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二框《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一、教材分析本框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二个框题。
与上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及后两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起具体说明公民应当如何进行政治参与。
学生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缺乏了解,甚至认为决策只是国家机关的事,与公民无关。
本课主要从学生认知比较的角度出发,在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和意义的基础上,体会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它在整本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指导学生今后参与和关注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
由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容易地获取信息,这也为本框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当前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形式。
理解: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运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民主决策的知识,参与到具体的民主决策过程中,譬如积极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参加社会听证会等。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认识我国民主发展的进程。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3)通过模拟决策的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关注政治生活的主人翁意识,体验民主决策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为民主政治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2.难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官印象。
2.案例教学法:在讲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时,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形象生动的例子,说明政府的重大决策关系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具有至关重要性。
3.情境活动教学法:采用情景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情景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在情景活动中加深对四种民主决策方式的区分,明确各种决策方式的意义。
4.辩论探究法:在讲到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时,可以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组织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对听证会的认识,明白社会听证制度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真实案例演示,情境导入新课——(为何需要民主决策?)。
[事件回放]2002年,我国首次举行了国家级价格听证会—旅客列车政府指导价方案听证会。
这可以说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起标志性事件。
[事件起因]2001年春运期间,河北律师乔占祥购买了石家庄至磁县、石家庄至邯郸的火车票,票价比平时分别多了5元及4元,他认为春运火车票涨价没有根据《价格法》的规定召开听证会,侵犯其合法权益,对此向铁道部提出行政复议,铁道部复议后对其发出《维持票价上浮的通知》,乔占祥不服,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最后以败诉告终。
[事件解读]该案的意义不在于谁输谁赢,而在于价格听证制度被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发价格听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一些产品的定价问题由此受到公众的质疑。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一纠纷的背后,实质上是两种不同决策理念的冲突:即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冲突。
【本环节设计意图】运用真实案例导入,让同学们从一个事实案例开始新课的学习,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民主决策重要性的认识,了解不同决策方式的后果,以便更好地学习本节课内容。
环节二:创设情境,讨论探究。
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板书)(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板书)【师】:看教材漫画,图中A是精英决策—自上而下的决策,B是民主决策—自下而上的决策。
通过对比,试对精英决策做出评价:有什么长处?有什么不足?【生】:讨论回答(共同探究:精英决策的利与弊?)【师】:精英决策,一方面效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掌握的信息可能不完整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另外,政府容易从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进行决策。
【师】:我们采取哪种决策方式呢?【生】:民主决策【师】:政府的决策方式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呢?【生】:政府的决策往往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师】:如果决策失误有什么危害呢?我们看下面这段材料:情景导思一:共同探究:决策失误之害?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披露,国家电力公司原领导班子因决策失误,造成78.4亿元重大损失,同时还有45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
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我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损失约在4000亿-5000亿元。
【师】:那如何防止决策失误呢?【生】:防止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就是允许公众参与决策。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学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问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从我国的具体事例入手,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感悟来总结出答案,这样的学习就不再是一味的填鸭,有了自己的思考能使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板书)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板书)【师】:上一框讲到,我国公民有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选举,实际上是间接参与决策。
公民——民主选举产生——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典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人大代表——决策。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种决策方式利弊?【生】:一方面,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间接参与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这种决策方式也可能存在缺陷:选民通过代表来表达意愿,有可能出现对选民意愿的片面反映甚至是扭曲。
【师】:为此,国家为公民开辟了许多直接参与决策的渠道。
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板书)【师】: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是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自主探究一:【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0页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以下表格,并各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回答所填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思考并讨论,分小组讨论表格内容,并由各组代表回答。
(回答如下)【本环节设计意图】设计上表,是为了概括知识要点,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比的方法理解并记住每种方式的特点,便于分辨。
而且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易于学生自主学习。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板书)材料一:高中文理分科,当废当立?教育部如何决策?教育部就文理分科等难题“问计于民”。
专题:教育规划纲要大家谈。
问题公布两天多的时间里,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部官方网站中,有390多人留言表达了看法,记者初步统计,约有55%的网友表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也有超过40%的人表示反对。
在其可行性问题上,两派不同意见的人不约而同地认为,高考制度是关键。
另外,还有些中间派认为,是否取消文理分科并不重要,关键是看高考制度的改革,如果要取消也必须暂缓执行。
【师】:上述材料体现了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你知道这种方式还有哪些具体形式?概括这种决策方式的意义?【生1】:含义就是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生2】:主要依据是:因为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因此,决策机关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民意的过程,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
【生3】:方式有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
【生4】:意义是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2)专家咨询制度(板书)材料二:1980年7月,邓小平视察长江三峡,就三峡工程的一系列问题征询了有关专家的意见。
后又经国务院16个部委和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以及58个科研施工单位、11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审查通过,国务院批准了蓄水位为150米的三峡工程方案。
就在各项准备工作紧张地开展的时候,由10名全国政协委员经过38天的考察认为,三峡工程近期不能上马,重庆市委也对三峡工程实施低坝蓄水位为150米的方案提出异议。
为此,国务院于1986年6月从全国65个单位抽调412名专家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重新论证。
在充分吸收各位专家不同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方面论证,于1992年4月3日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2/3以上的多数票通过了蓄水位为175米的新方案。
1997年11月8日,三峡大坝顺利实现了合龙。
【师】:上述材料体现了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你知道这种方式还有哪些具体形式?概括这种决策方式的意义?【生1】:含义是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生2】:依据是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生3】:方式有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
【生4】:意义有利于集中学者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板书)材料三:台儿庄城区街道办事处加强对城镇低保、低收入廉租住房等申请人员的公示化管理,有效杜绝了该项工作的管理漏洞,居委会对企业退休低保家庭及城镇居民低保家庭进行了公开公示。
【师】:上述材料体现了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具体形式是什么?有何意义?【生1】:含义是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生2】:依据是公民有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生3】:方式主要为公示。
【生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社会听证制度(板书)学生看视频:济南举行水价听证会【师】:听证会的参加者都有谁?目的是什么?【生1】:含义是指对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通过社会听政参与决策。
【生2】:方式主要是听证会。
【生3】:依据是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
【生4】:听证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
【师】:思考四种方式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生5】: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都表明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都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整个情境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起组织指导作用,而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境探究中。
通过列举四组材料,让学生明白四种决策方式的内容、依据、方式和意义,能够区分四种决策方式的不同,加深对不同决策方式的理解。
(三)共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板书)【教师过渡】:通过学习和观看视频,我们了解了听证会的有关内容,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参加一次听证会,感受民主决策的过程?那么我们就来模拟一场听证会。
【师】:模拟听证会我们先要知道怎样做准备,下面就来看看模拟听证会的程序。
1.模拟听证会的一般程序第一步:确定听证会主题第二步:分组扮演角色第三步:准备资料第四步:小组代表发言全场:主持人主持并总结2、模拟听证会(学生自主活动)【师】:围绕高中教育究竟应该文理兼修还是文理分科这一话题,请你根据听证会的一般模式,设计一次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