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同步练习题卷: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word)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同步练习题卷: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word)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2018江苏苏锡二模)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

……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

……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材料三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所求,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致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

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

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学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3分)(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2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2分)2.(2019江苏南京模拟)日本的工业化是一个独特的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菱财阀兴起于明治早期,是下级武士出身的岩崎弥太郎以少量资本开始创业的。

到1945年上半年,三菱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军事重工业财阀;……在明治前期(1868—1885年),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与日本政府选择的“以武力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不仅得到了国家资金的补助和奖励,而且与军事相关的产业部门博取了远非一般工业部门能比的高额利润;……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先后担任三菱公司总帅的弥太郎、弥之助、久弥和小弥太等4位岩崎家族成员,都亲自在企业经营的第一线指挥,掌握公司的最高决策权,在不同的时代起了杰出的领导作用。

——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

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

后来大量的私人工业在日本出现时,政府的意愿和政策仍起到很大的作用。

纯粹追求利润从来不是日本企业的目的。

日本公司常常争取荣耀和威信,工厂管理者认为有责任为国家服务、服从上级并增益和保护下级。

这种态度直接来源于统治日本很多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三菱财阀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3分)(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扮演“中心角色”的主要措施,除此以外,概括日本工业化发展的独特性表现。

(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辩证地评价日本独特的工业化道路。

(3分)3.(2018江苏南通等六市二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

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

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

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

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

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

(5分)(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

(5分)4.(2019江苏徐州三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俄国,“解放”农民的是地主自己,是专制沙皇的地主政府和它的官吏。

……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越来越快了。

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

……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

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到了一些东西。

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

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政府的共同斗争。

——摘编自列宁《农奴制崩溃的五十周年》材料二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

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

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

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

……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主“解放”农民的主要原因。

据材料一,归纳列宁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4分)(2)据材料二,说明“专制制度的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

(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2分)5.(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三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

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进行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

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材料二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

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

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

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

据此,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农业改革启示。

(5分)6.(2019江苏徐州模拟)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一次重大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帝下谕旨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后,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

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了解公文程式,开出了长长的救时方,建策往往同时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财政等诸多方面。

然而,正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戊戌变法有了更大的展开面,波及更多人的内心。

方案种种,对策多多,却没有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对彼得、明治的模仿也只能是外貌,而不详其真精神。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材料二法之为用,其先后缓急,当视其所遇之时。

时安则局缓,时危则局急。

而中外风气,号为讲求时务者,皆务搜求新异之说,以为迎合上意之具。

臣愿我皇上于广开言路之下,必持一安危缓急之定见,必以求实为先,勿为好奇所动。

愚臣之意,究以练兵造械为至急之图。

环顾诸臣,其老成者既苦于素无学术,其新进者又苦于未经历练。

故于奏对之次,颇怀有君无臣之忧。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的主要举措,并分析百日维新的原因。

(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6分)答案1.(2018江苏苏锡二模)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

……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

……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材料三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所求,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致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

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

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学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 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3分)(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

(2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2分)答案(1)措施:整顿太学。

(1分)特点:教育与仕进相结合。

(2分)(2)领域:办学管理机制;办学机制;教学内容。

(3分)(3)特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培养忠孝思想相结合。

(2分)(4)认识:教育要与现实相结合;教育改革要与国情相结合,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

(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2019江苏南京模拟)日本的工业化是一个独特的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菱财阀兴起于明治早期,是下级武士出身的岩崎弥太郎以少量资本开始创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