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灾难带给我们的教训

灾难带给我们的教训

灾难带给我们的教训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种灾难的侵袭,而人类也正是在与灾难的搏斗中成长。

科技的进步使我们能对一些自然灾害,比如台风,进行预报,但像地震、海啸等灾害则难以预知。

灾难那一天来不知道,但人们可以通过事先预防,未雨绸缪来减灾。

因此,人为因素既可以缩小天灾,也可以放大天灾。

缩小天灾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否从每一次天灾中汲取教训。

以何样的姿态面对灾难决定我们获得教训的多少。

在汶川大地震后,政府全力救灾,但在媒体的宣传中,感性压倒了理性。

曾记得当时电视摄像机对准了一个个失去亲人的痛苦者,记者流着眼泪询问一位母亲她的孩子是怎样死的。

看到这样煽情的画面,我也产生了撕心裂肺般的痛苦,整日沉浸在悲伤中。

随后陆续出现了各种爱国口号,诸如“汶川挺住,中国加油”等,更有随后天安门广场上成千上万人参加的爱国集会。

可歌可泣的事迹占据了所有的新闻,人们的精神从最初的悲痛转向亢奋,从对个体逝去的怜惜变为全民族的大团结。

募捐晚会后,许多人竟把名人捐多捐少作为谈资。

恕我直言,着不仅是全国上下的伟大凝聚,还是一种精神上的狂欢!
当身处北京的人们擦干眼泪继续往日的生活时,各种安全教育却迟迟不进行,对房屋质量的调查与问责只是敷衍了事,国民对灾难的理性思考并未形成。

我们似乎没获得什么教训。

和我们相比,日本人面对3.11大地震表现出了更多的冷静和理性。

日本电视记者不去强制采访受灾者。

电视上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有的只是各种实用信息的传递与灾民间的劝慰。

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后,在堵漏的同时也启动了对东电的调查,对核安全的反思也成为主流话题。

日本人在灾难记忆尚刻骨铭心时去反省自己,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教训。

而我们呢?兴奋劲儿一过,便把这场灾难忘掉了。

教训的主体应当是多方面的--政府、媒体、民众...,但汲取教训的姿态不应有什么差异--理性,追问,忧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