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供应“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探索
作者:殷富磊
摘要:“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是活跃企业青年工作、增强青年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青年文化”品牌,就是指企业在对青年人群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最富有特色、形成制度而最终长期坚持并造成一定影响的青年文化活动。
它是一个标志,能极大的提高企业青年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它也是一面旗帜,引领广大青年凝聚到党和团的组织周围,开创工作生活的新局面。
可以说,搞好“青年文化”的品牌活动,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重要指示精神,实现组织覆盖全体青年、工作及影响覆盖全体青年的最好抓手,也是实现把工作成效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共青团;品牌;企业文化建设
引言:近年来,随着企业青年群体需求多样化和思维多元化的转变,如何更好的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立足载体满足青年文化需求、创新努力培育青年文化项目、健全青年文化支撑体系,使青年群体的学习与锻炼、培养和成长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活动,并以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长效机制塑造成为独具特色“青年文化”品牌活动,是企业在战略发展规划上需要提前谋划、超前运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1、“青年文化”品牌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青年文化”品牌活动是企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所在,是企业文化的活力之源,在引导企业文化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凝心聚力作用。
把丰富的“青年文化”品牌活动作为增强青年员工凝聚力的基础,积极探索品牌活动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扩大在青年员工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文化建设聚人心、攒力量,发挥品牌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2、先锋模范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核和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青年文化可围绕企业的工作核心,结合“青”字号工程,创建各种有效活动载体,突出中心,统筹安排,以先锋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比如:开展“青年先锋岗”创
建活动,成立青年科技创新小组,创建“青年绿色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同时在基层单位开展行业品牌建设,以安全管理、精细管理和配送服务等类别,加大品牌建设。
1.3、文明使者作用。
文明创建是当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发动青年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提高企业社会效益。
在这方面,企业青年要秉承雄厚的传统优势,继续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使者的作用,着力开展好青年志愿者活动和“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
2、如何发挥“青年文化”品牌活动在物资供应处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企业党政工团等组织要不断创新品牌活动。
实践证明,没有活动就没有凝聚力,“青年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努力形成多个“青”字号活动品牌,推动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搭建青工成长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舞台,为供应处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1、要通过“青年文化”品牌活动,努力构建青年文化的三大体系
2.1.1、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青年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时代特征日趋明显,这些都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物资供应处首先要着眼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始终保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努力建设企业德育文化体系。
2.1.2、要建设以创新性为特征的企业科技文化体系。
以培养青年员工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宗旨,通过大力开展“导师带徒”和“劳模带徒”课题评比,以及“五小成果评比”、“青工技能拉力赛”和科技创新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使青年员工的创新意识得到启迪,创造能力得到锻炼。
2.1.3、要建设以健康向上为特征的高品位企业娱乐文化体系。
把提高青年员工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的“知识型”文化活动、提高青年员工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竞技型”文化活动和陶冶青年员工思想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艺术型”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品牌,使娱乐文化不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上,而是呈现出高品位、综合性、立体化。
例如:演讲比赛、安全漫画展评和安全动漫视频评比,足球赛等寓教于乐活动。
2.2、要通过共青团载体的相互结合,努力构建企业文化的新型工作网络体系
2.2.1、加强青年文化五支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文化建设队伍的素质。
加强专职团干部队伍建设,引导专职团干部快速实现从单一服务型向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服
务型等综合型的转变;加强青年团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年团干部在员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化“理想、责任、作为”教育;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以“管理工作规范化、考评工作机制化、服务工作特色化、基础工作职能化”为目标,全面推进志愿者的“队伍、组织、项目、机制”四大建设,逐步形成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化、长期化、阵地化和广泛化;加强企业文化队伍建设,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一支由专家教授、知名人士指导,以优秀团员青年为基本力量的企业文化宣贯队伍,引导企业文化向高雅性、科技性、大众性、开放性方向发展;加强团标兵队伍建设,以青年员工中优秀共青团员、各类荣誉的获得者、积极从事科技创新的员工为基本力量,加强共青团标兵队伍建设,以确立学习榜样,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2.2.2、注重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
坚持“三基”,重点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活动作为工作突破口,广泛有效地把青年特别是游离在团组织之外的青年覆盖起来;着眼于影响全体青年,要把青年中带有普遍性、共性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一是活基层。
就要强化“基层第一”观念,充分体现面向基层,尊重基层,服务基层,强化基层联系制度。
坚持团的会议开在基层,工作做在基层。
坚持探索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尝试探索团支部联合开展活动等方式,强化沟通交流,活跃基层团的生活,提升基层团员青年凝聚力;开好与团支部内部青年的见面会,及时吸纳青年建议,营造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
提高团员参与程度,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使团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落实到支部。
及时调整充实不合格的基层机构或选举产生新的基层团支部机构,加强团小组建设,把积极上进的团员选拔到团小组长岗位上来。
二是强基础。
就要要坚持团的“三会一课”制度,巩固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创新团的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
紧紧围绕矿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优化载体,创新思路,建设和谐型、学习型团组织,稳步推进团的建设。
特别要做好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动态联系和关注。
三是固基本。
就要切实履行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
同时,注重共青团工作的事业化、实效化,叫响共青团品牌,扩大共青团影响,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依托党支部建设,建立有效的机制,把团的考核纳入党支部“三基”建设考核。
2.3、要通过“青年文化”品牌活动,努力构建青年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
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诚心诚意为青年员工健康成长服务
作为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竭诚为广大员工服务。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所感所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切实把握青年员工的思想实际,真心实意地为青年的生活、学习排忧解难,使企业文化建设更有针对性。
建立起企业文化保障体系,从组织、制度、经费、队伍、机制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又要广泛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增强服务能力,拓宽服务渠道和空间。
加强企业文化信息网络体系的建立,运用影视、网络、短信等现代传媒服务全体员工,增强企业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结论:新时期的“青年文化”品牌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挥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在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要大胆开拓,拼搏进取,勇于创新,大力打造适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品牌活动,在服务大局与服务企业员工的有机结合中推进企业青年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同时在文化品牌的创建过程中,要引导青年的价值观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融合在一起,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通过企业“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提高企业软实力,形成企业的精神支柱,为加快供应处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