军民的国际人道主义。
钟鸣镇中心学校
课堂教学设计表
小学设计人/执教人
课 题
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教 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实施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读写本课生字,会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较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对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照相
送归
放梨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教师课堂的体现,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读准字音“nie\zhen”
看图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
2、检查反馈。
读准词语:小勺 拽着 惊恐 无辜 残忍 照料 和善 抚养 至仁至义 有始有终
内容:一、(1)救出。
二、(2-3)关心。
三、(4-5)送归。
四、(6)谢恩。
轻声自由朗读。
5、延伸。
战争使中国人民、他国人民都受到了无尽的灾难,(也可适当联系当前的事件)我们呼唤人们向聂将军学习,学习他的宽广胸怀,学习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让世界人民生活在和平的幸福大家庭中。
讨论课后第4题。
朗读第一段
说出时间--抗战时期
齐读第一段。
学生自读2—5段。边读边画重点句
同桌交流。
小组讨论。
读第三段。再次圈画重点词语感受聂将军的慈善心肠。
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能说出日本人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材料
抗日战争的有关资料搜集、图片。
写有生词的小黑板
教学产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内容
一、背景导入
认识聂荣臻。 教师补充介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四川江津人。抗日战争期间任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参加指挥平型关战役。2、了解故事背景。教师介绍:1940年8月我军打响“百团大战”,20日晚,聂荣臻领导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次日黎明把矿区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两个小姑娘是在攻打煤矿时救出的。3、出示课题。指导看图
自由发表意见再读课文第二段的话,能说出战争是部分不热爱和平的人造成的,中日人民都是无辜的受害者,人民要争取和平。从中感受聂将军宽广的襟怀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朗读第2、5段。
出示信中的话:读课文—小组讨论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集体交流(1、日本人民士兵也反战,我们不于他们为敌,2、八路军是正义、仁爱之师,坚决抗战到底,为和平而战,直至胜利。
指名读—评价正音—齐读。
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交流读后初步所得。
学生轻声跟读。
学生选读。
读好重点段:第三段、第五段。
字词:交流课前预习词义。(无辜:没罪。 至仁至义:最仁爱,最讲正义。)
阅读交流
三、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段
学习课文第二段
1、收留了小姑娘后,聂将军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感受到什么?
2、交流:
学生参与交流,自由发表言论。
熟读第6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由朗读第6段。
朗读课文
交流讨论
四、总结全文
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
交流结合前文内容、聂将军的话说说自己对“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的含义。
交流总结
五、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关心
喂饭
聂将军“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