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台、地系梁基坑及破桩头技术交底书

承台、地系梁基坑及破桩头技术交底书

承台、地系梁基坑及破桩头
技术交底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技术交底书
水沟,选取基坑一角加深,作为集水井使用,降雨时放置污水泵,集水井尺寸不小0.75m*0.75m。

基坑开挖时若有降雨,在基坑内部挖设临时排水沟和汇水井,将雨水汇集后使用污水泵抽排出去,防止基坑受到浸泡。

⑸基坑周围和交通道口均设置明显安全标志,夜间尽量设红灯示警,基坑开挖后,在四周沿边缘设立由项目部提供的黄色围护栏,夜间加红色标志灯。

3.桩头破除施工工艺
常规的桩头破除工艺是采用人工结合空压机和风镐直接进行破除作业,作业范围局限,作业效率低,外观差,桩头质量难以保证。

而采用环切法桩头破除工艺可以保证伸入承台部分的桩基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并可以提高桩头破除作业效率。

工艺流程如下:
3.1测量放线、控制标高
钻孔桩两侧土方开挖完成后,测量人员将每根钻孔桩的桩顶标高(即深入承台15cm 位置)测出并沿桩顶标高处画第一道粗红线(即切割线),在第一道红线上方10cm处再画一道粗红线,即在桩顶伸入位置设置10cm高的切割带。

环向切割线标识示意图
3.2环向切割
用手持混凝土切割机沿红线切割,切割深度略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切割时,先切割2-3cm深,不得损伤桩基钢筋及声测管。

环向切割示意图
3.3环向开槽
桩顶标高处环向切割缝切割完成后,在环向切割线上部用风镐小心地凿出一条环形槽,槽宽10cm左右,深度以找出主筋为标准,在设计桩顶处形成一条保护隔离带,彻底消除大面积破桩时破坏桩头的可能。

环向开槽效果图
3.4剥离钢筋、凿除桩头
在隔离槽以上采用风镐凿出桩顶钢筋,使钢筋与混凝土彻底脱离。

对于深护筒导致的大直径桩身,往往钢筋保护层很厚,为加快进度,可采用小型凿岩风枪打眼并用短钢钎直接劈裂桩头以上混凝土,桩头凿除时,要由外向内,逐根把声测管及钢筋剥离,但不得损坏钢筋和声测管,所有的露出钢筋均向外微弯,以便后续施工。

剥离钢筋是桩头凿除施工的主要步骤,在环形槽以上采用手持式风镐凿出桩顶
钢筋,使钢筋与混凝土彻底脱离。

剥离钢筋效果图
3.5桩头切断
在环型槽位置水平打入钢钎,切断桩头。

钢钎孔宜沿桩周对称布置4个,角度严禁向下倾斜,以免造成提桩头时桩芯标高低于设计标高。

风镐成水平或稍向上倾斜钻进关键施工区域内的中上部混凝土(即设计桩顶上方 20cm 左右的混凝土),不断加深该处缺口,在风镐钻头顶进过程中产生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使上方的无效桩体断裂,且端头平齐。

打入钢钎示意图钢钎打入位置示意图3.6吊出无效桩头
起吊前确保桩头和桩身完全分离,然后进行起吊,起吊时尽量慢起以免对钢筋造成损坏。

吊装过程人员应远离操作范围,以防止桩头掉落发生事故。

桩头吊出后放置在远离基坑的地方采用吊车垂直向上起吊桩头,避免桩顶钢筋出现多处弯曲。

3.7桩头清理
桩头起吊后,在断裂面会有部分地方凸凹不平需人工凿除处理,按设计标高将多余的部分凿掉,并使桩顶新鲜混凝土面外露人工凿除关键施工区域的其余混凝土,修整桩头外露钢筋,清除桩体浮渣并冲洗干净。

桩顶面凿毛要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把混凝土表面浮浆及松软层全部剔除掉,直至露出粗骨料,注意不能把粗骨料剔松散,避免条状、点状或坑式凿毛。

凿毛完成后用高压水枪或鼓风机把浮浆及残渣清理掉,做到凿毛区无积尘。

待桩顶处理完后将弯曲钢筋进行调直,调直时人工手持钢筋扳手进行微调,整个基坑桩头钢筋调直完成后,用高压水枪对桩头浮渣等附着物进行冲洗,待冲洗完后将积水及时排除。

然后将声测管内灌满清水,配合桩基质量检测。

桩顶修整找平示意图
4.施工注意事项
⑴如何避免切伤主筋
为避免对桩周进行环向切割时伤及甚至切断主筋,需分两次(保护层厚时多次)进行切割施工,首次切割时深度控制在3cm以内(比钢筋保护层垫块少
2cm),待开槽明确主筋位置后进行最后一次切割,确保钢筋不受损。

⑵如何确保桩顶不凹陷
首先应抬高桩头的切断位置,以5cm为宜,其次均匀的布置切断点,并控制好钻孔控角度,最后采用吊车,垂直起吊,可以确保桩顶完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