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某市一位服装店店主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
该店主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
此裙不仅卖了高价,而且消息一传开,不少女士专门前来购买“凤尾裙”,销量顿时大增。
这位店主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实心理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2.“撞衫”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忌讳。
张丽穿着新买的羽绒服去上学,结果发现本班的王燕也穿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就再也不愿意穿这件衣服了。
在这里,张丽的消费心理可能是A.从众心理B.求实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3.对于奢侈品,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惊人。
国人大多注重的是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和表面效应。
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依然在消费,这是一种“小富即奢”心理。
“小富即奢”心理主要属于A.求实心理B.攀比心理C.求异心理D.从众心理4.居家过日子,常常有这样的尴尬: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如此种种,大都是因为①盲目的非理性消费所致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所致③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所致④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所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
有网购狂人表示,“小伙伴们买得多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
”这种消费心理是( )A.从众型的,有利商家推荐自己的商品B.求异型的,有利于形成消费流行趋势C.攀比型的,有利于帮助企业掌握市场需求D.求实型的,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个人消费的认可度6.“网购控”是指不加节制的在网上购物的一类人名呈现为“最火的东西一定购”、“便宜的东西立即购”的特征。
对这一行为特征认识正确的是①“最火的东西一定购”反映的消费心理是从众心理②“最火的东西一定购”反映的消费心理是求异心理③“便宜的东西立即购“反映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④ “便宜的东西立即购”反映需求对价格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骑行爱好者小林加入骑行协会后,购买了身边队友推荐的装备,却发现有的并不适合自己。
影响这种消费行为的主要是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8.“网红经济”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依托社交媒体上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这一经济形式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理性看待B.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会推动新工艺出现C.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D.可以极大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9.2019年,华为为了宣传自己的新机P30系列,推出了《古墓丽影》、《死亡游戏》与《卧虎藏龙》续集。
分别展现了自己的超感光暗拍、超大广角和潜望式变焦最新功能。
企业通过做广告①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促进商品销售②利用消费者求异心理,降低企业成本③能提高商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④能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增加企业的利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某中学高一学生小华在谈到消费时表示,那些名星代言的东西我也买,但我更看重它的价格、质量和实用。
小华同学是主导的消费。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11.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平板电脑随身,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模仿性消费受求实心理的影响B.模仿性消费是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C.消费行为受特定群体消费水准的影响D.大学生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不协调12.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图表中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13.团购,就是团体购物,指认识或不认识的消费者联合起来,加大与商家的讨价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
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网络团购的总成交额达213.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93%,全年总购买人次达到4.56亿,较2011年增长45%。
材料表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B.受求实心理主导,网络团购是值得推崇的理智消费C.团购主要受从众心理影响,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D.价格不仅影响消费水平,也会影响消费方式14.2020年4月6日,央视推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吸引1091万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达1.22亿、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
直播还催生了更多湖北产高品质农产品“云订单”,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调动了农民复工复产积极性。
材料主要表明()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③消费推动着科学技术进步④消费能促进生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玩具的更新也越来越频繁,一些高档儿童益智玩具,许多家长花大价钱买回家以后,孩子玩不上几次就不感兴趣了。
这类高档儿童益智玩具①属于发展资料消费②适合贷款消费③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④适合租赁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居家过日子,常常有这样的尴尬: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如此种种,大都是因为①盲目的非理性消费所致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所致③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所致④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所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消费者进入纷繁复杂的电商世界,意图挑选理想的购物对象时,通常会通过查看该商品先前消费者的评价,再决定是否购买。
这说明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具有A.攀比心理B.求异心理C.从众心理D.求实心理18.在各种玩具马的马背上放上钱,寓意“马上有钱”,放上一只茄子,称为“马上有一切”……随着众多版本的“马上体”走红网络,与马有关的吉祥物开始热销,这给玩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这说明①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推动新产品的出现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生产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9.如果以“100元卖90元”的九折法促销,它给消费者的直观反应是削价求售;而以“100元买110元商品”促销,它却给人造成一种货币价值提高的感觉。
日本三越百货公司曾经利用这一“错觉”推销,第一个月即增销2亿日元。
这主要告诉我们:A.市场交易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B.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C.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其供给量变动D.价格战是企业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20.当自己预期收入减少时,消费者往往会比较分析后去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商品,这是引发的消费A.从众心理B.求实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21.2018年某企业加大了广告费投入,并请来明星代言。
企业请明星代言主要是因为消费者A.容易受求实心理影响B.容易受求异心理影响C.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D.容易受攀比心理影响22.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平板电脑随身,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模仿性消费受求实心理的影响B.模仿性消费是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C.消费行为受特定群体消费水准的影响D.大学生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不协调23.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各类知识服务平台和机构多了起来:学煮咖啡,可团购报班;学化妆,可关注相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设计PPT,可在稻壳儿等平台下载模板……知识消费成为文化和教育领域新的消费热点。
这反映了①知识消费契合人们追求发展的消费理念②知识消费是受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③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消费观念的更新④科技发展为知识消费兴起提供重要支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下面漫画反映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A.求实心理主导的B.求异心理引发的C.从众心理引发的D.攀比心理引发的25.近年来,一些老年保健产品在保健品市场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不少保健品抓住老年人追求“健康养生”的心理,产品定位于降血糖血压、软化血管等吸引老年人消费。
这说明A.企业应以服务消费者为目的B.消费对生产有重要导向作用C.消费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D.老年消费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该经理能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求异心理,求异心理表现为“标新立异”,可以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所以正确答案为D;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求异心理是有些消费者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年轻人所忌讳的“撞衫”,就是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从众心理、求实心理和攀比心理,故排除其它选项。
答案选择D。
考点:消费心理。
3.B解析:B【详解】材料中“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这是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属于攀比心理,所有正确答案为B;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解析:D【详解】①符合题意,材料中“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是盲目的非理性消费所致;②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无关;③不合题意,该选项与材料无关;④符合题意,材料中“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所致;故选:D。
5.A解析:A【解析】【详解】材料中强调“买得多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这充分说明这些人在网购时,跟风随大流,认为大家都在买,自己也去买,从消费心理看是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选A。
6.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题目的表述,有些人在网上购物时,往往有“最火的东西一定购”的心理,这种心理反映的是别人购买了自己也要购买,属于从众消费心理,故①正确,②错误。
有一些人有“便宜的东西立即购”的心理,这种心理反映的是只要价格便宜,就会立即购买,反映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③正确,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