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1)第一章工程总说明 (1)1.工程概况 (1)2.设计依据 (1)3.设计范围 (2)4.系统总体方案概述 (2)第二章施工准备 (10)1.施工技术准备 (10)2.施工实施准备 (10)第三章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12)1.基础工程 (12)2.设备安装调试工程 (14)第四章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具、检验仪器情况 (34)1.施工机械、检测设备的选用 (34)2.机械、检测设备的安全性能 (35)3.施工机械、检测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 (36)4.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 (37)5.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8)第五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39)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40)1.质量目标 (40)2.各施工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 (40)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1)4.主要材料保证措施 (51)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53)1.安全施工目标 (53)2.施工安全保障体系 (53)3.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55)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60)1.文明施工目标 (60)2.文明施工管理 (60)3.环境保护和卫生措施 (62)第九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64)1.整体控制目标 (64)2.施工进度计划 (64)3.整体工程施工顺序 (64)4.主要物质、施工设备进场计划 (65)5.保证工期的措施 (66)6.进度计划表 (69)第十章施工平面布置 (70)1.施工平面布置说明 (70)2.施工平面布置图 (70)第十一章关键工程部位的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 (71)1.关键工程部位分析 (71)2.穿线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 (71)3.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73)第十二章施工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75)1.施工图的准确性 (75)2.与土建工程的配合 (75)3.设备供货 (76)4.施工统一管理 (76)第十三章与相关专业的施工配合说明 (78)1.弱电系统工程总承包说明 (78)2.工程协调 (78)3.弱电系统配合与各系统界面 (79)第十四章售后服务 (82)第十六章技术培训 (85)1.培训计划 (85)2.培训容 (86)3.培训应达到的目的 (86)4.培训费用、时间、地点 (87)第二部分附录 (88)表1 项目拟分包情况表 (88)表2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89)表3 劳动力计划表 (92)表4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93)表5 临时用地表 (94)表6 技术偏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总说明1.工程概况本次工程为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病房大楼(智能化);施工工期:配合总包进度按期竣工并移交整个智能化系统工程。
该工程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机房地面接地及UPS电源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监控报警改造线路、大屏显示系统(一楼住院大厅)、触摸屏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综合管线系统。
2.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84-200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GB50057-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要求TC 260-N0073及其他国家,行业相关标准业主提供的相关建筑、水、电、暖等图纸。
3.设计范围根据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码头铁路项目的建筑概况以及其业务运营的流程,本次智能化系统设计以下子系统:(1)综合管路系统(2)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入侵报警)(3)数字电视系统(4)公共广播系统;(5)信息发布及触摸屏查询系统(6)机房电源接地及UPS电源系统(7)楼宇自动控制系统(8)综合布线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4.系统总体方案概述4.1.综合管路系统除特殊情况外,本工程中弱电各子系统室外主干线缆敷设套管采用SC(镀锌钢管)管在电缆沟辐射,电缆沟支架与强电反侧安装,电缆沟管路链接处需要好保护处理,电缆沟施工要求需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施工参照《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及《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
室外各主干管道主干配线规格数量及走向详见各子系统图纸。
本工程中各楼宇工作区水平线缆(线径在0.5cm)的护套管、槽设计:各子系统室不同用途线缆穿放导管相应独立,低于24V(或低载流)的控制及信号传输线缆可以在同一电缆桥架或隔仓布放(或同一室外管路穿放),高于24V电源线必须分单独隔仓布放(或单独管路穿放)。
楼宇导管均采用屏蔽性能较优的KBGФ20、KBGФ25导管预埋暗敷,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范施工;管、槽配置原则上橫截面利用率保证在(40%~60%)以,2根以下水平线缆选用KBG20导管,3~4根水平线缆选用KBG25导管,4根以上采取分管穿套敷设以此类推,线缆较多部位采用电缆桥架布放,具体详见施工图纸。
穿放电缆或导线的钢管部需光滑,不应有扁曲或折痕,钢管弯曲半径应大于外径6-10倍,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钢管两端管口需挫光,不管穿线与否,均应预置牵引钢丝。
电缆桥架设置在走廊顶及垂直弱电竖井。
除表明外均采用镀锌电缆桥架。
垂直安装时应保持垂直,偏差不应超过2mm/m(特殊情况除外)。
水平槽式桥架安装时可用吊架吊装或用托臂支撑,托臂或支架设置距离为1.00m~2.00m由膨胀螺栓固定在附近侧墙或顶板上,遇空心砖或固定不牢靠的情况下需采取加固措施。
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m。
线缆桥架安装橫截面利用率保证在(60%~70%)以,桥架规格详见施工平面图。
电缆桥架与楼宇进户管对接时应架设过渡连接箱,并应在桥架与桥架、管、箱等金属部件连接时按照现行规范做好跨接及接地处理,具体规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在本图纸中不再体现。
弱电各系统管路及金属部位均需做等电位接地处理,弱电间、机房必须要有与大楼接地体可靠焊接的接地铜排,具体由业主协调电气专业考虑。
除注明外,所有弱电管线经过土建伸缩缝时请按规定采用软接头及过路盒加以保护,图中不再注明;当暗敷设弱电管线穿越建筑物沉降缝时,均应按施工规范进行处理。
除本说明外,均按照国家建设部,信息产业部以及地方各个有关部门已颁布的有关电气或信息通信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施工时需与土建施工单位及其他相关工种密切配合施工。
图纸标注说明4.2.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入侵报警)4.2.1.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点主要分布在各大入口处、楼梯、电梯、大堂、走廊、仓库重点区域、室外码头等,基本覆盖公共区域;整个粮油码头共设计室外彩色枪式摄像机9个,室外智能快球摄像机15个,室彩色枪式摄像机36个,室智能快球摄像机10个,半球摄像机69个,电梯专用针孔摄像机3个,安防紧急按钮9个,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36个。
系统呈星形结构辐射整个粮油码头,安保监控机房设在6层调度室,1F消控中心设分控中心。
在1F消控中心和6F调度中心均设置数字矩阵,通过矩阵联网技术达到互联互控效果。
系统传输,监控视频信号线缆部分采用SYV-75-5视频线,控制线采用RVVP2*1.0引至监控中心;侯工房、室外码头、铁路等部分摄像机通过光端机模数转换采用6芯单模光纤传输。
综合办公楼电源采用集中供电(220V供电到各楼层机柜、接线箱经变压再向各终端设备供电)的供电方式,电源干线采用ZR-BV3*2.5,支线采用RVV2*1.0。
仓储楼、侯工房、室外码头、铁路部分电源采用就近供电,由强电方配合市电配电柜需满足2级负荷要求。
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实现联动,硬盘录像机的硬盘容量按每路CIF画面十五天录像时间考虑。
消控中心和调度中心各设置一组电视墙满足矩阵和硬盘录像机的画面回放需要。
4.2.2.入侵报警报警探测器主要分布在各重要场所及必经地如:各门厅、电梯厅等;室双鉴探测器探测器支线采用信号线RVV4*0.75,报警按钮采用Rvv2*0.75,各前段探测器经过防区模块以RVVP3*1.5总线直接引致6层调度室。
4.3.公共广播系统;本背景音响系统融合公共广播和火灾应急广播的功能,提供公共广播服务性广播、业务性广播和火灾事故广播。
服务性广播系统可在一些公共场所、走廊提供背景音乐,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提供轻松和谐的氛围;业务性广播可在所需要的区域播放通知、呼叫,传播公共信息,例如室外码头调度呼叫,重要通知等。
火灾事故广播提供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受害人群引导,避免混乱。
整幢大楼共设计3~5W吸顶式扬声器85个,5~8W壁挂式扬声器29个,室外音柱6只及号角9只。
末端扬声器按照消防分区进行划分。
公共广播系统的机房设于6层的调度室机房,根据消防分区规划及功能区域划分原则共设计16个分区,每个分区一根主干线缆,每防火分区设置一个音量调节开关。
另外在1F的消控中心设置分控中心,设置1个远程呼叫站,及分控键盘。
施工要求及说明:由于本系统前端喇叭与消防喇叭合用,因此本工程的广播线缆均需穿设金属管,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保护厚度不少于3CM,采用明敷时,必须在金属上采取防火措施。
室广播分区支线采用ZR-RVS2*1.0,干线采用ZR-RVS2*1.5;室外分区采用RVVS2*4防水线缆,线缆耐火特性应符合(GB12666—90)中A类要求,具体广播分区及喇叭分布、线路走向,详见系统图及平面图纸。
机房至弱电井主干线缆走单独设置防火型桥架引至各弱电间,室外主干单独穿管以免与其它信号相互干扰。
4.4.有线电视系统系统设计为双向邻频传输系统。
系统满足国际要求的双向系统,设计为860MHz 双向领频的综合业务,其中下传通道为86-860MHz。
CATV系统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接收信号源、前端设备、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配网络。
接驳当地广播电视运营商提供的信号源,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节目信息。
本系统中心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有线电视机房。
系统需采用可对每端口进行电平调节的分支器/集线器的分配结构,分支器/集线器集中设置在弱电间的有线电视箱,可根据每终端长度对输入电平进行独立调节,终端分为2大类,模拟型和数字可点播型:数字可点播型分布在办公楼宿舍、及侯工房等区域,每终端增加6类UTP数据回传链路;普通型设置在餐厅、会议室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