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心理学

浅谈心理学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心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是研究人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学了一个学期的心理学,使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学心理学可以让我重新的认识自己,认识了怎样去了解别人,对以后的工作也由很大的作用。

心理学无论在教育学,医学,工业心理,管理心理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化的今天,很多工作都是要人性化的,关注人、尊重人性,才能更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效率的提高,就我们教育专业来说,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

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

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

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和数学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方面也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心理学它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学研究,探讨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和致病方面的作用,并研究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行为特点。

医学心理学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特别是在精神病医院中发挥作用,他们用心理测验诊断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

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

病人的康复过程也是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是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使他尽快恢复健康。

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工作,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与帮助。

医学心理学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较快,心理测验已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目前,全国的精神病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

工业心理学主要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研究现代工业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又称人机系统,这是在工程设计中使设备适应人体的活动特点,从而使工作效率达到最高。

工厂的温度、照明和工作条件,航空工业中飞机座舱的仪表显示,车船驾驶系统的合理性都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课题。

它还研究工业劳动中,职工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职工的选拔、训练、评价、使用等人事组织问题,还研究工作动机、鼓励手段、意见沟通、组织结构、领导行为等心理学问题。

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的工业心理学有比较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结合照明、显示器设计、交通信号,以及工业企业的领导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效益。

心理学在各方面的应用事很广泛的,他能充分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心理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而且现在这个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也达到空前的境地。

我们研究的这个学科究竟该属于什么范畴呢?对于它的研究对我们的人生发展有何意义呢?首先,心理学属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中间的学科,或称边缘学科。

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社会学科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原本以为“心理活动”是由于人的内心活动而引发的各种悲伤,快乐,忧郁,沉闷等等的情绪,因为我们直觉上的“心理”感受似乎都来自人的心脏的感受,我们难受了,就会真的觉得“心”难受,以至于我们的研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剖析人的“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而近乎走入误区。

现在我才知道“心理”的所有反应都来自于我们的大脑意识的控制。

而且根本就与“心”没有关系。

人的情绪也是由大脑的暗示,思想而指导产生的。

或许以前都不会相信心理学会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多大的帮助,现在觉得自己是彻底的错了。

有时候通过研究一个人的心理可以改变她的对于生活的态度,甚至性格,气质也都是与一个的心理分不开的。

尤其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虽然说我们的生理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心理还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等等还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我们或许会由于处理不当而陷入焦虑,苦闷,忧郁的状态。

这时我们不应该掩盖我们的想法,情绪。

心理问题已经不在是什么难堪而需要我们去回避的,而不敢面对问题。

当我们处于情绪的低谷时,真正应该去做的是适当的放松与释怀。

实在无法排解时我们应该积极的去看看心理医生,看看心理指导的书籍。

暗示自己要勇敢,坚强,乐观,这在心理学上是非常重要的。

从而让自己更快的走出阴沉的情绪,以良好的状态去奋斗。

经过不断的锻炼去磨砺自己的性格。

如果我们去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其实,它并不会像我们以前认识的一样显得理论而空洞。

没有丝毫真实的价值,只是谈谈而已。

或许人的行为就是这样,有时候确实需要我们人为地去控制什么。

心理学就像一个很有效率的工具一样让我们行为完美到淋漓尽致。

完美在现实中当然是触不可及的,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努力去追求,逐步地趋近于完美的边缘。

我相信如果我们去尽力的控制自己,在心理学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我现在在读一些关于应用心理学的书籍,我觉得读一些这样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容易准确的掌握人的内心活动,可以充分的,合理的管理自己的行为,发展自己的事业。

心理学不只是简单的自然学科,它给我们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应用与生活的管理,指导我们的行为更加有条不紊。

从而更加容易的发挥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赢得人生,满载而归。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起初,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来源于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所谓的“励志”书。

有很多励志书是所谓的“伪书”,没什么科学道理。

不过,经常在那些书上看到一些心理学的名词,象“心理暗示”什么的,大概就是我接触心理学的开始。

我觉得心理学和医学有些相似,都是很古老但又很年轻的学科。

说它们古老是因为很久以前人们就无意识地运用了相关的知识,了解了浅显的道理。

然而作为科学,它们都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曾经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那里面介绍了很多大众甚至心理工作者对心理学的误区。

比如,关于科学要有证伪性,不能怎么解释都能说得通。

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似乎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这本书里,认为它不具有证伪性,不属于科学。

这本书还有一些很有趣也很经典的例子让人们知道有时被骗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做事,很多错误都可以避免。

比如,书中讲出现过会算术的一匹马,事实上它只是能分辨出饲养员微妙的动作、表情变化。

我也在老师的建议下阅读了福柯的《临床医学的诞生》,这本书比较难懂,有很多医学的专业词汇。

我只勉强把它看完了,也许只能算是翻了一遍。

但从这本书里,我发现,今天看似很科学很严谨的临床医学,在2、300年前的做法还是那么幼稚。

那么我就从心理学的几种理论观点,也就是研究取向,与临床医学的异同,来谈谈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吧。

心理学中的生物学取向和医学一样要依赖生理学,如果生理学没有发展到今天这样成熟,那么恐怕心理学的这一取向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心理学的生物学取向主要研究的是人脑,而人脑是宇宙间最为复杂的结构,所以心理学不可能仅由这一取向来建构。

而心理学的行为研究取向呢,排除了心理、意识,做实验都只拿动物做被试,看似是心理学成了一门真正的自然科学,但实际上无法了解心理、意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好象医学生开始也只解剖动物,当后来解剖真正的人体标本时,才会发现人和动物有相似但更有不同。

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取向也许有一些合理因素,但由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不能算是严格的自然科学。

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研究取向关注的是人的主观内心体验,如人的本性、潜能、价值观、爱以及人类生活的迫切问题和真实感受。

研究对象是健康人,好象与医学没什么相似,但医学中的预防医学也是研究的健康人,还有中医,是很有些人本主义的。

心理学的认知研究取向与临床医学最为相象,它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认知。

3.李凌学习心理学的体会是:心理学是一门帮助人的学问,也是一个帮助得到的学问,但心理学解决不了人最根本的问题。

在我的体会中,有些人因为接触心理学而解决了心理问题,被释惑了,豁然开朗了,走出自己阴影中了。

但也有一些朋友为了活的更好去学心理学,结果问题更严重了。

就好像今天的现实让我们的确有些不能让人接受。

今天我们的楼更高、路更宽,但我们的性情却更为急躁,眼光更加狭隘;我们的花销越来越多,但是得到的享受越来越少;我们的住房更大了,但我们的家庭却更小了;我们有了更多的妥协,可时间却少了;我们有了更多的知识,但我们的判断力变差了;我们有了更多的药品,可我们的健康却更差;我们的财富倍增,但我们真正的价值却在减少;我们说得很多,但我们真正的爱太少,怨恨太多;我们往返过遥远的月球,却很难迈出一步去亲近我们的左邻右舍;我们已经征服了太空,却征服不了我们的内心,我们离心越来越远;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但我们的道德却在堕落;我们的时代更加自由了,而我们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我们的食品更多了,但我们的营养却越来越少了;现在每个家庭的收入更高,但离婚却越来越多了;我们有了更完善的住房,但我们有了更多破碎的家庭。

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陶醉在进步的美梦中,还没有来得及醒来,慈悲的大地母亲却在敲打着我们身体和灵魂深处,08年512地震,雪灾,全世界的水灾和风灾,还有气候的变暖,以及经济危机,太空垃圾的警示,三鹿奶粉,等等。

把人类拼命塑造起来的进度社会与发展社会的现实,粉碎得体无完肤,灵魂尽散。

纵观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很大的圣人和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但社会让人越来越不如人意!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出来问题?所以,我认为解决根本问题还得从“根”出发。

那根是什么?有待人文工作者进一步探索,或许探索一条适合人本性的一条路,去处习性,回到我们本有的自然的中心中,那时,或许我们都活得相安无事4. 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学可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源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家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希腊。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都把“心”的探讨,视为哲学上的主要问题之一。

到了19世纪末,受生物科学的影响,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科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常常被冠以“玄”、“神密”、“不可信”甚至是“伪科学”的名头,如果问非专业的人士什么是心理学,可能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其中不乏一些偏见和误解: 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大多数心理学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周围人得知了你的专业时,他们会马上好奇地发问:“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和算命先生差不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