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管道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石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加,引发中国管道运输业迅速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十一五”期间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适当分析,对未来中国管道运输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道;现状;发展1.引言管道运输作为中国五大运输系统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中国油气管线总里程增长迅速,极大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中哈原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等工程为标志,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和管道运输发展,为解决我国能源运输紧张、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油气供应量和运输量必将大幅度增加,由此也将会带动管道运输的大发展。

2.“十一五”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快速发展时期。

截止2009年底,随着一批油气长输管道的建成,中国国内已建成油气管道总长度为6.9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1.9万公里,成品油管道1.8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2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末,全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将达到8万多公里。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管道整体运输能力不足,管道网络化程度仍然较低。

(见表1)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6万公里,年平均增长0.7万多公里。

2009年全国油气管道运输量45598 万吨,是2005 年的1.5 倍;油气运输周转量达到2022亿吨公里,是2005年的近2倍。

我国近80%的陆上原油、20%的成品油和95%以上的天然气都是通过管道运输的。

表1 世界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等5国管道长度(万公里)管道总里程天然气管道成品油/原油管道美国77.3 47.9 23.2俄罗斯48.4 30.0 14.5英国46.5 28.8 14日本28.3 23.9 8.5中国 6.91 3.2 3.7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油气管道建设总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管道建设需求十分巨大。

未来5-10年仍将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油气管网将逐步完善,预计2011-2015 年将建设管道总长度约为8万公里以上。

2.1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随着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开工,我国西北、东北和西南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资源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其中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期已经建成投产,是我国成功实施的第一条陆上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

这些管道的建成,不仅使我国摆脱资源引进单一海上通道的不利处境,增加了进口资源的安全性,还为中亚资源东流打开了通道。

(2)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已经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还在筹划中。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从中俄边境的漠河进入我国黑龙境内。

该管道设计输油能力1500万吨/年,已于2010 年12 月投产运营。

(3)西南油气进口通道西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原油管道设计能力2000 万吨/ 年,天然气管道设计能力120 亿方/ 年。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已经于2010 年6 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 年投产。

2 .2 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约8.2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4万公里,原油管道2.2 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万公里,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

(1)原油管道自1958 年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新疆克拉玛依到独山子炼油厂输油管道建成后,随着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油田的相继开发和大中型炼油厂的建成投产,输油管道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原油管道已经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输油管网。

主干输油管道主要包括庆铁线及复线、铁大线、铁抚线、铁秦、秦京线、阿独线、西部原油管道、东黄线及复线、东临线及复线、鲁宁线、甬沪宁线及仪长线等。

到2010年,建成原油管道2.2 万公里,原油管输能力5亿吨。

(2)天然气管道我国天然气管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一线投产后管道建设的加速发展,全国性输气管网已基本形成。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形成了由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系统、秦沈线、忠武线、涩宁兰及复线、长宁线、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川气东送、榆济线等管道为骨架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供气网络,已建成管道总里程4万公里,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并已在西南、环渤海、长三角、中南及西北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

(3)成品油管道我国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成骨干输油管道,形成了“西油东运、北油南下”格局。

主干成品油管道包括西部成品油管道、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茂昆成品油管道等。

到2010年,建成成品油管道总里程2 万公里,管输能力1.9 亿吨/ 年。

2.3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洋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管道建设里程中石油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系统外管道建设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截止2009年末,中国石油拥有的管道总里程达到5.07万公里,占全国的73%以上,其中原油管道1.32万公里,约占全国的70%;天然气管道2.86万公里,约占全国的90%;成品油管道0.89万公里,约占全国的50%。

中石油集团将在“十二五”继续加大油气储运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管道建设总计为5万公里左右。

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在规划相应的长输油气管道,中石化的管道主要集中在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1.4万公里以上,中海油主要集中LNG 管道和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0.8万公里以上。

伴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陕京三线等一批干线管道建成,沿线地方政府对天然气下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正在逐步增加,各地逐步成立省级管网公司,区域性、地方性天然气管网建设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预计未来5 年总规模将达到8000 公里以上。

表2 按投资主体预测2011-2015 年管道建设量(万公里)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 地方政府 总计 原油0.6 1.4 0.8 0.8 0.8天然气3 成品油1.4 合计5 2.4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管道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仍然较低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在货物运输市场中的份额仍明显落后。

尤其是成品油管道运输比例很低。

美国有约15万公里的成品油管道,成品油管道运输比例达到47%(水运23%,公路29%),管道运输是成品油输送的主要方式。

我国成品油管道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欧美,2008年底全国成品油管道里程约为1.3万公里,不到美国的1/10,成品油一次运输的管输比例只有20%,成品油运输仍以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为主。

由于资源产地与市场分布不均衡,造成油品调运不及时和不灵活。

近年来,虽然加快了成品油管道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成品油供应和需求增长较快,管道建设依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中国管道运输现状见以下各表。

表3 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里程(1978~2008年) (单位:万公里)年份 铁路 公路 内河航道 民航航线 油气管道 合计 1978 5.17 89.02 13.6 14.89 0.83 123.51 1980 5.33 88.825 10.85 19.53 0.87 125.405 1990 5.79 102.83 10.92 50.68 1.59 171.80 2000 6.87 140.27 11.93 150.288 2.46 311.82 2004 7.44 187.07 12.33 204.94 3.82 415.6 2007 7.8 196.2 12.35 234.3 5.45 456.08 2008 7.97 200.9 12.3 246.2 5.83 473.2 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 (2009)表4 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里程发展情况(1978~2008年) (单位:万公里)年份 铁路 公路 内河 民航 管道里程 指数 里程 指数 里程 指数 里程 指数 里程 指数1978 5.2 100 89.0 100 13.6 100 14.9 100 0.8 100 1980 5.3 102 88.8 99.2 10.9 80 19.5 131 0.9 112.5 1990 5.8 112 102.8 115.5 10.9 80 50.7 340 1.6 200 2000 6.9 132 140.3 157.6 11.9 87.5 150.3 1009 2.5 312.5 2007 7.8 150 196.2 220 12.3 90 234.3 1572 5.4 675 2008 7.97 153 200.9 226 12.3 90 246.2 1652 5.83 728.8 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 (2009)表5 各种运输方式里程构成表(1978~2008年) (单位:万公里)年份总计铁路公路内河航道闵行航道油气管道1978 100 4.19 72.1 11.0 12.1 0.671980 100 4.25 70.8 8.7 15.6 0.691990 100 3.37 59.8 6.4 29.5 0.932000 100 2.2 45.0 3.8 48.2 0.792007 100 1.71 43.0 2.7 51.4 1.22008 100 1.68 42.5 2.6 52.0 1.23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表6 各种运输方式全社会货运量(1978~2008年)(单位:万吨)年份总计铁路公路水运管道1978 248946 110119 85182 43292 103471980 546537 111279 382048 42676 105251990 970602 150681 724040 80094 157502000 178581 122391 187002008 330354 294510 45382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表7 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1978~2008年)(单位:亿吨公里)年份总计铁路公路水运管道1978 9828 5345 274 3779 4301980 12024 5716 764 5053 4911990 26199 10622 3358 11592 6272000 44270 13771 6129 23734 6362008 110181 25106 32868 50263 1944数据来源:《中国交通统计年鉴》(2009)2.管道网络化程度较低,建议加快管道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我国原油管道主要分布在东部、西北和长庆油田周边地区,三个区域孤立运行,互不联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