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的理论基础
人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包含生物、心理和 社会三个基本层面
生物层面的理论 心理层面的理论 社会层面的理论
生物层面的理论 强调人类行为模式受到基因即遗传因素和生 物系统的影响 生物系统包括:生物化学系统、细胞系统、 器官系统
基因(DNA)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 息
三者保持动态平衡,人就能保持心理健康、 如果平衡失调,就可能造成心理冲突,甚至 异常心理
注口唇、口腔 活动
肛门期:1岁到3岁左右,力比多关注肛门、直肠 区的活动
生殖器期:3岁到6岁左右,力比多关注幼儿尚未 发育的生殖器
潜伏期:6、7岁到11、12岁,力比多能量转移到可 被社会接受的创造性游戏活动和学习上
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 家弗洛伊德
潜意识理论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潜意识的特点:
1.在一般条件下,潜意识中的内容不能达到 意识领域
2.潜意识的操作方式是非理性、非逻辑 3.潜意识追求的是快乐 4.潜意识系统的内容和语言相互分离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力比多”,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化、理性化的本我,“现实原则” 超我:良心、自我理想,“至善原则”
任务:对他人做出承诺,建立亲密关
系,而非与社会疏离,专注自我
发展阶段 主要冲突与任务
成年中期 繁殖——停滞 (40-60岁)重要的联系:家庭、同事、社会规范
任务: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创 造
老年期 自我整合——绝望 (60岁+) 重要的联系:所有人
任务:回顾一生,坦然面对死亡,而 非失望、沮丧,对死亡充满恐 惧感
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彼得·布劳的辩证交换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
希腊神话中说,伊莱克特拉是迈扬尼王阿伽门农
和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由于 有了外遇,她和情夫把她的丈夫阿伽门农害死了, 伊莱克特拉在父亲被母亲杀害后,把弟弟俄瑞斯 特托付给父亲的好友收留抚养,待弟弟长大以后, 她就同弟弟共谋杀了母亲及其奸夫,为父亲报了 仇。伊莱克特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认为母 亲做得不对,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对不起父亲。 弗洛伊德取了这个神话的情节,认为伊莱克特拉 有恋父妒母之情。
发生认知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社会层面的理论 个体行为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结果,而并非 单纯的“个体”行为 许多社会因素(家庭、社区、群体和组织、 社会制度、重大事件等)都对个体行为起到 制约、规范、引导作用
符号互动论 米德“自我”的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 托马斯的情景定义 社会角色理论 参照群体理论 标签理论 偏差行为理论 戈夫曼拟剧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人们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 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 学习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保持、行为再 现、动机
交互决定论:行为、个体(认知及其他个 人因素)和环境之间是交互决定的关系
自我调节理论: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判断 和自我反应完成个体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 节
生殖期:11、13岁青春期开始一直贯穿终生,力比 多再次转移到生殖器部位
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对异性父母的依恋和对同性父母的“仇视”
古希腊传奇里,俄狄浦斯是特拜王拉伊俄斯和王
后伊俄卡斯特的儿子。他出生以前,福玻斯(即 阿波罗)曾对拉伊俄斯预言,孩子将来会杀父娶 母。因此,当孩子出生以后,拉伊俄斯和伊俄卡 斯特便叫人把孩子抛奔在喀泰戎峡谷里,并把他 的左右小脚跟钉在一起。不料拉伊俄斯家的老牧 人出于怜悯,把这孩子送给在那里山上牧羊的一 个科任托斯的牧人。这牧人又把婴孩送给科任托 斯国王波吕玻斯和王后墨洛珀为养子。俄狄浦斯 长大以后,从福玻斯的预言中得知自己注定的可 怕命运,因为害怕犯罪,便赶快离开波吕玻斯和 墨洛珀,只身出走。他在路上撞见一伙不相识的 人,因故争吵,结果把他们杀死了。其中一人就 是特拜王拉伊俄斯。
形成 美德 关怀
智慧
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发生的公式:“刺激”——“反应” 刺激:引起有机体活动的内外部变化 反应:刺激后所呈现的活动 经典条件反射 强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对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斯金纳箱——操作条件反射 反应性行为和操作行为 强化理论
任务:不断尝试新的任务
发展阶段 主要冲突与任务
形成 美德
儿童中期 勤奋——自卑
(6-12岁) 重要的联系:学校和同伴
能力
任务:学习重要的知识,克服内疚,建
立自信心
青少年期 同一性——角色混乱
(12-20岁)重要的联系:朋辈群体、角色模式
忠诚
任务:发展自我同一性
成年早期 亲密——孤独
(20-40岁)重要的联系:爱人、伴侣或亲密朋友 爱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发展阶段 主要冲突与任务
形成
美德
婴儿期 基本信任——不信任
(0-1岁) 重要的联系:照顾者
希望
任务: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
幼儿期 自主——羞怯与怀疑
(1-3岁) 重要的联系:父母
意志力
任务:在怀疑和羞怯中发展独立性
儿童早期 主动——内疚
(3-6岁) 重要的联系:家庭
目标感
生物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 象都与基因有关
是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
染色体
染色体是位于细胞核中由DNA分子构成的 长链
染色体成对存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 自母亲
基因变异 基因是稳定的,但可因突变而发生变化
基因变异的原因:辐射、温度、化学因素、 人为、时间等
心理层面的理论 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人的认知、情绪与情感、意志等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 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俄狄浦斯到了特拜,替特拜人除了人面狮身怪兽
的大害,竟被拥戴为特拜王,并娶了前王的妻子, 那正是他的亲生母伊俄卡斯忒。神的预言应验了, 注定的命运实现了。这以后,这个不幸的、其实 是无辜的俄狄浦斯遭受到一连串的折磨和报应。 当事情的真相完全弄明以后,伊俄卡斯特悲愤自 缢,而俄狄浦斯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 底比斯,独自去流浪。弗洛伊德天才地揭示了悲 剧的根源在于俄狄浦斯王潜意识里的恋母情结, 通过杀父娶母的外在行为以达成童年时潜意识里 性冲动所形成的内在愿望。正是弗洛伊德使得 “俄狄浦斯”渐渐成为恋母情结的代名词。
自我效能理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 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 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受到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 劝说、情绪的唤起和情境条件五中因素的 影响
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知觉 自我概念指的是有组织、连贯、有联系的知 觉模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自我概念不是控制行为的主体 自我概念虽然也包括无意识的东西,但主要 是有意识的或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
相关主题