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图形
昔阳示范初中:刘素荣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心对称图形包含在《四边形性质探索》一章中,虽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只要求了解这一节的概念,并不要求运用本节定理证明问题。
但是,这一节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因为中心对称图形向学生渗透了旋转变换的思想方法。
学生掌握了这种思想,就会用动的观点研究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处理问题更加灵活
2、学习目标:
a.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
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b.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c.找出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能判断某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d.让学生初步了解旋转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
3、学习重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正确识别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这些内容渗透的变换思想。
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特别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学法指导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通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怎样获取知识。
学习本节知识应在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中,自主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而能判别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提高审美情趣。
课后反思
现实性的生活内容,能够赋予数学足够的活力和灵性。
对许多学生来说,“扑克”和“游戏”是很感兴趣的内容,即回归生活(玩扑克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自己身边的数学”。
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得轻松愉快,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