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肠局部解剖

直肠局部解剖


• (三)肛管直肠的肌肉
• 1、肛门内括约肌
• 肛门内括约肌由直肠环肌下端增厚而成, 属于平滑肌,呈叠瓦状,由自主神经支配, 提供50%~85%的肛管静息压。

• 2、肛门外括约肌
• 肛门外括约肌是包裹肛门直肠内层平滑肌 管道的横纹肌,被直肠纵肌和肛提肌纤维 穿过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层。
• 3、肛管直肠环
• 1、肛提肌
• 肛提肌是盆底主要肌肉,由耻骨直肠肌、 耻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和坐骨尾骨肌四 部分组成
• 主要作用为承托内脏,收缩时可括约肛门, 并向上升提直肠
• 其中耻骨直肠肌是一个U形肌肉,像一条吊 带将直肠肛管交界处向上方牵引形成肛直 肠角,是维持肛门自制的关键性肌肉
• 2.直肠周围的筋膜
• (二)、肛门直肠的形态 • 1、直肠的形态 • 成人直肠约12~15cm • 按直肠与腹膜的关系,可分为3段:上段为
腹膜间位,其三面被有腹膜。
• 中段逐渐变成腹膜外位 • 下段无腹膜覆盖
• 2、肛管的形态
• 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上自齿线,下至肛 门缘,长约3cm,
• 外科学肛管:上至肛管直肠环,下至肛门 缘。
• 由外括约肌的深部、浅部及肛门内括约肌、 耻骨直肠肌组成
• 宽2~3cm
• 有括约肛门的作用,手术时完全切断会引 起肛门失禁
• 4、联合纵肌
• 联合纵肌是肛周结缔组织系统的轴心
• 直肠穿过盆膈时,其纵肌层与肛提肌、耻 骨直肠肌及其筋膜汇合,行走于内、外括 约肌之间,包绕肛管,形成一个平滑肌、 横纹肌与筋膜纤维混合的桶状纤维肌性复 合体,即联合纵肌
肛门直肠的应用解剖
利辛县人民医院 肛肠科 周振坤
• (一)盆底
• 盆底包括范围较广,即自盆腔腹膜以下至 会阴皮肤的全部肌肉筋膜层,由上而下依 次:腹膜,盆内筋膜,盆膈,尿生殖膈, 肛门外括约肌和尿生殖肌群浅层。
• 盆膈是由肛提肌、尾骨肌及其筋膜构成的 漏斗形肌板
• 盆底执行双重功能,即承托盆、腹腔脏器 和协调排便自制活动
• (四)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 以肛提肌为界,可以分为肛提肌上间隙和 肛提肌下间隙2类:
• 肛提肌上间隙:骨盆直肠间隙(2个),直 肠后间隙(1个)。
• 肛提肌下间隙:坐骨直肠间隙(2个),容 量60~90ml。
• 直肠周围筋膜分壁层筋膜、膈筋膜和脏层 筋膜
• 3、直肠系膜
• 直肠系膜是一个独立结构,有疏松的结缔 组织组成,位于直肠的后方。
• 内含丰富的淋巴、血管组织,外表覆盖一 层盆脏筋膜,从直肠后方、两侧三个方向 包绕直肠,并在侧方与环绕血管和腹下丛 的结缔组织及侧韧带融合。
• 直肠的侧韧带
• 直肠侧韧带通常是指连于直肠与盆侧壁之 间的盆脏筋膜而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