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四、五章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四、五章

3
3) 边坡的几何形状 边坡高度大小、坡度陡缓直接影响其稳定 性。过高高度和过陡的边坡将会增加土体下 滑力,不利于边坡稳定。 4) 活载增加 行车荷载增加、坡脚受到冲刷或不正确的 开挖方式将使边坡失去平衡而导致失稳。 5) 地震及其他动荷载影响 2、边坡稳定性设计方法 研究、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很多, 分为力学验算法和工程地质法两大类。
3)为避免沿河路基挤占河床,防止水流冲刷 路基,可在沿河一侧设臵挡墙。 4)挖方路基上方有较厚的松散覆盖层或滑坡 土体时,可在挖方边坡上方一定位臵设臵挡 土墙防止覆盖层下滑或保持滑坡体稳定。
29
2、挡土墙的类型 1)按挡墙位臵分有:路堑墙、路堤墙、路肩墙、山 坡墙;
30
2)按墙体材料分有:石砌挡墙、砖砌挡墙、混凝土 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加筋土挡墙等。 3)按结构形式分有:重力式、衡重式、半重力式、 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柱板式、垛式、桩板式、 预应力锚索式等。
第四章 挡土墙设计
第一节 挡土墙的类型及使用条件
定义: 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挡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 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1、挡土墙的作用 1)路堑开挖形成的边坡不能 自行稳定时,在坡脚设臵挡 土墙以支撑边坡,达到稳定 边坡、降低边坡高度、减小 工程量、稳定边坡的目的。
2)陡坡上填筑的路堤稳定性不足或征地拆迁量大, 可设臵路肩墙或路堤墙,达到稳定路基、收缩坡脚、 减小填方数量或减少征地拆迁。
22
• 第五节 浸水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 • 定义: • 建筑在桥头引道、河滩及河流沿岸,季节性地或 长期浸水的路堤。
• (一)浸水路堤的特点
• 1. 边坡稳定性受水位升降影响
23
2. 边坡稳定性与路堤填料透水性有关 粘土路堤 砂砾石路堤 当水位涨落时产生的动水压力小,验算路基边 坡稳定性是可不予考虑。 中等透水性的亚砂土、亚粘土路堤在水位涨落 时会受到动水压力显著作用,分析边坡稳 定性是应予考虑。
第三节 圆弧法验算路基边坡稳定性 适用条件: 圆弧法适用于粘性土组成的路堤或路堑边坡稳定 性验算。
1. 验算假定 1)边坡土体内产生的破裂面为圆柱面; 2)计算时不考虑土条间的作用力; 3)稳定系数为破裂面上全部抗滑力矩与下滑力矩 之比。 2. 分析步骤 1)确定滑动面圆心 2)计算稳定系数K K = 抗滑力矩/下滑力矩=MR/MS 3)判断边坡稳定性 若Kmin≥[k] [k]=1.25~1.5,则边坡稳定,否则 应放缓边坡或采取其他措施。
n i hi i 1 n hi i 1
4、荷载当量高度计算 分析路堤边坡稳定性时,除考虑其自重外,还要 将车辆以对路基边坡稳定性最不利进行排列时的行 车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度,即以压力相等的土层 厚度替代行车荷载。
当量土柱高度
NQ h LB
0
二、直线法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 1、适用条件 砂类土(砂土与砂性土),此类土质边坡 在失稳破坏时破裂面基本为平面,故分析是 可采用直线法。 2、均质砂类土路堤边坡 1.分析原理 以稳定系数K值来判断边坡稳定性。
(2)墙面 综合考虑墙面与墙背协调、地面横坡大小, 横坡较陡时墙面应设为垂直或仰斜1:0.05~1: 0.2。 (3)墙顶 墙身为浆砌时墙顶宽度取50cm,干砌不小于 60cm。 • 60cm.
40

(4)护栏 根据公路等级和工程实际、交通安全设臵。护栏 内侧距路面边缘的距离通常不小于0.75cm。 2、基础 (1) 基础形式 1)正常情况——墙身直接砌筑在地基上。 2)扩大基础——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抗倾覆稳定性 差时设臵。加宽墙趾或墙踵。
31
3、各型挡土墙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1) 石砌重力式 墙顶 (1)特点 构造简单、断面尺寸大、墙身重, 墙面 取材容易,因此对地基承载力要 求高,靠自重抵抗墙后土压力作 墙顶 用,施工简易。 (2)适用条件 砂石材料丰富地区; 墙高小于6m,无地震或水流冲 墙面 刷可干砌; 墙体高度大、土压力大时为浆砌;
ii
ii
i i i
i
i
i'
i
i
i

f Qi cos i cL
Q
i
sin i 17
第四节 折线法(又称为传递系数法) 适用条件: 适用于滑动面为折线 的陡坡路堤(大于1:2.5)、滑坡、 黄土路基或成层状 构造的土石边坡稳 定性验算。
判断边坡稳定性的指标: 剩余下滑力。 剩余下滑力E是土体下滑力T与抗滑力R之差并计入 稳定系数K(取1.25~1.5)。即: E=T-R/K
《路基路面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土建学院道路工程系
主讲:叶巧玲 Tel:60699604 Email:duming5445@
1
第三章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 一、概述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的对象: 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陡坡路堤、浸水路堤、滑 坡体等不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路基边坡。 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的任务: 对路基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验算,判断其稳定性并 根据结果寻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路基结构形式 和稳定的边坡值,或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浸水路堤填料应进行正确选择并采取合理的施 工工艺,尽量减小水位变化对路堤带来的 不利影响。
(二)浸水路堤的高度与断面形式 1.高度
一般浸水路堤的最低设计标高应取设计洪水位加安全 高度0.5m。 路堤外水位可能有壅水、波浪时,路堤高度=设 计水位+壅水高度+波浪侵袭高度+安全高度。
25
2. 断面形式 为便于施工和修复,在普通路堤断面基础上需要 加设台阶或护坡道,宽度。1~2m。
(2)适用条件 缺乏石料地区; 地基承载力差; 填料要求为石质土、砂性土、黄土; 较高的路堤墙或路肩墙。
36
第二节 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 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沉降伸缩缝四部分组成。 1、墙身构造 1)墙身断面形式及其特点 根据墙背倾斜方向不同,墙身可分为仰斜式、垂 直式、俯斜式、凸形折线式、衡重式。形式及特点 见下图。
37
仰斜式
垂直式
俯斜式
凸形式

衡重式


α=0
+α -α -α
断面最经济 ,适于路堑 墙或墙趾处 地面平坦地 段。
适宜作 路肩墙 或路堤 墙。
断面最 大,适 于路堤 墙或路 肩。
断面较经 济。适宜 作路肩墙 或路堤墙 。
墙体较高 时断面较 经济但对 地基承载 力要求高 。
2)墙身断面尺寸 (1)墙背坡度 俯斜式:1:0.15~1:0.4 仰斜式不宜过缓以免施工困难,一般陡于1:0.3。 衡重式上墙背:1:0.25~1:0.45,下墙背:1: 0.25,上下墙比例为2:3。
挡板 底板 地梁 牛腿
基座
墙趾板
5)钢筋混凝土扶壁式 (1)特点 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扶壁组成。沿 悬臂式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臵一道 扶壁,增加墙体刚度和受力效果。断面 尺寸较小。墙高时较悬臂式经济。 (2)适用条件 缺乏石料地区;地基承载力差。 6) 加筋土挡墙 (1)特点 由加筋、墙面板、填土组成,借助填 料与加筋之间的摩擦力平衡墙后土压力; 施工简便,造型美观,对地基适应力强; 墙体较高。
墙背 基底
上墙 衡重台
2) 衡重式 (1)特点 衡重台上土体下压、重心后移,断面经济,墙面 陡直,下墙面仰斜,降低墙高,基坑开挖量小。 (2)适用条件 砂石材料丰富地区; 地面横坡较陡地段; 适用于路堤、路堑边坡;
33
3) 锚杆式 (1)特点 由立柱、锚杆、挡板组成,靠锚杆锚 固在山体内,立柱来抵抗土压力,断面 尺寸小,构件可预制。 (2)适用条件 高挡墙,路堤或路堑均可用; 需要使用钻机、压浆机等设备; 对基底承载力要求低或基坑不易开挖。 立壁 4)钢筋混凝土悬臂式 (1)特点: 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悬臂梁组 成。断面尺寸较小。墙高时钢筋用量大, 立壁 不经济。 (2)适用条件 墙趾板 缺乏石料地区;普通高度路肩墙,地基承 载力差。
5
3、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基本参数 粘聚力c、内摩阻角φ及土的密度γ是力学验算法 的基本计算参数,这些参数应在实际工程处于最不 利情况时现场取样进行实验确定。 当所分析边坡为多层不同性质土类组成时,采用平均 加权法确定上述参数值。
c
n n ci h hi tan i i i 1 ...................... tan i 1 n n hi hi i 1 i 1
S i i
R
xx arcsini xi arcsin i ii arcsin i R R R MM R(( Ti iT)i ' T ' ) Ti T T ' ) R S R( S
R
i
i
i
i
i
i
i
S
i i
i
' ' i i
'
i
R
i i
i
'
ii
i
'i
i
'i
3、确定圆心辅助线的方法 (1)4.5H法
15
(2)36法
4.5H法较36法计算精度高但计算繁锁。
16
M R R((N i f f cL R N M R ( N f cL) x arcsin R R ( N f f f clcl ) N R i ) R((i N cl K KK R( T T T T) ) M R ( R(R ( Ti ' ) T ) Ti T M R ( N f cL cL) f N Ni f f N cL cL ( T cl ) R N f T ' Ti T K Ti T R ( Q cosT ) cL f T f Qi cos i f Q coscL f N Q cL Qsin Qi sin sin T i 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