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概述1.1项目及主办单位基本情况1.1.1 项目基本情况1.1.1.1 项目名称***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1.1.1.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1.1.1.3 项目建设地点***厂区。

1.1.2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1.1.2.1 主办单位名称、性质及负责人1)主办单位名称:2)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3)法人代表:1.1.2.2 主办单位概况***公司于2006年3月15日正式注册,注册资金200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4.5万平米,已建成公司主办公楼、6万吨/年高清洁燃料油项目(投资3541万元)、年产4万吨溶剂油项目及配套建构筑物达4000余平米。

经营围:燃料油、船舶油、重油、稠油、脑油、甲醇、乙醇批发、零售。

油钻采技术服务,油水井维修,油罐清污服务等。

公司依托***的开发建设为主营业务,为油田开发提供钻采工程服务(井下作业、采油工程、油建工程)及五金、交电、化工注剂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公司。

2006-12010年工程服务性业务投资1450万元,年创产值13120.0万元,利润3451万元,固定资产3800万元,形成的钻采服务,燃料油生产销售一体的综合性公司,为拉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该公司现有员工98人,董事成员5人,管理人员15人,具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3人,中级职称8人,公司设7个部门:技术工程部,生产部、供销部、财务部、品质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综合办公室。

现有全套的高清洁燃料油、溶剂油生产设备,包括:溶剂油生产装置、调合系统、原料罐区、成品罐区及装卸区等先进工艺设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拟建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对废矿物油进行加氢精制、改质,提高其附加值,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及润滑油基础油等。

***积极贯彻我国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政府“转式、调结构”部署,收集信息,把握机遇,本着“拼搏、、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审时度势、与时具进,立足产业,走“科技兴企”之路,看准我国化工产品市场亟待发展的有力契机,利用自己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寻找新的渠道创收,计划建立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加快市的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1.2.1 编制依据(1)***与**签订的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合同,2014年9月。

(2)中国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3)***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1.2.2 编制原则1)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动能源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和高效洁净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科研、设计、生产紧密相结合的原则,对拟建装置采用国技术成熟、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变废为宝,取得最佳预期经济效益。

降低投资、减少消耗。

3)充分吸收国同类生产装置长期实践积累的、有利于长期运转、降低能耗以及简化操作等面的实践经验,真正做到“设计案优化、采购、施工、培训、开车”各关键点的有效控制,以确保装置投产后高水平,安、稳、长、满、优生产。

4)坚持“水平高、起点高、回报率高、投资省,占地少”的原则,装置布置既满足本项目的要求,又着眼未来发展的思路进行总图布置,各单元采用联合布置、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建筑物和设备的布置合理、便操作、便于管理和维修。

5)装置与环保、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及消防同时考虑;6)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原则,采用技术先进、生产可靠,技术含量高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投资,减少消耗,提高回报;7)选用可靠设备、保证安全、节约投资。

充分依托项目建设所在地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强化设计案优化,真正达到工艺装置长期稳定运行所必需的水、电、气、风等公辅介质的可靠供给。

8)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格控制环保指标,防止环境污染,遵守、省及地的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面的法规,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做到符合消防、环保和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规定要求。

9)总图规划布置依据“少投资、少占地、少用人”的原则,依据煤化与油行业规、标准及各区域生产特点,功能划分,减少占地,节约投资,紧凑布置,节约建设投资;10)项目选址充分考虑到当地公路交通、贸易、地理、资源、经济、人力资源等优势和工业开发综合优势,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1.3 研究围及编制分工1.3.1 研究围1.3.1.1 工艺生产装置项目主装置为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原料预处理减压蒸馏单元、加氢单元、稳定精馏单元、酸性气制硫氢化钠单元及甲醇制氢装置)1.3.1.2 辅助生产设施(1)中控室及化验室(2)罐区(3)汽车装卸区(4)地面火炬(5)事故水池(6)污水处理1.3.1.3 公用工程装置(1)循环水站(2)变配电(3)空氮站(4)地下管网(5)软水站1.4 项目建设理由及有利条件1.4.1加氢的必要性1.4.1.1产业政策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增长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承诺在环境保护面,将担负起更多的国际责任,所以减排目标是衡量企业和地政府的硬性指标,而该项目的总量排放,项目本身的环保辐射作用,是环保部门大力提倡和鼓励的项目。

本项目采用的加氢工艺是对原料预处理脱除杂质和水后,进入常压或减压蒸馏脱重,再通过两级加氢反应器提高产品质量,废油再生回收率可提高到85%以上,可大大提高油品质量,改善环境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符合政策。

1.4.1.2环境保护的需要废矿物油已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编号为HW08。

废矿物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有C15-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等。

其中的各种成分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作用。

因此一旦大量进入外环境,将造成重的环境污染。

另外,废矿物油还会破坏生物的正常生活环境,具有造成生物机能障碍的物理作用。

例如废矿物油污染土壤后由于其粘稠性较大,除了堵塞土壤隙及破坏土质外,还能粘在植物根部形成一层粘膜,妨碍根部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植物根部腐烂,缺乏营养而大面积死亡。

当土壤隙较大时,油废水还可以渗透到土壤深层,甚至污染浅层地下水。

而废油不论是倒入下水道,或倒在空地地面,都会对环境造成重的污染。

进入下水道中的废油,会随着污水流入河流,进入江湖河海;丢弃在陆地上的废油,渗透在土壤中,一小部分会被微生物分解,而多数部分则会由于雨水的冲洗最后也进入江湖河海中,造成对环境中土壤及水系的污染。

进入水系的油对水有很强的污染力,一桶(200L)废油流入湖海,能污染近3~5平公里的水域。

在污染的水域,由于油膜覆盖在水面上,阻止了水中的溶解气体与大气的交换,将引起水生动植物的大量死亡,甚至还可以影响到鸟类的生存。

可见,废弃的矿物油对环境所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矿物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每年换下来的废旧矿物油品量也越来越大。

这些废油如丢弃到环境中去,将造成重的环境污染。

本项目采用加氢精制工艺处理废矿物油,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外排的废水、废气,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

它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最大化,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工业生产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的单向式直接过程,初步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能源—零污染”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因而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生产理念。

1.4.1.3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废矿物油,包括各种废润滑油、废柴油、废齿轮油、废液压油等。

从组成上讲废矿物油由80%-90%的基础油和10%~20%的添加剂组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烃类以及少量非烃类的混合物。

然而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物理、化学或人为因素导致了润滑油的性能劣化,生成了如醛、酮、树脂、沥青胶态物质、碳黑及有机酸、盐、水、金属屑等污染杂质,不能再继续使用而成为废矿物油。

实际上废矿物油并不废,而用过的润滑油真正变质的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几,因此如有效的去除废矿物油中的这些杂质,是废矿物油再生的关键。

一般来说,可供回收的废矿物量应为消费量的40%一45%,然而目前我国污染废矿物油回收率非常低,每年回收再生的油品仅有20-130万t,其中一部分排入了环境而造成污染。

因此对污染废矿物油进行回收和再生,不仅可以节约油资源,而且是保护环境防止废油污染的主要措施。

***系以废矿物油为原料,建设6万吨/年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变废为宝、集成创新、高新技术、清洁生产的目标,拓展废矿物油再利用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循环利用。

1.4.1.4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需要废矿物油加氢工艺通过预处理部分脱除盐、水杂质,刮膜蒸发和减压蒸馏分馏出不同的润滑油基础油馏分,然后各个馏分分别去加氢精制部分脱除含S、N及不饱和化合物,再经稳定汽提单元脱除硫化氢和氨等酸性气得到精制产品。

其收率可达到80%以上,加工收益十分可观。

综上所述,从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及企业的生产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等面,建设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装置是有必要的。

1.4.2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4.2.1 产业政策支持《“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根据《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制定,在分析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重点领域中明确指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领域,以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规模和利用水平为目标,重点推进再生资源集散加工基地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

鼓励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产品。

淘汰技术装备落后、污染重的生产工艺。

重点推进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废塑料、废纸、包装物、废弃木制品、废弃油品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进程。

”利用废矿物油再生技术加工、生产汽、柴油和润产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不仅可以实现废旧资源转换、变废为宝、增加资源附加值,同时也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的产业政策,符合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发展现代化的废矿物油回收再利用工业、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