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班主任经典培训材料

小学班主任经典培训材料

小学班主任培训材料(三)
一、班主任的角色意识
1、班主任什么缘故应有角色意识?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差不多单位,班主任的任务比一般教教师任务更为广泛与复杂,他要对本班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和教育。

为此,班主任就需要依照不同的任务,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将在专门大程度上决定着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进展状况。

2、班主任应扮好哪些角色?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和骨干,班集体的领导者,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校内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沟通的桥梁,学生成长的导师和楷模,学生在校
生活的守护者。

3、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1)要有正确的时代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差不多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差不多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2)认清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要紧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国外价值观、道德观的渗透和侵蚀,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加强德育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国内“利益至上”“一切向钞票看”的冲击,消极文化的腐蚀,社会不良风气的阻碍。

(3)学习并了解一系列德育工作的法规性文件,要紧有《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

(4)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一方面是班主任作为公民所应具有的老实、礼貌、责任、对人尊重、协作、理想、信念、爱国、理性等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是作为教师应有的热爱学生、团结教师、善待家长、善待自己等方面的职业道德。

(5)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制造性地工
作,不摆花架子,注重实际效果。

(6)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是非,体验高尚,体验成功。

(7)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鲜亮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追求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爽朗、主动的进展;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

(8)坚信高尚的思想品行是最高的学位。

只有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爱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

4、如何当好班集体的领导者?
(1)确定“领导确实是服务”的观念。

班主任的领导艺术集中体现在为学生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2)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实施治理,进行评价。

坚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治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治理的能力。

(3)要引导学生自觉自愿遵章守纪,而不是命令强制。

(4)多一份“宽容与善待”。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
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假如讨厌学生,实际上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差不多结束了。

5、如何做好知识的传递者?
优秀的教育效果,是享有威信、受到尊重的前提条件。

(1)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

教师的责任确实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2)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学生听明白了而是越讲越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不是盲目同意,而是贵在能“问”,多“问”。

(3)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让学生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多渠道猎取知识。

(4)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

(5)有所发觉、有所发明、有所制造的潜能,不是讲出来的,教师要学会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6)考试与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进展,要用进展的眼光看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6、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者?
(1)教师自己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注意自身心理的保健。

(2)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防止产生消极情绪。

(3)关心学生建立愉快而有秩序的学习环境。

(4)发挥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5)尊重学生的人格,防止学生因人格受到损伤而导致心理紊乱。

(6)关心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明白得做人的道理,从而保证学生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时,心理反应是适度的。

7、班主任如何做好校内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
学校的各项工作要通过班主任落实,各科教师需要通过班主任的协调形成一个整体。

因此:
(1)要认真完成校长和各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

并与班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整合起来,具有整合能力。

(2)加强各科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了解,加深师生的感情。

(3)协调组织各科教师共同发觉与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或共性问题。

(4)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化解各种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