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免疫学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医学精品
中西医结合免疫学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医学精品
超敏反应
病例
某男,15岁 主诉:发热,咽痛 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青霉素静脉滴注 处理经过: 青霉素皮试弱阳,被误作阴性处理。在静滴
青霉素约半分钟,患者胸闷、气急、呼吸困难,随 即抽搐、昏迷,抢救不及而死亡。
一、概 述
1、概念:机体受到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导致组织 损伤和/或功能紊乱的病理性免疫应答称 为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 物质
一、发生机制
中等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中等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损伤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抗原过多于抗体
抗原与抗体数量相当
抗原略少于抗体
小分子—滤出
大复合物—吞噬
中等复合物—沉积
肥大/嗜硷 细胞
水肿
IC沉积
C3a、C5b、C3b
中性 粒细胞
组织损伤
血小板 血栓 组织胺 缺血、出血 水肿
正常皮肤
结核菌素型超敏反应炎性疹块来自角质 层皮下硬结
上皮层
微血管 细胞浸润
内皮 层
细胞浸润
慢性肉芽肿
细菌 多核巨大细胞
上皮样细胞 Th 1细胞
巨噬细胞
纤维母细胞
接触性皮炎 结核菌素反应
肉芽肿
表13-1 IV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发生时间 病理表现
组织学特征
上皮层淋巴与单核
8-72 小时 红肿,水泡 浸润,皮内水肿
一、参与成分
变应原:蛋白质;药物、化学物质;尘螨 变应素:IgE 参与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
二、发病机制
致敏阶段:产生IgE 激发阶段:FcεRII交联、脱颗粒、释放介质 效应阶段:局部/全身反应;早期/晚期反应
变应原 IgE FceRI
脱颗粒 炎症反应
过敏反应的基本原理
谢谢!
53
产生IgE
致敏肥大细胞
脱颗粒
临床症状
变应原
APC
Th2 IL-4
BCR
IgE
Fce R
释
放
介
质
肥大细 胞
肥大细 胞
平滑肌细胞 小血管 粘膜下腺
血小板 神经末梢
变应原
IgE- FcεR
*组胺
致敏
脱颗粒 效应
*激肽 ‘LTS ‘PAF ‘PGD2 ‘IL-4
平滑肌 收缩
毛细血管 通透性↑
呼吸道 鼻炎、哮喘
第二节 II型超敏反应
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 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 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 病理性免疫反应。
1、发病机制
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抗原 细胞表面Ag → 抗细胞抗体(IgG、IgM)
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作用 ADCC、CDC、Mφ 吞噬
同种异型Ag— “自身Ag”—
半抗原— AgAb—
组织 细胞
+ 自身抗体(IgG、IgM)
ADCC、CDC、Mφ
组织损伤
二、 常见疾病
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 新生儿溶血症母(Rh-)胎儿(Rh+)Rh血型不符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甲状腺功能亢进
Y
血小板
血小板
Y
补体
血小板
Y
补体
TSH
TSH-R
甲状腺 细胞
Anti-TSH-R Ab
T3、T4
第三节 III型超敏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是由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 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和中性粒细胞参与 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 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某些物质 某些个体 致敏 *病理性免疫应答
allergy
2、病 因
外因:变应原(allergen) 内因:机体反应性 *特应性个体*遗传
3、分 型
四型分型法: I、II、III、IV
分型依据 : 机制、临床表现
Robin Coombs 1921--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可发生在局部或全身。 参与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主要特征: ※发病快,消退亦快 ※生理功能紊乱 ※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内皮层淋巴细胞、
24-72 小时 红肿硬结 单核与巨噬细胞浸润
硬化 巨噬细胞聚集和
21-28 天 (皮肤,肺) 上皮样变;
中心结节形成
致敏原 橡胶、植物毒素、 金属、化妆品等
结核菌素 免疫复合物 或其它异物的 长期刺激
作业
什么是超敏反应?如何分型? 试述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常见疾病。
下一讲:免疫学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
IgG变性——抗体( RF、IgM)
第四节 IV型超敏反应
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 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 的炎症反应。
特点:发病慢;T细胞介导
Ag
致敏T
Tc Perforin FasL
TNF
靶细胞
Th1 IL-2、IFN-γ
单个核细胞活化
组织损伤
外来抗原的捕获与递呈
局部组织
树突细胞 异物抗原
淋巴结
引流淋巴管 被膜
输入淋巴管 输出淋巴管
皮质
Recognition of MHC-presented hapten by TCR
TCR-a chain Hapten
HLA-IIa
TCR-b chain Peptide
HLA-IIb
接触性和结核菌素型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消化道 胃肠炎
小血管 扩张
全身 休克
腺体 分泌↑
*预存介质 ‘新合成介质
皮肤 荨麻疹
三、常见疾病
药物过敏性休克 血清过敏性休克(TAT) 呼吸道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 消化道过敏:海鲜、牛奶
*水土不服
四、防治原则
皮肤试验 脱敏疗法:少量、多次、反复注射过敏原 (耗尽介质)青霉素过敏禁用 药物防治
IC病
二、常见疾病
局部:Arthus反应和类Arthus反应 全身: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血清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
1
抗体
抗原
基底膜 内皮细胞
2
免疫复合物沉淀
血小板
补体 复合物
C3a C5a
肥大细胞
血管活性胺
中性粒细胞
血板凝聚 微血栓形成
C5a
趋 化
血管壁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