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整合

浅谈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整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治理学院系(院) 2011届
题 目浅论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整合
课题类型论文课题来源教师推举
学生姓名束明文学 号200707090031
专 业国际经济贸易年级班2007级
指导教师刘韩云职 称助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填写日期: 2011 年 4 月 5 日
一、本课题研究的要紧内容、目的和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要紧内容: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跨国公司文化整合的研究是全球竞争和跨国公司持续进展的需要,能够促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理有序的竞争,进而促进跨国公司的持续进展;能够促进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稳步推进,能促进各种重要战略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淌,使企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不同国家跨国公司治理者以及职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共同应对跨文化冲突以及加强跨国公司在各领域的合作;本课题的研究还能使企业增强自身的活力和凝聚力,提高运营效率;本课题的研究能指导中国跨国公司更好的进行文化整合,提高跨文化治理能力。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进展趋向)
关于“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整合”这一问题的研究,从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看要紧有以下研究成果: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趋势
秦斌(1996)认为文化冲突的发生机制及后果,异域文化对跨国经理治理风格的阻碍,跨文化冲突与海外经理的选派是关系跨国公司成败的重要因素。郑文全。杨晴翔(1996)认为企业跨国经营文化冲突的要紧缘故是不同社会制度造成的,同时指出跨4文化治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经营当地化是跨文化治理模式的必定选择。卢岚、赵国杰(1999)认为跨国经营文化冲突对企业阻碍重大,提出跨文化治理研究的必要性,并对跨文化治理的一体化模式与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总结了跨文化治理思路的启发。
本文从企业文化整合的内涵和缘故着手,探讨了文化冲突对企业跨国经营的阻碍,同时对一些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并运用一些成功案例讲明了跨国公司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冲突以及如何样实施文化整合来应对文化冲突。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整合的相关理论,包括跨国公司经营中文化冲突的概念以及文化冲突的识不和企业文化整合的内涵;第二部分从文化冲突对跨国经营的负面阻碍和优秀文化对跨国经营的重要作用两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整合的缘故;第三部分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中日美三国文化进行比较,得出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存在的重要差异。第四部分采纳具体的企业文化整合案例分析总结了跨国公司在面对文化冲突时应该采取的一般策略以及中国跨国公司文化整合现状和对策研究。
到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更多地走出国门,面临的文化挑战不断增多,国内学者对文化冲突整合的研究也更为突出。黎伟(2000)认为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企业治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治理的各个职能如何样对文化冲突进行整合,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治理。南京的项国鹏(2001)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对跨国经营的企业产生了专门大的负面阻碍。浙江大学治理学院的杜红,王重鸣(2002)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跨文化适应问卷,并运用此问卷调查了外资企业的314名高中层治理者,采纳探究性、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跨文化适应的结构维度和适应模式。结果表明决策价值前提、人力资源利用,治理规范化构成了跨文化适应的治理决策维度:中外经理沟通、直接上下级关系、中高层团队合作构成跨文化适应的人际合作适应维度。跨文化适应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十分紧密的关系。随着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增加,中国学者对跨文化治理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对文化冲突也有了新的研究。张素峰(2003)认为跨国经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语言、适应和信仰等存在的差异,文化差异要紧表现在时刻、空间和语言等方面;因不同文化差异引起文化的冲突,解决这一冲突的途径是实行跨文化治理,能够通过母国文化主导型,当地文化主导型,文化嫁接型和企业文化主导型四种模式来进行;跨国文化从冲突到融合,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跨国治理。黄年根(2003)认为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的,要消除文化冲突,就必须进行文化整合:第一,识不文化差异。第二,进行跨文化培训。第三,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和企业文化。胡宗华(2003)提出企业文化创新的跨文化因素、跨文化冲突以及跨文化治理的创新策略。刘珂(2004)对企业的文化冲突分析得出跨文化治理的结论。
2.国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趋向
最早从文化层面对不同民族差异进行比较的理论应该追溯到1961年,克拉克汤姆(Clarketome,1961)和斯特罗贝克(Strobeike,1961),他们从人性的善恶、个人集体、等级体系等几个方面指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此同期的豪尔(Hall,1960,1966)也从协议、空间占有物的数量、过去今后的时刻关系等方面对文化冲突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时期的学者并没有提出完整体系的文化比较成果,研究方法也欠缺科学性,没有从实证角度来提供有力讲明。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调查分析,找出跨国公司经营中存在的文化冲突,引起跨国公司治理者对文化冲突的重视;通过对文化冲突产生缘故的分析,使跨国公司治理者对文化冲突的产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使他们能尽可能幸免文化冲突的产生或者尽可能减轻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阻碍;通过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比较使跨国公司治理者增强跨文化治理的观念,合理应对跨文化冲突以及有意识的整合各国各企业优秀文化,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能使中国跨国公司认识到自身在跨文化治理方面的不足,进而不断的去改进,使自己得到持续的进展,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十九世纪80年代初,哈勒(Hallam,1981)和威尔波特(Walebotn,1981)对参与决策制定的研究显示出不同国家的治理人员关于决策制定的五种方法在行为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他们还显示下属人员往往希望他们的治理人员采纳一种更加积极参与的工作作风,而不是由治理人员做报告的方式。他们称此为“权力转移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