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论
实现手段
最终目标
• 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 合的创新模式
• 系统高效整合与业务高 效协同
• 公众多方参与互动创新
• 民生幸福是最终目标
• 利民、便民、为民
• 为市民、企业提供人 性化、高效率管理和 服务
• 制度化融合机制
• 城市环境优美、运行 高效
6
Confidential ©2012 WI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慧城市建 设的迫切性
可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服务 强化安全防范 优化环境保护 提升生活品质
强化技术优势 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政务管理效能 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11
Confidential ©2012 WI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一方面,狭义智慧产业发展将直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全市信息产业总产 值成为我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高新科技软件业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广义智慧产业进一步发展将促进我市产业升级换代。加快智慧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 业等领域的应用,将使这些产业实现升级改造, 实现从“一般制造”向“智慧制造”、从“一般服务”向“智慧服务”、“一般农业”向“智慧农业 ”的转型升级。
10
Confidential ©2012 WI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罗华广
建设智慧城市的迫切性
战略新兴产业突破 支柱和传统产业提升 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 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高新技术应用延伸 技术创新生成经济效益 社会创意转化产业成果
全客户群体
面向应用的固网、移动、 数据和信息服务等多业务 整合
全业务领域
服务延伸至规划、集成、 建设、运营、维护等全环 节
全服务环节
涵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
全技术要素
对顶层设计 的要求
12
Confidential ©2012 WI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创建经济转型 升级的路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一是有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是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美国波音公司在波音777的研制中,通过采用虚拟设计制造等技术 ,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40%以上,成本降低了25%,出错返工率降低了75%。再比如,我市的镇海炼 化,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后,基本实现炼油工业废水“零排放”目标, 三是有助于强化对节能减排的监管。
• 主要依靠高速光纤网络的铺设实现 互联互通、快速感知及信息共享。
罗华广
智慧城市发展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服务模式提炼探究
1 国内外经验扫描
国外类似服务特色 国内同类服务亮点
创新源于战略目标聚焦
业务组件抽取整合 3
将服务在最有效渠道推出 服务渠道对接融合
智慧城市持续发展
2 业务梳理资源整合
知识、服务和体验集成“一入 一出”政府围绕市民
民生
两 化 融 合: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战 略 产 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 息技术并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 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产业
低碳
促进 智慧
支撑
幸福
产业基础
• 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 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 • 创新型城区建设 • 绿色生活 • 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德国T-city
• 德国电信投入8000万欧元,经过三年,建成了智慧 旅游、智慧安防、智慧电表、智慧基础网络等体系 。实现了想游湖,按一下手机就可以买到船票;如 果想呼救,按一下手机发出求救信号,GPS定位将使 水上警察5分钟内到身边,城市里随处可见多媒体信 息站;大多数家庭里都安装了Al1~in—one 的“智 慧电表”。
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 新模式,是一种新的城市管理生态系统。
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要举措。
是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粘 合剂。
实现途径:通过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 解题,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的全过程 中,运用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精细化、可 视化、互动化等科技手段,推进管理创新。 内容上来看,智慧城市要涵盖城市的产业、 民生、环境、防灾减灾、行政治理、资本配置等 方面。
罗华广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意义
提效管理与服务
• 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信息 技术的的应用,使城市管理与服 务更智慧、有效。
• 整合与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构 筑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 预测和决策体系。
•管理与服务更高效、人性化
改善民生体系
•就医、住房、出行、就业和社会保障等 “四难”的解决 。人居环境、服务环境 、人文环境和就业环境等“四优”的创 建。
内容涵盖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科技等社会发展与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体现了 “智慧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此前智慧城市建设均由各地政府自主开展,住建部的试点建设项目,从国家部委层面进 行全国统一布局规划,并对资金筹措渠道和结果评比有明确列示。
是我国迄今为止首次由国家部委制定、以国家政府名义出台的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文件, 智慧城市将成为评价城市政府建设和管理政绩的重要指标。
2016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发展形势 第二部分:城市概况现状调研 第三部分:城市的原则、定位与目标 第四部分:现状调研与差距分析 第五部分:主要任务分析
第六部分:重点项目和实现路径
第七部分:投融资体系与资金分析
第八部分:运营模式
第九部分:保障体系
第十部分:效益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2
Confidential ©2012 WI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理念上来看,以智慧系统作为粘合剂,将集 约、低碳、绿色、人文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 到城镇化当中。
“集约”,就是提高城市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
的运行效率,所有资源,包括土地、生态、能源、空
智
间资源等都必须高度集约、节约地利用,并尽可能做 到资源循环利用;
慧 “智能”,就是要使得城镇智慧化、精细化、人
智慧浦东区
• 整合、创新地将各种先进数字技术应用到 城区内工作、生活的各种领域,使人身处 的环境、系统变得聪明起来。在政府行为 、行业产业、城市管理、公众服务、企业 发展、市民生活和环境安全等方面实现“ 智慧化”,打造成“数字高原、智慧浦东 ”。
8
Confidential ©2012 WI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医食住行文教体与公共服务体系改 善。创建宜居宜商宜业的智慧城市
提升资源环境效率
•通过智慧技术的应用,城市生产 生活将以动态的、实时的、更加 精准的方式实施管理 。
•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 高,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明 显下降。
•生态绿色的内生环境
促进“产、城 、人”融合
产城人融合
打造智慧、生态、现代国际化新城。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会实现城市生活质量“幸福提升”、区域综合竞 争力增强、城市格局优化、环境生态提升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的提升, 将智慧化成果惠及民生,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实现产城发展良性互动
5
Confidential ©2012 WI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罗华广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十二五规划的理解
社 会 服 务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 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完整覆盖 城乡并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与社会管理能力,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 性化、可视化、互动化,以此构建更为智慧化的生活
市 环境,实现百姓生活更便利、更幸福的城镇;
“绿色”,是指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循环利用的资
源和能源来善待生态环境,实现低冲击式发展;
“低碳”,就是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最大限度
地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和产业中应用,从而达到城
市建设与运行尽可能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目的。
7
Confidential ©2012 WI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罗华广
世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达一千 多个,未来还会以每年近20%的复合增 长率增长。
佛山禅城区智慧新城
• 以建设“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示范区为目标,利 用“三旧改造”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 管理智能化,促进居民生活网络化、数字化、移动 化,国际化,建设智慧型产业聚集区、睿智管理先 行区、智能生活新天地、美丽和谐好家园。
菲律宾苏比克湾“智能城”
• 拟通过安装大容量光缆,为企业提供 现代化的通讯功能设施,将智能城区 域内所有的联邦政府机构、企业组织 、科研单位及居民家庭连成一体,将 整个系统与全球网络联网运行。
马来西亚超级智慧城市
• 分为软件开发区、系统综合区、电 信与网络服务区、动画与电影区、 电子区、教育与培训区等。
罗华广
智慧城市建设对顶层设计的要求
政府关注点
顶层设计需要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 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 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