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川大机械设计855各章复习讲义
川大机械设计855各章复习讲义
tg
1
1
m
r r
a
m a
或
a
1 a a m
m
1 m a m
S r
S S
S
max m
a a
1(m a m a m
)
(k S
1
)D
r
a
1(ma
m
max a m
)
(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a
1 m
3、当应力循环次数 N<N0 时零件在变应力下的极限应力和安全系数
1. D
2. B
3. C
4. B 9. A
5. A
6. A
10. B
7. A
8. B
测试三
1、普通平键联接工作时,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键受剪切破坏
B、键的侧面受挤压破坏
C、剪切与挤压同时产生
D、磨损和键被剪断
2、普通平键联接强度校核的内容主要是
。
A、校核键侧面的挤压强度 B、校核键的剪切强度
C、A、B 二者均需校核 D、校核磨损
四川大学 855 机械设计考研基础资料
四川大学专业课考研
【科目:855 机械设计】
1
四川大学 855 机械设计考研基础资料
复试知识总结
一至五章
1、当应力循环次数 N=N0 的对称循环变应力时的极限应力和安全系数
极限应力为σ-1 全系数
最大工作应力σmax=σa 安全系数 S=σ-1/σa 考虑应力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安
7.A 8.C 9. B 10.A,C,B
1、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最基本计算准则是强度。
2、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整体断裂、表面破坏、变形量过大、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3、机械零件的表面损坏形式主要有磨损、压溃、接触疲劳、腐蚀。
4、产品样机试验完成后,为使设计达到最佳化,需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评价
。
A、增高
B、降低
C、不变
D、规律不定
10、对于承受简单的拉、压、弯及扭矩等体积应力的零件,其相应应力与外载荷成
关系;
而对理论上为线接触的两接触表面处的接触应力与法向外载荷成
关系;对于理论
上为点接触的接触应力与法向外载荷成
关系。
A、线性 B、σ∝F
C、 σ∝F
D、 σ∝F
测试一答案
1.B
2.B 3.B 4.D 5.C 6.D
C、增大 C1 和 C2
D、减小 C1 和 C2
9、在螺栓联接设计中,若被联接件为铸件,则有时在螺栓孔处制做沉头座或凸台,其目的
是
。
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B、便于安装
C、为安置防松装置
D、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10、若要提高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的疲劳强度,则可
。
A、在被联接件间加橡胶垫片
B、增大螺栓长度
C.循环特性 r=-0.5 的循环 D.循环特性 r=+1 的循环
3、两等宽的圆柱体接触,其直径 d1=2d2,弹性模量 E1=2E2,则其接触应力值为
。
A、σH1 =σH2 B、σH1 =2σH2
C、σH1 =4σH2 D、σH1 =σH2
4、某四结构及性能相同的零件甲、乙、丙、丁,若承受最大应力σmax 的值相等,而
m rN
N
m r
N
0
常数
r
1( a m ) a m
S
(k
k N 1 )Da
m
-1N k N -1
2
四川大学 855 机械设计考研基础资料
rN
rm
N0 N
k N r
kN m N0 N
S
k N 1 (k )D a
-1N k N -1
S
k N 1 (k )D a
S
(k
k N 1 )Da m
。
A、键宽×轴颈
B、键高×轴颈
C、键宽×键长
D、键宽×键高
6
四川大学 855 机械设计考研基础资料
测试三答案
1. C
2.A 3. D 4.A 5. C
测试四
1、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B、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松边拉力
2、带张紧的目的是
5
四川大学 855 机械设计考研基础资料
7、不控制预紧力时,螺栓的安全系数选择与其直径有关,是因为
。
A、直径小,易过载
B、直径小,不易控制预紧力
C、直径大,材料缺陷多
D、直径大,安全
8、在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联接中,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措施
是
。
A、增大螺栓刚度 C1,减小被联接件刚度 C2 B、减小 C1,增大 C2
和经济评价工作。
5、作用于机械零件上的名义载荷是指根据额定功率用力学公式计算出的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而设
计零件时,应按计算载荷进行计算,它和名义载荷间的关系式为计算载荷等于名义载荷剩以载荷
4
四川大学 855 机械设计考研基础资料
系数 K。 6、提高机械零件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合理布置零件;减小所受载荷;降低载荷集中;均匀载荷分布;
环特性 r=常数,NO 线与横
坐标轴间夹角θ=40°,则该零件所受的应力类行
为
。
A、不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B、变号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C、对称循环变应力
D、脉动循环变应力
8、某结构尺寸相同的零件,当采用
A、HT200
B、35 号钢
C、40CrNi D、45 号钢
材料制造时,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最大。
9、某截面形状一定的零件,当其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
应于 N 的疲劳极限σ-1N 为
MPa。
A、300 B、428
C、500.4
D、430.5
3
四川大学 855 机械设计考研基础资料
6、在极限应力图中,工作应力点 N 的位置如图所示。
加载情况属于σmin=常数情况,试用作图法判定其材料的极限应力取为 。
A、σB
B、σ0
C、σ-1
D、σs
7、在图示极限应力图中,M 点位工作应力点,应力循
采用等强度结构;选用合理截面、减小应力集中。 7、判断机械零件强度的两种方法是判断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是否小于或等于许用应力及判断危险
截面处的实际安全系数是否大于或等于许用安全系数,其相应的强度条件式分别为σ≤[σ] 及 Sσ ≥[Sσ] 8、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静应力,也可能产生变应力。 9、在变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强度失效是疲劳断裂;这种损坏的断面包括光滑区和粗糙区两部分 10、在静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强度失效是塑性变形或断裂 11、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主要指表面接触强度、表面挤压强度及表面磨损强度 12、钢制零件的疲劳曲线中,当 N<N0 时为有限寿命区;而当 N≥N0 时为无限寿命区。 13、钢制零件的疲劳曲线上,当疲劳极限几乎与应力循环次数 N 无关时,称为低周循环疲劳;而当
测试 1
1、某齿轮传动装置如图所示,轮 1 为主动轮,则轮 2 的齿面接触应力按
变化。
A 对称循环
B 脉动循环
C 循 环 特 性 r=-0.5 的 循 环
D 循环特
性 r=+1 的循环
2、上图所示的齿轮传动装置,轮 1 为主动轮,当轮 1 作双向回转时,则
轮 1 齿面接触应力按
变化。
A.对称循环
B.脉动循环
率 20、钢的强度极限越高,对应力集中越敏感;表面越粗糙,表面状态系数越低。 21、非稳定变应力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中的等效应力通常取等于非稳定变应力中作用时间最长的或
起主要作用的应力。
测试二
1、当铰制孔用螺栓组联接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时,该螺栓组中的螺栓
。
A、必受剪切力作用
B、必受拉力作用
C、同时受到剪切与拉伸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
A、传动效率高
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
D、承载能力大
4、与线绳结构的 V 带相比较,帘布结构 V 带的优点是
。
A、抗弯强度高,可用于较小直径的带轮 B、耐磨损,寿命长
C、抗拉强度高,传递载荷大
非稳定变应力是指其中之一随时间变化的变应力。 17、在设计零件时,为了减小截面上的应力集中,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有增大过渡曲线的曲率半径;交
接部分截面尺寸避免相差过大;增设卸载结构 18、提高表面接触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增大接触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改变接触方式;提高表面硬度;
提高加工质量;适当增加润滑油的粘度 19、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应力集中;尺寸大小;表面状态;环境介质;加载顺序和频
D、即可能受剪切,也可能受挤压作用
2、计算紧螺栓联接的拉伸强度时,考虑到拉伸与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加到原来的
倍。
A、1.1
B、1.3
C、1.25 D、0.3
3、在螺栓联接中,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
。
A、提高强度
B、提高刚度 C、防松 D、减小每圈螺纹牙上的受力
4、在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这是为了
N<N0 时,疲劳极限随循环次数 N 的增加而降低的称为高周循环疲劳 14、零件按无限寿命设计时,疲劳极限取疲劳曲线上的水平线对应的应力水平;按有限寿命设计时,
15、预在期校达核到轴N危次险循截环面时处的的疲安劳全极系限数表时达,式在为该截面处同时有圆角、键槽及配合rN边缘k等N应r 力集中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