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培训
精选PPT
4
新制度第10条规定,中小学校预算是指中 小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 度财务收支计划。 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精选PPT
5
预算是一种数字化、货币化的财务 计划。它来源于财务计划,但不等 同于财务计划
精选PPT
6
预算从本质上体现了学校财务管理的 宏观特征,体现了预测未来、规划现 在、约束过程、实现目标的财务管理 过程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2012年12月21日颁布 自2013年1月1日执行
精选PPT
1
本讲主要内容
●中小学校预算管理 ●收入与支出管理 ●结转、结余和专用基金管理 ●资产和负债管理 ●财务清算 ●财务监督
精选PPT
2
预算 管理
精选PPT
3
预算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用于控制未来 经济活动的计划,是经济决策所确定目 标的货币表现。
精选PPT
34
收入预算编制应主要注意的六点问题: 一是合理划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 二是事业收入要有明确的收入依据 三是事业收入的确认 四是上级补助收入 五是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六是其他收入
精选PPT
26
预算编制主体: 制度同样规定,中小学校预算以校为
基本编制单位,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学校 统一编制,体现预算编制以法人为主体, 对隶属于中心校的村小,由于没有法人主 体资格,应以中心校为主体编制
精选PPT
27
预算编制主体: 中小学校的预算编制,应在校长 统一领导下,由教务、总务、财 务、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民主 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
精选PPT
21
三是预算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 排序,统筹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和计划,并优先确保重点项目的实 施。
精选PPT
22
预算编制流程——“两上两下”: 中一个“一上一下”是学校编报年度 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 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
精选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
预算编制流程——“两上两下”: 另一个“一上一下”是学校根据上 级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报正式年度 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 部门;财政部门核定并经法定程序 审核后批复学校年度预算。
精选PPT
10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 定额补助是根据中小学校收支 情况,按照相应规定和标准确定 一个总的补助数额
精选PPT
11
《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明确了中 小学校的财政补助额度要根据中小 学校办学规模以及财政补助标准来 确定。
精选PPT
12
如纳入基本支出定员定额范围 的学校实行财政定额补助;农村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 基准定额等
精选PPT
13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 定项补助是根据学校收支情况,确定 对学校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如对 学校大型修缮和设备购置的补助等)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学校 是采取定额加定项的补助方式
精选PPT
14
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 中小学校预算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按法定程序核定后,由学校自求平衡 除特殊因素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
较
精选PPT
31
收入预算的编制 收入预算的构成:财政补助收入 预算和非财政补助收入预算
精选PPT
32
财政补助收入预算应根据财政部门核 定的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数额编列。 非财政补助收入预算,要根据《制度》 规定的收入分类要求,编列各有关项目 收入预算。
精选PPT
33
收入预算编制的三个要求: 一是综合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 基本需要; 二是当地财力的可能; 三是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年度收 入增减因素。
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追加经费。年终形成 结转和结余资金,由学校按同级财政部门 的有关规定执行。
精选PPT
15
制度同时规定: 国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
算,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 以保障。这是这次制度修订的一个“亮 点”。包括教师工资、公用经费、校舍维 修改造资金、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 教育学校教科书等
精选PPT
24
预算编制流程——“两上两下”: 由“两上两下”预算编制流程可 知:预算编制的完成,学校、教 育部门、财政部门,都要经手四 遍。
精选PPT
25
预算编制主体:
《预算法》第十八条规定“各单位编制 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关于确保农 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的通知》(财教[2006]3号)规定“农村中 小学预算以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村小(教 学点)纳入其所隶属的中心学校统一代编”
精选PPT
18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将资产配 置情况增列为核定财政定额或者定 项补助的依据之一,本《制度》也 予以采纳使用。
精选PPT
19
二、预算的编制 预算编制原则: 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 统筹兼顾 保证重点
精选PPT
20
如何贯彻预算编制原则: 一是收入预算要留有余地,以免收入不 能实现时,造成收入小于支出,收支预 算不能平衡。 二是支出预算要建立在稳妥可靠的收入 基础上,不能预留硬缺口。
精选PPT
7
一、预算管理办法
制度第11条规定“国家对中小学校实 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 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照规定使 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精选PPT
8
核定收支: 核定学校的所有收支,中小学校 应将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统一编 列预算,报请主管部门和财政部 门核定。
精选PPT
9
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 策和财力可能,结合学校特点、发展 目标和计划、收支及资产状况,核定 中小学校收支规模。
精选PPT
16
实现预算管理办法,应重点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中小学校特别
是承担义务教育的中小学校,国家财政应 当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满足教育教学工 作的需要。
精选PPT
17
二是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 三是根据办学规模及财政补助标准, 结合收支及资产状况,确定具体财 政补助额度。
精选PPT
28
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的 学校,预算编制权限不变,在核 算中心指导下,仍在校长领导下, 按上述方式确定建议草案。
精选PPT
29
收支预算的编制:
首先明确预算的编制方法: 基期法——根据基期加本期增减因
素的方法。 零基法——一切从零开始编制预算。
精选PPT
30
收支预算的计算方法: 定额计算法——生均公用经费 比例计算法——职工福利费 标准计算法——学费收入 比较计算法——与同类学校的某项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