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空气》教案
一年级科学下册《认识空气》教案
(1)请学生想办法把桌上的塑料袋、气球都鼓起来。
(不能装东西)
(2)提问:它们是怎样鼓起来的?里面装的是什么?
(3)请学生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空气,有什么感觉?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 味道的气体。
实验:将空瓶子瓶口朝下,垂直按到水底,然后慢慢将瓶子 倾倒,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教师小结:
1、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 掉, 小动物和小花、 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 你还知道空气 有那些用处?
2、 空气和水有什么区别?
根据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醒学生绿化树木 能净化空气。培养学生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板书设计
认识空气
2、认识空气
(1) 让学生闭上嘴巴, 捏住鼻子, 说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否则会因缺氧而死。
实验:空气助燃
把两只点燃的蜡烛粘在平板玻璃上,将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 瓶同时到扣在两只蜡烛上,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小结:空气能帮助燃烧,大瓶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 小瓶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醒学生绿化树木 能净化空气。
3、培养学生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是让学生知道空气的特征和重要性。
难点是培养学生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准备
塑料袋,空玻璃瓶,两只蜡烛,火柴,气球等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探索发现空气的存在:
Hale Waihona Puke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科学 备课时间(第3周)
课题
2、认识空气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文图文并茂向学生介绍了空气的特征和重要性,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醒学生绿化树木 能净化空气。培养学生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让学生知道空气的特征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地严肃地进行。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根据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在充分明确活动规则和要求后,让学生自主地亲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