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初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XX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管理制度2018年5月23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人才招募管理 (1)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录用条件 (1)第三节招募计划 (1)第四节外部招募 (1)第五节社会招募 (2)第六节人才储备 (2)第三章劳动关系管理 (2)第一节组织架构管理体系 (2)第二节入职管理 (3)第三节劳动合同管理 (3)第四节试用期管理 (3)第五节岗位变动 (4)第六节离职管理 (4)第七节工作交接 (5)第四章薪酬管理 (5)第一节概述 (5)第二节薪酬结构 (5)第三节基本工资 (5)第四节岗位补贴 (6)第五节绩效薪酬 (6)第六节薪酬发放 (6)第七节薪酬管理规范 (6)第八节社会保险 (6)第五章绩效管理 (6)第一节概述 (6)第二节绩效考核流程 (7)第三节绩效考核指标 (7)第四节绩效考核得分 (7)第五节绩效应用 (7)第六章作息休假制度 (8)第一节概述 (8)第二节考勤管理 (8)第三节加班及调休管理 (8)第四节休假/请假管理 (9)第五节事假 (9)第六节病假 (9)第七节工伤假 (9)第八节福利假期 (9)第七章附则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公司的发展战略,落实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及试用期员工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均适用本制度。

第二章人才招募管理第一节概述第三条目的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人员招聘,以确保公司的人才供给与战略需求、岗位需求相匹配。

第四条招募策略1、公司秉持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杜绝任何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和任人唯亲现象。

2、实行先内部调配、后外部招聘的策略。

3、招募由综合管理部负责,部门级以上管理人员是综合管理部招募工作的外延人员,有义务参与招募并积极参与公司储备外部人才的工作。

第五条招募流程包括准备、实施、录用三个阶段。

第二节录用条件第六条被录用人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1、年满18周岁,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达到公司的体检标准。

2、符合本岗位的任职资格,包括但不限于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等,应具备与岗位相关的良好从业经历和业绩记录。

3、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无违法违纪的行为记录。

4、与其他任何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与以往所在单位无相关竞业禁止协议。

5、对公司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初步认同。

第七条不得录用的人员1、剥夺政治权利,尚未恢复者。

2、被判刑者或被通缉,尚未结案者。

3、参加非法组织者。

4、品行恶劣,曾在公司内受到过开除处分者。

5、吸食毒品者。

6、经医院体检不合格者。

7、无合法证件者。

第三节招募计划第八条招募计划每年12月,公司综合管理部制定下一年度人力资源招募计划、费用计划。

第九条计划外招募因定岗定编发生变化等原因引发的临时招募为计划外招募。

公司综合管理部在收到用人部门提交的书面招募申请与新增岗位职位说明书后开始招募。

第十条招募申报1、用人部门依年度招募计划按月向综合管理部书面申报;2、申报获公司负责人审批后由综合管理部实施;3、先内部调整后外部招募。

第四节外部招募第十一条外部招募依对象不同分社会招募、校园招募。

第十二条外部招募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现场招聘会、业内推荐、内部推荐、中介机构。

第十三条校园招募1、校园招募以年度为单位组织开展,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

2、公司管理人员有义务参加综合管理部组织的统一面试。

3、校园招募步骤:确定岗位/培养需求,申报审批计划,收集简历,实施甄选,评定结果,确定录用。

第五节社会招募第十四条社会招募是指从社会上吸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进入公司工作。

第十五条社会招募工作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安排,公司内专业部门或业务部门有义务应要求参与配合。

第十六条招募流程1、确定招募2、招募搜寻渠道3、预筛选4、全面评估,须用人部门参与。

5、录用决策6、薪酬谈判7、录用与入职第十七条背景调查1、公司内重要管理及关键岗位,综合管理部需对意向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

2、背景调查视岗位、候选人情况在全面评估或发出录用通知后进行。

3、背景调查视岗位性质可从个人基本信息、个人社会关系、工作经历及评价、项目信息做调查。

4、背景调查可采取电话访问、实地查看、网络搜寻等方式进行。

第六节人才储备第十八条储备人才来源1、内部人才储备2、外部人才储备第十九条内部人才储备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

1、确定需要储备后备人才的关键岗位。

2、选拔符合关键岗位要求的后备人才。

3、访谈员工,意愿者确定为可储备人才。

4、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培养方案。

5、综合管理部报批、实施、跟踪和反馈培养计划并报备公司人力资源部。

第二十条外部人才储备1、外部人才是指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全面的与公司行业、战略发展方向一致的社会从业人员。

2、综合管理部负责外部人才储备工作,公司内员工作为业内人员有义务协助综合管理部完成外部人才储备工作。

第三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第二十一条公司各单位分类第二十二条组织策略公司以适度扁平化为组织策略,并实行配套的分权机制与管控机制。

第二节入职管理第二十三条入职管理1、新入职员工填写《入职登记表》及提供相关入职资料,包含但不限于: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1寸照片、离职证明、其他资格证;2、公司与员工签订:a劳动合同/返聘协议/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根据实际用工情况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

b保密协议c拒绝商业贿赂行为承诺书第三节劳动合同管理第二十四条劳动合同是公司与员工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定协议。

公司所有符合条件员工必须按规定与公司订立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

第二十五条劳动合同的订立1、员工自录用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劳动合同的订立。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续订1、与员工续签劳动合同,应在员工劳动合同期满前三十日递交《劳动合同续签审批表》,由直属领导及公司总经理签署意见。

如同意续签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办理劳动合同的续订手续。

2、《劳动合同续签审批表》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前三十日内办理完毕。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签订期限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一次签订3年,第二次签订年限根据员工工作表现,原则上不少于3年。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的到期、解除、终止1、劳动合同即将到期时,员工所在单位应根据员工绩效表现,制定“员工合同到期评价表”,在平等的原则下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与员工劳动合同的自动解除或续签,如自动解除应提前30天通知员工。

2、如果需要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则综合管理部应当与员工订立《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第四节试用期管理第二十九条试用期时长1、原则上,公司新入职员工的试用期为1—6个月。

2、员工试用期时长的确定依据为公司与该员工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期限。

(1)员工劳动合同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且不满1年,则该员工的试用期为1个月;(2)员工劳动合同的期限为一年(含)以上且不满3年,则该员工的试用期为2个月;(3)员工劳动合同的的期限为3年以上(含),则该员工的试用期为3—6个月。

第三十条试用期延长、转正及提前转正1、试用期延长(1)员工工作满试用期后,如所在部门认为需要延长该员工的试用期,在与员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酌情延长其试用期。

但延长后该员工的试用期总时长不得超过法律规定。

(2)对于延长试用期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所在部门应做好评价记录并予以调岗或者解聘。

试用期不合格予以调岗的员工应补充调岗手续。

2、试用期转正(1)公司级管理人员试用期即将结束时,由公司综合管理部组织其上级、同级和下级对其进行试用期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试用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评估、全面综合能力评估等,由评价人员进行非公开地评价,公司综合管理部收集整理评价意见,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2)其他人员试用期即将结束时,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对该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提出转正意见,填写《员工转正申请表》,按程序逐级审批后对该员工执行转正。

3、试用期提前转正(1)对于试用期内表现突出的员工,可由用人部门建议,经总经理同意后,提前转正。

(2)提前转正流程与按期转正流程一致。

第三十一条试用期薪酬管理员工试用期薪资根据面试定薪结果确定。

第三十二条试用期劳动关系的解除员工试用期内,所在部门做好试用期期间评价和考核记录,如考核结果证明该员工不符合所在单位的录用条件,经培训仍不能胜任岗位的,则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应将该考核记录存档。

第五节岗位变动第三十三条岗位变动原则优化员工能力结构,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岗位变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员工配置到合适的岗位,并对重要、关键岗位实行定期轮岗机制。

第三十四条晋升见下表:第三十五条公司实行关键岗位及因需轮岗机制。

第三十六条公司各级员工应从公司战略出发,服从合理的调动安排。

第三十七条降职与免职的条件1、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被国家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2、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

3、员工经考评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4、员工缺乏工作责任心,且玩忽职守,有失职或渎职行为。

5、员工系重大事故的直接责任人,且给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

6、员工因部门调整精简工作人员。

第三十八条如员工因部门调整精简导致对该员工执行免职,则员工的职级和职务随所在部门的调整而终止。

第三十九条收到降职或免职通知的员工,必须于5日内完成工作交接。

员工不得借故拖延或拒绝工作交接。

第六节离职管理第四十条离职是指公司各单位员工离开工作岗位并解除劳动关系。

第四十一条离职包括辞职、退休与解聘。

第四十二条辞职1、员工辞职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员工辞职应填写《员工辞职申请单》,按照管理权责执行审批。

2、员工辞职获批准后,该员工须同直接上级进行协商,确定本人的辞职期限,同时,该员工须办理《离职人员交接清单》,并做好工作交接等事宜。

3、员工辞职要严格履行《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培训协议》《竞业禁止协议》中的变更、解除、终止等有关条款。

4、如员工不按照以上流程办理辞职手续且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则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四十三条退休1、退休年龄: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2、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后,须提出退休申请,由综合管理部为其办理退休手续。

3、如因工作原因确实需要返聘,需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

返聘实行一年一聘,并须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待遇等事项。

第四十四条解聘1、解聘是指公司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

2、公司解聘员工须依据劳动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执行,用人部门须提供关于该员工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材料。

第七节工作交接第四十五条工作交接管理1、员工因岗位变动或离职等原因离开本岗位时,要与岗位接任人进行工作交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