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左半结肠炎和全结肠炎的治疗

左半结肠炎和全结肠炎的治疗

左半结肠炎和全结肠炎的治疗
左半结肠炎就是炎症累及到结肠脾曲, 全结肠炎指炎症累及超过肝曲者。

因病变范围超过了局部疗法可到达的部位(如降结肠中段至脾曲),一般需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或结合局部药物治疗。

一、轻、中度患者的治疗(一)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传统疗法仍为口服较大剂量(4~6 g/d)的柳氮磺胺吡啶。

约有80%的患者可在4周内达到临床上完全缓解或明显改善;约有半数患者可达到内镜表现的缓解。

如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或因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产生不良反应,或疗效不好,则可使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如口服奥沙拉秦钠胶囊(2~4 g/d)。

也可采用口服5-氨基水杨酸与局部应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不良反应较少,而且配合局部治疗,肛门症状可能缓解较快。

一旦缓解, 口服药应减半维持, 局部治疗可中断。

对高度复发危险的患者可用灌肠,2次/周, 配合口服药维持缓解。

但尚无随机研究的结论。

与安慰剂进行对照的研究表明,口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超过2 g/d时可更有效地控制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发作。

一般认为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在3.8 g/d的剂量之内,存在剂量反应性效应,进一步增加剂量,疗效并不显著增加,
而不良反应有可能增多,但有关量效反应的关系还需要在各种情况下通过研究证明。

奥沙拉秦钠胶囊、巴柳氮、奥柳氮,或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S)或乙基纤维素包裹的美沙拉秦(Pentasa.,颇得斯安)同样可达到与柳氮磺胺吡啶相当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少。

特别是在患者对柳氮磺胺吡啶过敏的情况下,更具有优越性。

奥沙拉秦钠与美沙拉秦对照(对100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3个月和1年,比较两药维持治疗的复发率)研究表明,两药相比,奥沙拉秦钠(畅美Ò)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美沙拉秦。

(二) 糖皮质激素药物
对口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合并或未合并使用局部疗法)治疗无效或某些症状复杂需及时得到控制的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常用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剂量为20~60 mg/d时,疗效与剂量呈相关性,剂量为60 mg/d时,比40 mg/d的疗效有所提高,但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因此,多采用剂量递减方案,一般先用40~60 mg/d的剂量,使症状改善,然后每周递减5~10 mg,直到每日为20 mg为止, 然后可每周递减2.5 mg。

但常用方案的科学性尚缺乏随机试验证明。

对口服糖皮质激素不能耐受或不良反应较多,可试用以下表5-6-1中局部应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

表5-6-1 局部应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
品种(灌肠剂)优缺点
推荐剂量(mg/d)
传统制剂
氢化可的松长期使用可致全身性不良反应,如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受抑制等100~125
醋酸泼尼松龙
20~30
倍他米松
5
新(难吸收性)制剂
氢化可的松泡沫剂肠内吸收差,全身不良反应减少80
偏磺苯甲酸泼尼松龙
20
倍他米松双丙酸盐肝脏内首过效
应增快0.5
巯氢可的松250
布地奈德(盐酸丁地松)灌肠剂肝脏首过效应极快,几乎无全身不良反应 2.0 (三)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1.5~2.5mg/kg)可用于糖皮质激素口服治
疗无效而并不亟需使用静脉制剂的患者,或无法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但硫唑嘌呤发挥作用较慢,有时直到用药3~6个月时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对照性药物撤除试验表明,硫唑嘌呤用于维持疗法也有效。

回顾性研究表明,6-MP对维持长期缓解具有重要价值。

二、重度患者的治疗对口服醋酸泼尼松、口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局部治疗无效,或出现中毒症状的重度患者,应采用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治疗7~10d。

如无效,则应考虑做全结肠切除术或进行环孢菌素静脉注射疗法(1~4 mg/kg)。

伴有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的患者可试用肝素类药物。

对有腹膜刺激征、高热、白细胞增加者推荐使用广谱抗生素, 如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加甲硝唑等。

同时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1楼2009-08-17 11: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